張 雪(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人民醫(yī)院,遼寧 本溪 117200)
?
82例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體會
張 雪
(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人民醫(yī)院,遼寧 本溪 117200)
目的 探討手足口病患兒護理的有效性。方法 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共診治82例手足口病患兒,患兒體溫在38.5 ℃左右,全部患兒在給予有效治療的基礎(chǔ)上,進行相應的護理。結(jié)果 82例患兒經(jīng)過有效護理,臨床癥狀均得到明顯減輕,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82例患兒全部停止臨床觀察離院。結(jié)論 正確有效的護理,能夠從根本上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并且?guī)椭岣咧斡?,縮短住院時間,對手足口病的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手足口?。粋魅?;護理
手口足病是一種發(fā)疹性傳染病,是嬰幼兒的一種常見疾病,有多種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此病多發(fā)生在五歲以下的兒童,大部分患兒可在1周左右自愈,少部分患兒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由于此病的傳播途徑較為繁雜,且容易出現(xiàn)大范圍傳染,為了促進患兒健康與預后,使疾病傳播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較輕的患兒要留院隔離觀察治療,現(xiàn)對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共診治82例手足口病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
1.1基本資料: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共診治82例手足口病患兒,全部患兒均留院觀察,男性患兒48例,女性患兒34例,3歲以下的患兒52例,3歲及3歲以上的患兒30例,患兒體溫在38.5 ℃左右,38.5 ℃以上的患兒為44例,且體溫持續(xù)1~3 d,口腔、手足以及肛周出現(xiàn)丘疹或皰疹,有52例患兒的口腔黏膜皰疹破潰形成潰瘍。
1.2方法
1.2.1心理護理-消除患兒恐懼心理?;純河捎诩膊”旧韼淼奶弁?,加之對醫(yī)院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心理,患兒往往會出現(xiàn)心情煩躁的心理,護理人員要耐心的開導患兒,說話要委婉,態(tài)度溫和,對患兒要多關(guān)心體貼,盡快消除患兒的恐懼心理,盡早的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心,努力使患兒配合治療,以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
1.2.2消毒處理-杜絕傳染源。患兒一經(jīng)確診為手足口病,則需要留院觀察,此時,患兒會被隔離在指定病室,護理人員要保證患兒房間空氣流通,要及時對房間進行消毒處理,每天至少消毒2次,病房的各個細節(jié)都要進行消毒,患兒用過的物品與其排泄物[1],務必要用消毒液進行浸泡,醫(yī)護人員在與患兒接觸的前后也要進行消毒。
1.2.3患兒衛(wèi)生-預防感染?;純河捎诳谇惶弁炊荒苓M食,護理人員應當特別注意患兒的口腔衛(wèi)生,用完餐要用生理鹽水漱口,年齡較小的患兒,用棉棒蘸生理鹽水對口腔輕輕擦拭,部分患兒可能會出現(xiàn)口腔內(nèi)潰瘍,對于此類患者局部直接涂西瓜霜,52例<3歲的患兒中,有36例口腔潰瘍患兒在3 d后愈合,16例患兒在停止留院觀察時,創(chuàng)面明顯好轉(zhuǎn);其次,患兒的指甲也要剪短,如有必要,也可將患兒的雙手進行包裹,以免抓破皮疹。
1.2.4少食多餐-保證營養(yǎng)攝入。由于患兒口腔過于疼痛,因而拒絕進食,護理人員可給予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給予流食,但要保證高蛋白、高營養(yǎng),禁止食用過冷與過辣的刺激性食物,要少吃多餐,此病往往出現(xiàn)在夏季,加之此病會導致患兒體溫持續(xù)升高,為避免患兒出現(xiàn)脫水情況,護理人員要及時給患兒補充水分。
1.2.5及時測量體溫-給予正確處理。護理人員應當對患兒的體溫進行定時測量,如果患兒溫度低于38.5 ℃,則需要給患兒多喝水,并且用溫水洗浴與物理降溫即可;體溫在38.5 ℃甚至高于38.5 ℃以上的患兒,要給予適當?shù)耐藷幬锾幚恚窘M中38.5 ℃以上的患兒為44例,留院觀察4 d后,體溫均恢復正常。
1.2.6健康教育-加快病情痊愈速度。患兒在病情好轉(zhuǎn)后,護理人員要指導患兒家屬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最好在家繼續(xù)隔離兩周,避免傳染,患兒使用過的一切物品都要進行定期定時的消毒處理[2],在患兒口腔好轉(zhuǎn)后,可將流食慢慢轉(zhuǎn)為半流食,特別是口腔潰瘍沒有全部好轉(zhuǎn)的患兒,要多吃蔬菜與水果,保證患兒的休息時間要充足,合理的進行鍛煉以提高患兒免疫力,從而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速度。
82例患兒在留院隔離觀察期間,除了給予有效的藥物治療,并進行以上有效護理方法,全部患兒臨床癥狀均得到明顯減輕,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82例患兒全部停止臨床觀察離院。
由于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較為繁雜,其嚴重威脅著嬰幼兒的身心健康,雖然該病傳播方式多種多樣,但是通過人群密切接觸的傳播始終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因此,如要有效預防此病,應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合,患兒一旦確診為手足口病,則應當立即進行消毒隔離[3],直到患兒體溫以及皮疹消退,并且水皰結(jié)痂,患兒用過的物品也應當進行徹底消毒;對于手足口病的患兒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fā)感染,每次餐后宜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根據(jù)醫(yī)囑涂抹有效的藥物,促使糜爛快速愈合,本組52例<3歲的患兒中,36例口腔潰瘍患兒在3 d后愈合,16例患兒在停止留院觀察時,創(chuàng)面明顯好轉(zhuǎn);若要有效阻斷手足口病的傳播,就必須要加強消毒隔離與健康教育,對患兒及家屬普及手足口病的相關(guān)預防知識,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患兒的病情密切觀察并作出詳細記錄,患兒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給予有效的處理,并合理有效的進行口腔皮膚與飲食等方面的護理干預,正確有效的護理,能夠從根本上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并且?guī)椭岣咧斡?,縮短住院時間,由此看來,及時有效的進行護理,對手足口病的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1] 陸蘭芬,鄭南紅.重癥手足口病的早期觀察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77-378.
[2] 李梅,封婷.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27(7):113-114.
[3] 許華茹,李戰(zhàn).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及護理[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12):66-68.
R473.72
B
1671-8194(2016)19-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