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自貢市榮縣林業(yè)局四川自貢643100)
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術措施
張偉
(自貢市榮縣林業(yè)局四川自貢643100)
桉樹生長速度較快,已經成為速豐林建設的急先鋒,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盡管桉樹的生長適應性較強,能夠在不同自然環(huán)境中生產,但成活率是人們不能忽視的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桉樹生長特性和效益,接著重點闡述在種植過程中,能夠提高桉樹成活率的幾項技術措施,為提高桉樹造林的成活率提供一定參考。
桉樹造林;成活率;技術措施
桉樹的生長速度較快,不單在各地荒山綠化美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對提高地區(qū)經濟效益有積極作用。桉樹樹種資源很豐富,其具有的雜交特性,促進了提高樹種品質,讓人們有更多的選擇。盡管桉樹的生長適應性較強,不同環(huán)境中能夠生長、發(fā)育,但其成活率仍然是不能忽視的問題,成活率的高低對桉樹成林的后續(xù)經營管理有重要意義。
1.1 生長特性
桉樹,又稱尤加利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統(tǒng)稱,原產地大多在澳洲大陸。桉樹屬于常綠植物,一年內有周期性的枯葉脫落的現象,多數是高大喬木。少數是小喬木。樹冠形狀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單葉,全緣,革質,有時被有一層薄蠟質。葉子可分為幼態(tài)葉、中間葉和成熟葉三類,多數品種的葉子對生,較小,心臟形或闊披針形。生于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可采葉。中國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桉樹的樹冠小,蒸騰作用也就小,是一種節(jié)水的樹種。桉樹一般生長在年降水量500mm的地區(qū),年降水量超過1000mm生長較好。適生于酸性的紅壤、黃壤和土層深厚的沖積土,但在土層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長良好。主根深,抗風力強。
1.2 生態(tài)效益
桉樹生長迅速,能夠以最快速度綠化荒山丘陵,大面積種植桉樹林提高了森林覆蓋率,它屬于直根系,抗風力強,是防風防沙的理想選擇之一。桉樹四季常青,抗旱能力較強,宜作行道樹、防風固沙林和園林綠化樹種。它的葉子含芳香油,有殺菌驅蚊功效,是可供住宅區(qū)、療養(yǎng)區(qū)、醫(yī)院和公共綠地選擇的良好綠化樹種。此外。桉樹人工林是一個巨大的碳庫,每公頃桉樹每年可吸收9t二氧化碳,同時釋放氧氣。在退化地上種植桉樹,可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土壤生物量增多,并使造林地區(qū)的小氣候得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改善。
1.3 經濟效益
桉樹用途非常廣泛,它的大徑木材可用于建筑、家具、燃料、電桿、礦柱等,桉木重組材、桉木單板層積材、木復合板材和無醛桉木膠合板制造等,使桉樹的綜合利用率可以提高到90%以上。
桉樹木材制漿適應性好,纖維含量高及均勻度好、抄紙性能好,它的色澤、密度和抽出物的比率都適于制漿。有許多大型的造紙廠用桉樹制造生產牛皮紙和打印紙。
桉樹種類繁多,如有藍桉,直桿桉、大葉桉、小葉桉等。其中藍桉和直桿桉是用來提取桉葉油的主要品種。桉葉油含桉葉醇,為無色或淡黃色液體,具有刺激性清涼香味,可用于牙膏、漱口劑、食品及醫(yī)藥等方面。
桉樹品種繁多,種植技術大同小異,一般需經歷育苗、移植、定植、幼苗管理、幼樹成樹撫育追肥等管理這些環(huán)節(jié)。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是種植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能因為桉樹生長快速適應性強,就可以忽視這個問題。提高桉樹的成活率對確保桉樹苗全苗旺,提高效益有重要意義。
2.1 備耕林地
四川省地貌類型多并且地形復雜,各地區(qū)的氣候差異較大,具有不同的土壤類型。在盆地地區(qū),海拔小于600m,年平均氣溫在16℃,年降雨量在800mm以上,土地偏酸、肥力中等。攀西河谷階地區(qū)的海拔大約介于在1300~2000m,年平均氣溫在15~17℃,年均降雨量在1100mm左右,土地為紅壤或棕紅壤,土層厚度在40cm以上,土壤表層水土流失嚴重,肥力較差。干熱河谷區(qū)年平均氣溫22.5℃,最熱月平均氣溫30.7℃,年日照2700h,年降雨量600mm左右,年蒸發(fā)量3000mm左右,降雨集中在6~9月,其余時間都處于干旱狀態(tài),水熱矛盾十分突出。
雖然桉樹的適應性強,但也不是適應各種環(huán)境,原則上絕對最低溫度不能低于-18℃,絕對最高溫度不能高于43℃。在對當地的氣候條件調查分析后,判斷該環(huán)境下是否適合桉樹生長。在惡劣不良的氣候條件下,桉樹幼苗易受到侵害,進而影響成活率。因此,在選擇造林地塊時首先要分析當地氣候特征是否適合。
2.2 種苗的選擇
為了有效保障桉樹造林成活率,要做好種苗選擇的工作。桉樹種類繁多,對種植地氣候地理條件有不同的要求,只有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和地質的種苗,才能保證桉樹的成活和生長發(fā)育。即使是適合種苗,也要注意品種差異。鄧恩桉、尾赤桉的耐寒性較好,而尾赤桉抵御風的能力較強,要因地制宜的選擇樹苗品種。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品種的種苗,有強弱苗之分,健壯的種苗成活率較高,瘦弱的成活率相對就低一些。倘若只有較瘦弱的苗,就要增加一些措施來保護這些弱苗,尤其是保持弱苗的水分。
2.3 種苗的運輸和儲藏
在造林前要移植桉樹種苗,就要做好儲藏和運輸工作。在儲藏和運輸過程中倘若沒有做到認真護理,容易對種苗造成損害,直接降低種苗的成活率。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要求進行移植。在起苗之前,給種苗補充水分,以防種苗因失水而枯萎。在進行起苗和運苗時,盡可能減少起苗和栽植之間的間隔時間,最好能做到隨起隨栽。在運輸時不要損傷種苗根部。如需貯藏,給種苗適時淋水,保證苗袋濕潤的狀態(tài)。倘若貯藏時間較長,可對種苗噴施一次殺菌劑。在起苗、運苗、缷苗時,要用雙手輕托營養(yǎng)袋,防止造成種苗苗體損傷,裝車時也要避免擠壓。
2.4 移植時機
一年之中,除冬季以外,其他三季都可以對桉樹進行移植,但春季是最為適宜的季節(jié),春季氣溫適中,空氣和土壤較為濕潤。最好在陰雨天進行移植,以坑內泥土能用手輕握成團為佳。若遇到干旱的季節(jié),不僅需要及時給補充種苗,還應使用保水劑來保水,即在基肥坑里放入保水劑,可以有效提升保水作用,保障種苗成活。
2.5種苗的定植
在種苗定植的過程中要避免不正確的做法,如:在造林時直接把種苗栽植到穴底,不回填泥土,這樣做容易產生大雨過后種苗被浸泡、被掩埋的問題,不利于種苗成活。在種植時,先輕輕捏實種苗根部的營養(yǎng)土,小心撕掉外面的薄膜帶后,再栽下種苗,注意不要把營養(yǎng)土弄散。栽植時回填土蓋過種苗基部2~3cm,壓實幼樹周圍的泥土,使種苗根系能夠充分與土壤接觸,便于根系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種植后還要及時淋水,提高成活率。
2.6 幼林的管理
管理新造幼林非常關鍵,補充水分一定要及時到位,特別是在干旱天氣,水汽蒸發(fā)迅速,幼樹很容易因失水枯死,要勤淋水,不讓幼樹出現打蔫。除草松土,對幼樹保水保肥也有一定效果。新造幼林的撫育的次數可以根據幼林長勢而逐年遞減。春季造林,當年9月份要進行第一次撫育,主要是進行除草、培土、追肥,第二次撫育可以在第二年4、5月份進行,之后依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撫育。
2.7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也是造成桉樹枯萎死亡的重要原因,加強病蟲害防治也是勢必行。病蟲害的防治主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根據桉樹病蟲害發(fā)生的原因及特點,掌握病蟲害發(fā)生的時期和發(fā)病的部位,制定出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桉樹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焦枯病、灰霉病、桉苗莖腐病、白蟻等。焦枯病防治主要是農業(yè)防治,排除積水,疏剪過密枝條,加大透氣性透光性。灰霉病的表現為植株表面形成真菌霉狀物。速生桉樹的病害的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首先要在種植過程中進行徹底消毒,防治病菌隨苗木被帶入,還應保持種植區(qū)排水系統(tǒng)的正常,切斷病菌傳播途徑。還應注意合理施肥,還可以選擇波爾多液、百菌清等化學藥劑進行殺菌。土棲白蟻是速生桉樹常見的蟲害,經常出現在幼林階段,白蟻首先危害幼株根莖,再轉向地表和地上并沿表土剝食主根與倒根,最終使幼苗無法輸送營養(yǎng)而死。蟻害的防治要以防為主,藥餌誘殺。
桉樹造林看似容易簡單,卻對技術水平要求很高。在桉樹造林的工程中,需要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采取有效的造林技術措施,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嚴把技術關,確保成活率對提升其經濟效益有直接影響。提高認識,規(guī)范操作,悉心管理,落實措施,按照相關的造林原則,結合當地實際的種植條件,合理的應用先進的技術,從整體層面提高桉樹造林的成活率
[1]廖滿秀,黃秀梅.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術措施[J].現代物業(yè),2012(6):20~21.
[2]陳日美.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J].科技信息,2010(16):317~318.
[3]高煒堅.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術措施探究[J].綠色科技,2015(07):47~48.
S792.39
A
1004-7344(2016)28-0224-02
2016-9-19
張偉(1971-),男,林業(yè)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造林指導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