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文
(常熟市家畜改良站,江蘇常熟 215500)
豬鏈球菌病的發(fā)生及防治
孫逸文
(常熟市家畜改良站,江蘇常熟 215500)
鏈球菌是一種圓形或卵圓形的球狀細菌,可經呼吸道、受損皮膚或黏膜侵入豬體,在繁殖過程中,產生大量毒素,溶解大量紅細胞,改變血液成分,導致整個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受阻,誘發(fā)全身性敗血癥。調查證實:此癥帶來的損失是世界性的,基本上國際范圍內生豬養(yǎng)殖國家,均有此病的發(fā)生。目前,隨本地生豬養(yǎng)殖規(guī)?;?、產業(yè)化發(fā)展,豬鏈球菌病的發(fā)生病例逐年增多,成為地方生豬養(yǎng)殖業(yè)不得不防的重點疾病。文章闡述此病的發(fā)生、流行、癥狀等基本情況,闡述診斷要點,匯總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期望為今后有效控制此病的蔓延和流行提供技術指導。
鏈球菌病 診斷 防治
生豬養(yǎng)殖集約化、規(guī)?;l(fā)展,鏈球菌病的發(fā)病率更是逐年上升,此病因多種不同群致病性鏈球菌感染而誘發(fā)的人畜共患病,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病發(fā)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為生豬養(yǎng)殖和人類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
鏈球菌是一種圓形或卵圓形的球狀細菌,可經呼吸道、受損皮膚或黏膜侵入豬體,待侵入后形成黏液狀的莢膜,能很好保護菌體生長。對于β-型溶血性鏈球菌,生存繁殖過程中,還能產生透明質酸酶。該酶能分解透明組織中的透明質酸,導致結締組織松散,增強通透性,易與此病在機體內繁殖蔓延,導致菌血癥。此菌在繁殖過程中,將產生大量毒素,溶解大量紅細胞,改變血液成分,導致整個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受阻,誘發(fā)全身性敗血癥。最后,能導致體內實質型器官受損、出血。
鏈球菌有較強的耐藥性很多,研究綜述中,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為治療此病的上選。但是,近些年來,經基層用藥實踐,鏈球菌對此類藥物在不同地區(qū)呈現(xiàn)明顯的差異性??偨Y2000年以來鏈球菌耐藥性的報道,目前鏈球菌對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多西環(huán)素、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萬古霉素、林可霉素、紅霉素、大觀霉素等均表現(xiàn)差異性的耐藥性。而且,不同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多種耐藥性,這與目前濫用抗生素類藥物,飼料中長期添加抗生素藥物等有著很大的關系。
豬鏈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病原菌常存在于豬的呼吸道、扁桃體、消化道、乳汁和陰道中。主要傳染源為病豬和帶菌豬,多數(shù)經皮膚傷口、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不同日齡階段的豬,對此病均有易感性,30~60kg的豬易感性最大。新生仔豬、哺乳仔豬等,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最高。
2.1 敗血癥型
流行初期多發(fā),多為突然發(fā)病,體溫驟升,數(shù)小時至1d內死亡。急性感染病例,精神萎靡,食欲廢絕,心跳加快,結膜潮紅,流膿性鼻液。部分感染病例,感染后期,耳尖、四肢、腹部等處,有紫紅色的紅斑,嚴重病例,跛行嚴重,病程達2~4d。死后剖檢,多數(shù)呈敗血經過,各臟器充血,嚴重出血,心包積液,臟器腫大。
死后剖檢,典型敗血變化。各病變器官,出血性明顯,心包積液,脾臟腫大、水腫。
2.2 腦膜炎型
此癥多發(fā)保育期仔豬、哺乳期仔豬,癥狀與水腫癥類似。
發(fā)病后初期癥狀,體溫驟升,食欲不振,便秘,黏液性鼻液流出。伴有明顯的神經癥狀:轉圈、磨牙、空嚼,后軀麻痹,共濟失調,四肢游泳狀,頸部伸直,角弓反張。病情加重,昏迷死亡。個別病例,關節(jié)腫大,有炎癥,病程1~2d。
死后剖檢,腦膜出血,腦實質化膿,腦脊液混濁。如此此病為致病性豬鏈球菌感染,將導致嚴重的后果,造成的損失更為嚴重,與其他病型誘發(fā)的感染癥影響更嚴重。
2.3 關節(jié)炎型
感染病例,體溫升高,皮毛雜亂,伴有關節(jié)炎癥。典型癥狀關節(jié)膿腫,行走困難,站立困難。病程多數(shù)在2~3周,感染病例中,小部分有哺乳期仔豬。受影響,搶奶困難,逐漸消瘦。
死后剖檢,重點病變集中關節(jié)處,關節(jié)周邊水腫、充血,剖檢內滑液混濁。重癥病例,關節(jié)骨壞死,關節(jié)周邊組織有膿灶。
上述介紹的幾種病型,多數(shù)經?;旌习l(fā)生。
2.4 化膿性淋巴結炎型
病豬淋巴腫大,堅實,有疼痛感,無論是采食、咀嚼、吞咽、呼吸等等,受此影響均有困難。所有淋巴癥狀中,頜下淋巴病變最明顯。除此之外,耳部、頸部等處淋巴,同樣有腫大癥狀。此癥病死率不高,病程3~5周不等。經治療后,病豬淋巴腫脹部位,逐漸變軟,皮膚壞死,破潰流膿,逐漸可康復。
剖檢病死豬,鼻腔內暗紅色液體流出,而且,多數(shù)凝固不良。氣管內充血,同樣有淡紅色液體流出。全身淋巴腫大充血,心內膜炎彌漫出血點。肺部腫大,有大量出血點。腎臟、脾臟,均有壞死病灶。胃部、小腸等處,不同程度充血、潰瘍。肝臟暗紅,腫大,切開暗紅色液體流出。
此病根據(jù)典型癥狀,結合剖檢病癥,參照流行病學,基本能初步診斷。確診,需結合實驗室診斷,經鏡檢發(fā)現(xiàn)革蘭氏陽性的球菌,即可確診。
此病癥狀中,有水腫、共濟失調、神經癥等等。診斷此病中,很多獸醫(yī)人員容易將此誤診為水腫病或偽狂犬病,應注意鑒別診斷。
比較而言,水腫病剖檢,胃壁呈胨樣,腸系黏膜水腫,皮下水腫。但是,體溫變化不大。
偽狂犬病,眼瞼部有水腫。但是,體溫變化不大。剖檢病死畜,內臟有細小的出血點。但是,臟器無水腫變化。
臨床診斷此病,應注意鑒別診斷。除上述病癥,還應該與豬丹毒、豬瘟、豬李氏桿菌病、豬副嗜血桿菌病等相鑒別。
一旦發(fā)現(xiàn)疑似病例,及早隔離診治,不要錯過最佳時機。
針對不同病型,對癥施藥,防控效果更好些。
關節(jié)炎型,頭孢噻呋或林可霉素,用量10萬單位/mg。配用地塞米松用2g/kg,肌肉注射,2次/d,效果明顯。
敗血型或腦膜炎型,早期發(fā)病,用大劑量的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愈效果較好。經藥敏實驗,較敏感的藥物還有氨芐西林、鏈霉素、磺胺噻呋鈉等等。病情較嚴重,病豬伴有明顯的高熱癥。用頭孢噻呋或阿莫西林,配用氨基比林,經充分稀釋后,肌肉注射,用量用10mg/kg,肌肉注射,2次/d,連續(xù)用3~5d,治愈效果較好。
淋巴膿腫型,針對膿腫部位,待變軟后,將其切開,排出內含濃汁。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待凈,涂抹碘酊。配合,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效果不錯。但是,短期內用藥,應盡量減少用水沖洗,避免再度被感染。
(1)種豬引進豬場、仔豬進入育肥豬舍后 7~10 d,全群飼料添加 30% 阿莫西林粉劑 1000 g/t 飼料 ,連續(xù) 5d,或用水溶性阿莫西林添加于飲水桶中,500 g/t 水,連續(xù) 3d。頭孢先鋒也可,按說明書使用。由于抗生素影響維生素的吸收與合成,緊接其后應該添加維生素類添加劑。以后觀察豬群動態(tài)及健康狀況,一般育肥期為4個月,每月添加一次藥物做保健為宜,種豬參照執(zhí)行。
(2)對于有神經癥狀表現(xiàn)的豬群,要避免應激刺激,除添加抗生素保健外,還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谷維素。
(3)對于極少數(shù)豬,在防不勝防的情況下,還要堅持用抗生素治療。但抗生素治療藥物殘留與“無抗肉品”發(fā)展趨勢成為矛盾。中醫(yī)藥研究表明,板藍根、金銀花、穿心蓮、黃芩、黃連、柴胡等能有效殺滅鏈球菌,采用中草藥預防鏈球菌病,也不失為有效之舉措。
[1] 王海麗,趙德明,葛長城,等.豬鏈球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試驗[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2,(7):36-39.
[2] 陳瑤,張雅為,王宏燕.豬鏈球菌2型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畜牧獸醫(yī),2010,(7):72-74.
[3] 劉春生,徐耀輝,陳陸,等.豬鏈球菌種及其1、2、7型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建立與應用[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