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霞
針灸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分析
王明霞
【摘要】目的 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用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選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123例,并隨機分為對照組(59例)和實驗組(64例),對分別應用常規(guī)西藥和中醫(yī)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對照研究。結果實驗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60.94%、92.19% vs. 28.81%、72.88%),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用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十分理想。
【關鍵詞】針灸;腸易激綜合征
Objectiv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to be studied. Methods Chose 123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59 patients)and study group(64 patients)at random,and then compar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effect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cured rate and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 (60.94%、92.19% vs. 28.81%、72.88%),there wa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is quite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Key words】 Acupuncture,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以腹脹、腹痛、腹部膨隆、大便性狀與排便習慣改變等為主要臨床癥狀的功能性腸道疾病,該病不存在器質性病因,主要是由于腸道感染、胃腸道動力紊亂、精神因素以及內臟感覺異常等原因導致的,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生活質量均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1]。本院將針灸應用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安全有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2]的并且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123例,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數(shù)分別是69例和54例;年齡18~66歲,平均年齡(38.88±4.88)歲;病程:8個月~12.4年,平均病程(4.71±0.68)年;根據(jù)隨機雙盲原則將上述患者按照病歷號末位號的奇偶數(shù)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偶數(shù)為對照組共59例患者,奇數(shù)為實驗組共64例患者,上述基本資料經(jīng)檢驗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間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的59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西藥治療:給予患者劑量為1粒/次的鹽酸洛哌丁胺膠囊,3次/d于餐前0.5 h口服使用;給予患者劑量為9 g/次的四神丸,2次/d口服使用[3]。
1.2.2 實驗組 本組的64例患者接受中醫(yī)針灸治療:選擇的穴位包括百會穴、太沖穴、天樞穴、足三里穴、印堂穴、三陰交穴以及上巨虛穴[4],先對患者上述穴位處的皮膚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處理,選擇0.3×30 mm的毫針進行頭針穴位針刺,選擇0.3×40 mm的毫針為體枕穴位的針灸針,采用提插捻轉補法對足三里和三陰交穴進行針刺,采用插捻轉瀉法對巨虛穴和太沖穴進行針刺,采用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對百會穴和印堂穴進行針刺[5]。1 min左右的隔穴位行針時間,留針時需要每間隔10 min左右對患者進行一次針刺治療,得氣后,采用穴位神經(jīng)刺激儀對患者的天樞穴給予持續(xù)波,60次/min的頻率,每次治療0.5 h,1次/d,3~4次/周[6]。本次研究將1個月設置為1個治療療程,123例患者均接受為期1個療程的治療。
1.3 療效標準
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評分,0級為沒有任何異常癥狀;1級為各項癥狀較輕,并且發(fā)生頻率降低,對正常生活、工作沒有影響;2級為各項癥狀較為明顯,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3級為各項癥狀顯著,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7]。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則判定為基本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程度達到1級或以上,則判定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出現(xiàn)好轉跡象,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程度達到2級或以上,則判定為有效;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則判定為無效[8]。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表示正態(tài)計量資料,2組采用t檢驗來進行正態(tài)計量數(shù)據(jù)的組間比較;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來進行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為28.81%(17/59),顯效率為23.73%(14/59),有效率為20.34%(12/59),無效率為27.12% (16/59),治療總有效率為72.88%;實驗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為60.94%(39/64),顯效率為18.75%(12/64),有效率為12.50%(8/64),無效率為7.81%(5/64),治療總有效率為92.19%;組間差異經(jīng)t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本次研究中,將常規(guī)西藥和中醫(yī)針灸治療分別應用于我院收治的123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60.94%、92.19% vs. 28.81%、72.88%],組間差異經(jīng)t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用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十分理想,能夠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快速恢復。
參考文獻
[1] 裴麗霞,孫建華,夏晨,等. 針灸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肝郁脾虛證臨床研究[J].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1):27-29.
[2] 姚莉,付玲,趙生俊. 國內益生菌制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2,12(5):602-607.
[3] 趙紅波,范嫻嫻,吳曉晶,等. 健脾厚腸法聯(lián)合針灸治療脾胃濕阻證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觀察[J]. 新中醫(yī),2013,45(4):124-127.
[4] 李宗波. 針灸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效果分析[J]. 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5(12):95.
[5] 周萍,曾志華,江瓊,等. 加減逍遙散聯(lián)合針灸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4,16(6):1331-1335.
[6] 趙琛,穆敬平,崔云華,等. 針灸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Meta分析[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0,1(5):961-963.
[7] 段文志,黃祖仟,曹秋銳,等. 美沙拉嗪腸溶片治療腸易激綜合征50例臨床效果分析[J]. 當代醫(yī)學,2013,19(17):134-135.
[8] 李梅,張?zhí)K閩,劉翬. 針灸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臨床研究概況及選穴規(guī)律探討[J].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15(3):122-124.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0-0142-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099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中醫(yī)院針灸科,黑龍江 大慶 166200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ANG Mingxia Acupuncture Department,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Duerbote Mongolia Autonomous County,Daqing Heilongjiang 1662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