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雪娟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湖北武漢 430000 葉 坤 保利(武漢)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00
風景園林評論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oar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文/ 陳雪娟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湖北武漢 430000 葉 坤 保利(武漢)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00
風景園林學已成為一級學科,但風景園林理論體系尚不完善,風景園林評論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學術界尤為期待。本文通過研究國內(nèi)外對風景園林評論進展發(fā)現(xiàn)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風景園林評論的功能與性質(zhì)、內(nèi)涵和方法等幾個方面。風景園林評論的實踐集中于對作品的描述,主觀性較強,缺乏客觀的嚴肅性評論,沒有真正促進風景園林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根據(jù)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公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2011年)》,“風景園林學”正式成為110個一級學科之一,列在工學門類,與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風景園林學較建筑學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起步晚、起點低,其理論體系尚不完善,學術界尤其期待風景園林評論的建立和發(fā)展。
園林鑒賞,古已有之。文人墨客的著述(如畫論、游記、散文、小說等)中有大量有關造園藝術和園林美學的見解、評價和議論。西方風景園林評論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興起,主要依附于建筑評論的研究,理論和實踐都有一定進展。
風景園林評論的理論性很強,屬于風景園林學理論的組成部分,在評價、判斷風景園林活動的時候,它實質(zhì)上在不斷探索風景園林的本體,風景園林的營建方法,藝術審美,社會價值、乃至哲學價值,能完善既有理論或者構(gòu)建新的理論。
1.1 建立風景園林評論理論體系
風景園林學術界的專家根據(jù)建筑評論的理論體系與框架,提出了建立風景園林評論學(批評學)的構(gòu)想,但無法突出風景園林評論的獨特性。
林瀟在《建立中國園林景觀評論學的構(gòu)想》(2006)一文提出建立中國園林景觀評論學的構(gòu)想,認為當代園林景觀評論學的框架包括主體論、意識論、價值論、符號論、設計師論與方法論。但作者似乎都沒有將景觀、園林、風景園林等專業(yè)術語的范疇研究清楚,就大談特談其評論學的框架,讓學術界人無法信服。李景奇《建立當代風景園林批評學》(2008)認為風景園林批評學研究的重點要研究其主體論、對象論、價值論、生態(tài)論、土地倫理和方法論,其中價值論和方法論是風景園林批評學的基礎。認為要建立正確的生態(tài)價值觀和環(huán)境倫理觀,必須抓住中國審美文化的整體精神意蘊。
1.2 風景園林評論的功能
風景園林評論有利于宣傳風景園林,提升公眾和決策者對風景園林的理解和欣賞力,專業(yè)人員的探討與交流有利于多維度的把握風景園林的內(nèi)涵和外延,促進學科和行業(yè)的發(fā)展。風景園林評論是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是認識風景園林,促進風景園林發(fā)展的有力手段之一。它有助于構(gòu)建并完善風景園林理論知識與體系,同時能有效地指導實踐活動,并在實踐過程中對理論進行反饋。。
1.3 風景園林評論的性質(zhì)
風景園林評論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要做到客觀、嚴肅,同時也要強調(diào)藝術審美。風景園林評論需要以長期的(一年,幾年甚至十幾年)跟蹤調(diào)查、深入思考、辯證分析為基礎進行綜合評價,才能洞悉表象背后的本質(zhì),得出相對準確的結(jié)論。因此風景園林評論具有科學性、歷時性、辯證性、傾向性和社會性五個特點。
風景園林評論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但是國內(nèi)外對風景園林評論的概念、內(nèi)涵并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
《評論6:評論中的偏見》(On Criticism 6: On Bias in Criticism)中斯蒂芬(Stephen Rustow)認為作品是多重問題的回應,評論主體要列舉并闡明這些問題是什么,然后討論如何更好的解決問題。因此,評論主體有必要明確表明個人見解及其重要性,沒有偏見的評論沒有任何價值?!对u論5:評論是反饋環(huán)》(On Criticism 5:Criticism as Feedback Loop)中范拉尼克(Faslanyc)認為當下的風景園林評論保守而且膚淺,當代評論應該關注作品的形成過程(political process)、文化語境(culture context)、隨時間變化的評論(a focus on criticism through time)和各種爭論(polemics)。風景園林評論應該從關注作品的暗喻、概念和風格轉(zhuǎn)而成為建設美好環(huán)境過程的反饋。風景園林評論從根本上講是一種評判活動,以特定的價值觀為基礎,但其目的并不止于評判,而是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
綜上所述,風景園林評論是在特定的時空中以一定的價值觀為基礎,運用一定的方法,對風景園林活動所涉及的社會個體和群體、社會事件、社會制度等進行科學、客觀、藝術和全面地描述、分析、比較、評價、論證、判斷和批判。風景園林活動包括:風景園林規(guī)劃與設計、建造和使用的過程,及其賴以存在的社會與環(huán)境,風景園林師及其創(chuàng)作思想和過程,風景園林行業(yè)制度和規(guī)范,社會公眾,風景園林理論等。
宋本明《描述·途釋·判斷——現(xiàn)代景觀設計評論方法研究》(2007)認為景觀設計評論方法是景觀評論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主體理性認識和理解客體的工具。他認為要從多學科如哲學、邏輯學、景觀設計學等交匯點上探討如何建立景觀設計評論方法,并指出應該從描述、詮釋、判斷三個層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風景園林評論方法應該包括歷史的方法、系統(tǒng)論方法、環(huán)境心理學方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國內(nèi)風景園林評論的實踐成果主要是評論文章,有以下幾個方面:1)風景園林作品的自我評論;2)媒體報道一些“關注度”較高的作品;3)國際國內(nèi)風景園林競賽獲獎作品的評論。評論主體主要是風景園林師和媒體記者,基本上停留在描述階段,很少達到剖析的深度,頂多提出某一共性的專業(yè)問題,卻很少能有深入的思考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胡玎,王越等人2005年至今陸續(xù)在《園林》雜志上發(fā)表過一系列文章討論風景園林評論相關問題,探討風景園林評論的對象、功能、方法以及風景園林評論的視角。也有一些具體的評論實踐,如風景園林評論中的自我評論,對風景園林招標中的專家評論,對風景園林評論文獻的評論等,并鼓勵公眾發(fā)表園林評論,但都流于較寬泛的描述,欠缺深度。
美國風景園林師協(xié)會(ASLA)的出版刊物——風景園林雜志(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gazine,簡稱LAM)于1992年12月期開始設置自由評論欄目(Critic at Large)(2011年取消),共刊登172篇評論文章。評論對象包括風景園林作品、風景園林師、風景園林理論、風景園林教育以及相關政策、法規(guī)等。評論視角廣泛,包括風景園林規(guī)劃與設計方法的提煉,場地文脈的發(fā)掘與表達,歷史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藝術與風景園林的融合,節(jié)約園林建設,極端氣候應對,社會問題的處理如流浪漢安置等等。評論主體有風景園林師、建筑師、規(guī)劃師、生態(tài)學專家等,建筑評論家、歷史評論家、專欄作家、攝影師等。
風景園林行業(yè)已逐漸認識到風景園林評論的重要性,但由于其綜合性、復雜性以及當前評論環(huán)境的不盡人意,風景園林評論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在風景園林學科蓬勃發(fā)展的今天,在政府踐行“建設美麗中國”方針的支持下,風景園林評論理論體系的建立指日可待。
[1]陳雪娟.風景園林作品評論內(nèi)容之管見[J].華中建筑,2014,(01):14-16
[2]林瀟.建立中國園林景觀評論學的構(gòu)想[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59-62
[3]李景奇.建立當代風景園林批評學[J].中國園林,2008,(10):01-07
[4]宋本明.描述·途釋·判斷——現(xiàn)代景觀設計評論方法研究[J].城市環(huán)境設計,2007(5):106-108
[5]王越,胡玎.風景園林評論的功能[J].園林,2006,(03):16-17
[6]胡玎,王越,胡青.風景園林評論的對象和方法[J].園林,2006,(04):14-15
[7]胡玎,王越.風景園林評論文獻的評論——評論“一天,巴黎的兩個公園”[J].園林,2007,(05):16-17
陳雪娟,女,漢族,1986年生,碩士研究生,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huán)境設計學院園林系助教,研究方向為可持續(xù)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but the theory system is still imperfect,especially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The writer find that the present study focus on the function ,the nature,the connotation and the method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through considerable research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at home and aboard. Almost all practic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is the description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ks, and it is of strong subjectivity and lack of serious objective comments, so that it cannot real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風景園林評論;功能;性質(zhì);內(nèi)涵;方法;實踐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Function Nature Connotation Metho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