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愛的認知都是通過電影、電視劇和文學故事勾勒出來的,感覺愛情大致就是:在一個春花爛漫的時節(jié)相遇,然后在黃昏時刻漫步在花園、海灘或是湖邊,接著在一個非常優(yōu)美的地方喝著咖啡聊著天,或者在燭光中共進晚餐……
媒體和外界為我們描繪的親密關系一直就是如此,而我們也逐漸信以為真,認為愛就是你一抬眼,對方就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想要什么,他會特別懂你,與你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很多人都抱著這樣一個幻夢,天真地以為,這就是愛的全部。
當你走入婚姻,卻發(fā)現(xiàn)那些幻夢中的美好取而代之成了“他的腳很臭,也很懶,不會做飯,也不幫忙洗碗,廁所堵了也不會疏通,電燈壞了也不會修,他居然那么在乎他媽、他家的親戚、他的朋友,似乎遠遠地超過了對你的在乎……”矛盾就這樣開始一個接著一個地產(chǎn)生。于是,我們就開始對愛產(chǎn)生懷疑,認為這段愛已經(jīng)過去,已離我們遠去。殊不知,其實在情感的世界里,愛是生命,關系也有四季,如生命的長河一般周而復始。
科學研究指出,當我們處在青春萌動、彼此相互吸引的這個階段,我們的身體里就會分泌荷爾蒙,使我們覺得特別愿意靠近對方。而那個時候我們就像吃了迷幻藥一樣,看什么東西都覺得五彩繽紛,好似天特別藍,樹也特別綠,人也特別好、特別帥、特別美。這樣的階段大約會持續(xù)半年,最多不會超過一年。
一年之后,愛情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相愛的兩個人,其實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是在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和背景下長大的。即便你們的家庭出身相似,你們的爸爸媽媽都是知識分子,你們也都住在同一個城市,可到頭來彼此生活的環(huán)境仍然是不一樣的。所以當面對這些不一樣的時候,肯定會產(chǎn)生很多很多的矛盾。這些矛盾可能就是生活習慣、觀念或是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不同所致。有矛盾,就會有痛苦,而矛盾和痛苦是每一段親密關系所必然要經(jīng)歷的過程。
舉個例子,比如自行車的車胎要是破了,得貼一塊新的膠皮,才能堵住扎壞的地方。但是在貼之前,先要用銼分別在車胎破的地方和準備補上去的膠皮的結合面用力地蹭,直到蹭出了新的結合面,再黏合在一起時,才會非常牢固。
其實親密關系也是如此,等我們把彼此身上不合適的部分蹭完了以后,才能夠真的合在一起,才能真的心有靈犀。這種不合適就是我們在關系中經(jīng)歷的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事情和矛盾,每一天都在打磨著彼此舊有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使彼此越來越近。所以,心有靈犀不是一見鐘情的結果,是千萬次打磨的結果,而打磨是痛苦的、艱難的。正如天下美麗的寶石都是打磨的結果一樣,經(jīng)過打磨的愛情,才有可能絢麗多彩。
親密關系的三大考驗
人人都想要一種不管經(jīng)歷什么風雨都會不離不棄、永遠相伴相依的親密關系,但在親密關系中,最大的風雨是什么?你真的能夠禁受這些風雨嗎?我認為親密關系中的“三大風雨”,或者說三大考驗如下:
第一個,移情別戀,愛上別人;
第二個,破產(chǎn);
第三個,生重病。
沒有經(jīng)歷過這三大考驗,就談不上你的親密關系真正經(jīng)歷過什么風雨。
尤其是當代的婚姻,更會越來越多地面臨這樣的威脅和挑戰(zhàn)。是婚姻就要經(jīng)歷風雪,有的時候甚至是狂風暴雨,只有經(jīng)歷過這狂風暴雨般的三個挑戰(zhàn),才能說你的關系經(jīng)受得住考驗。白頭偕老不是一直風花雪月就可以抵達,一定有各種各樣的歷練,在歷練中,不忘初心,一直堅守,才能“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所以關系是一個生命。
嚴格地講,維持不到三年的關系都算不上愛,最多是浪漫和激情。
激情可能燃燒得很旺,但不可能持久。
怎么知道你的親密關系能夠經(jīng)受住這三大考驗?那就問自己:
如果你有外遇,希望愛人怎么對待你?
如果你一無所有,希望愛人怎么對待你?
如果你生重大疾病,希望愛人怎么對待你?
用你希望愛人在這些時刻對待你的方式對待愛人,相信你離擁有溫暖而持久的親密關系就不會很遠。
親密關系也有春夏秋冬
大自然的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要播種,夏天生長,秋天開始收獲,而冬天非常非常漫長,雨雪把病菌害蟲凍死,為來年萬物生長蓄積和儲備,第二年又開始了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親密關系也是如此,愛是生命,也有四季。
春天:親密關系的浪漫期
夏天:親密關系的成長期
秋天:親密關系的收獲期
冬天:親密關系的矛盾期
我們很多人對關系的定位就是:春暖花開的浪漫是愛,夏天的成長是愛,秋天的果實是愛,到了冬天就不是愛!
其實,如果發(fā)現(xiàn)對方有外遇了,或者是和親密愛人之間有激烈沖突的時候,這是親密關系的冬天,正是一段感情升華的開始,矛盾恰好是走進彼此內(nèi)心的契機、親密關系升級的階梯,度過嚴冬,就會迎來春暖花開。
當然,這樣的四季,并不是總按照次序循環(huán)往復的??赡芤驗橐患虑?,就會出現(xiàn)一個輪回,四季就過了,也可能有的是幾年一個輪回,也可能幾十年。但無論是以怎樣的方式輪回,當我們知道關系本身也有春夏秋冬的時候,期待就會不一樣。
我們的大部分痛苦是因為預期和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所引起的,當你知道這個規(guī)律后,就算非常喜歡夏天,也能接受一定要經(jīng)歷秋天、冬天、春天之后才能夠到達夏天。
有了這樣的了解,我們對親密關系就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和不合實際的想法,而是知道在不同的季節(jié)我們需要做什么樣的事情。每個季節(jié)遇見的、需要去做的、用的方法,如何來維護,都是不同的。
就像我們種一棵葡萄樹一樣,到了春天你就要把它種下去;然后要不斷地澆灌和施肥,給它陽光,給它剪枝,抓蟲子;等到秋天,收獲葡萄;到冬天就把它埋起來,你得給它溫暖,要不就凍死了,第二年再接著長……
即便是一棵葡萄樹,一年四季我們對待它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關系更是如此。每一個階段我們只要有這樣的了解和信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關系,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錯覺,也不會反復地糾結和輕易放棄,說分手就分手,說再見就再見。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這樣一個定位,把關系作為一個生命,去好好地經(jīng)營、滋養(yǎng)和建立!
現(xiàn)代家庭·生活版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