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朗
有一種故事讀著讀著會讓你忘記它是一個故事,就像自己過日子,好像過著過著就到這里了??尚睦锵裼锌跉饩褪菄@不出去,就像被鍋蓋悶住的一鍋白煙一樣。
《收山》就是這種故事。一個80年代的廚子怎么被時代丟到腦后的故事。如果是關(guān)于什么后廚的撕X野史或者獨門秘方,也許填補得了無聊長夜;如果是成王敗寇的秘辛或者勵志攻堅的過往,也許可以撫平百日的辛苦恣睢??梢粋€叫屠國柱的年輕人,拜師,學(xué)藝,在北京飯莊勤行里摸爬滾打的一輩子。誰會關(guān)心?
即使回頭看這個故事的開頭:年輕的屠國柱努著力把烤鴨的秘方從葛清那里承了下來,忍著閑話碎嘴,受著有意無意的為難,零零碎碎間也有揚眉吐氣前隱忍不發(fā)的戲劇感。帶著不為人知的天賦,去打第一個怪,當(dāng)時以為這一戰(zhàn)就決定了生死,這就是剛出山的少年的全部,而我們都知道他會贏,只是也一定會捏把汗,不過都忘了這關(guān)只是開山的第一關(guān)而已,慢慢的少年老大,故事就開始變成人生。
當(dāng)年看《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從一個頑劣少年到米其林三星大廚,一生就勤勤懇懇捏進小小的壽司里,而食客們,去這一所小小門面,與其是吃更像是朝圣,恭恭敬敬吃完就走;他總合作的賣魚師傅談起小野二郎能在自己這里選到最好的魚,有掩飾不住的誠懇的自得;還有一個個的徒弟愿意投入他門下十年就剛剛夠格煎蛋而已。
屠國柱面對的,是新經(jīng)理問他要不要試試蘇丹紅,是新廚師要用菜葉子掩飾沒扣好的醬汁,是師弟雄心勃勃要用菜單子代替做菜廚子……而他守著對師傅的承諾,想守著師徒情誼圓滿,越守,越像毛了邊的膠帶邊,怎么摁也摁不平。
而眾師兄弟齊聚一堂為師傅祝壽的那一天,約莫就像他整個人生最輝煌的頂點,溫暖祥和,相親相愛。讓人想起大觀園里姑娘姊妹的占花慶生宴,那么熱鬧,那么好,誰會想到“開到荼縻花事了”。于是這份灶前臺下的煙火喧鬧里,就勾芡了一點情懷。而悲劇就是這份情懷的毀壞。
八九十年代是我的童年,所以有印象書里掛歷、煤爐子這樣的老物件,也熟悉里面單位里人事之間的熱乎和膈應(yīng)。而書中的屠國柱們,大約就是我父母年紀(jì)的人。書里的他們從青春年少到中年踟躕,從師徒薪火相傳到集體分配的亦師亦同事,再放到市場經(jīng)濟的大爐里摔打,曾經(jīng)信仰的守護的全都被一輪輪汰換掉,再往下適應(yīng),年紀(jì)也大了,骨頭也硬了,堅持不下去的面目全非,即使堅持了下來,往后看也沒有人了。于是說性格決定命運也好,說時運不濟也罷,如果知道一個人過去經(jīng)過什么,那你一定會更理解現(xiàn)在的他。
作者用屠國柱一個人,代表了他身邊整整一代人,又非常凝練地塑了一群群像,無論是兩位師傅的獨另冷僻與圓融城府,還是馮炳閣、陳其、百匯幾個師兄弟從缺心眼到圓融之間涇渭分明的處事特點,甚至屠國柱生命里出現(xiàn)的三個重要的女性形象,都在類似的聰明靈巧上點綴了不一樣的性格走向,很古典的塑像方法,但很見功力。
現(xiàn)在好多作家沉迷于小說形式的新穎里,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解構(gòu),隱喻……而那些四平八穩(wěn)端莊面相的故事常常被呲之以鼻,而扎扎實實的好故事,鮮活生動的人物塑造,其實應(yīng)該是一切形式的基礎(chǔ),因為它才代表著小說的本質(zhì)或者說對于讀者來說小說的本質(zhì)。所以最好的作者拼的不是技術(shù),都是世界觀。
記得有一位長輩說過一句話,過去總聽媳婦熬成婆,現(xiàn)在成了婆發(fā)現(xiàn)也完全沒人把婆當(dāng)回事,孩子的各種問題,還都要在我這找原因,所以我們這代人,最苦。所以屠國柱們的苦,你可以說時代是這樣,人心是這樣,所以最后大家變成了那樣,事情如何如何,原來如此,事后總結(jié)。身在其中,守不守得住,又哪是自己可以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