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大陸倡議成立、57國共同籌建的亞投行1月16日正式開張。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曾力促美國不要反對、甚至積極加入亞投行。原因很簡單,因為亞洲人口眾多,但基礎建設的空缺很大,據(jù)亞洲開發(fā)銀行估計金額高達8萬億美元。而現(xiàn)有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等可利用的資金,連5000億美元都沒有。所以資金多多益善,來源愈多元愈好。
以基礎建設為明確目標,亞投行有機會為眾多困于淺灘的人中龍鳳帶來翻身的機會。期待這個聯(lián)盟,講求績效導向,建立卓越治理的運作模式,為亞洲各地的弱勢者帶來四海一家的新夢想。
———美國《星島日報》專文《愿亞投行締新夢》
(對最新一輪的全球金融動蕩)再一次,金融市場描繪出一幅過于簡單化的畫面,用來講述一個非常復雜的故事。從最近的全球股市下跌,到下一輪可能發(fā)生的衰退,中國被認為是導致各種問題的原因。
不能低估中國的規(guī)模及其跨境關聯(lián)性,但其全球影響卻微弱得多。在起作用的是兩大因素的“拉鋸”:中國朝著新增長模式的轉變,健全的金融基礎設施的必需建設。
全球市場需要深吸一口氣。好消息在于,有關中國硬著陸的擔憂是過慮了。對于超跌的市場,這可能會讓人大松一口氣。而壞消息則是,各國央行正開始撤掉多年來通過空前量化寬松政策給市場提供的人為支持。最終,這個問題可能比新一波的中國恐慌要嚴重得多。
———英國《金融時報》發(fā)表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的特約文章《不要事事怪罪中國》
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就要思索該怎么做、往哪里去,過去幾年,為何民意會有如此巨大的轉變,為何國民黨對民意體察會有如此大的落差,政策主張、用人方式、我們跟社會溝通的語言與姿態(tài),是否都出現(xiàn)很大的問題。
我們國民黨要在谷底扎根,浴火重生,在指責當中重新改變體制,我們會在谷底仰望天空。
———在臺灣“大選”中敗落的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的敗選感言
很多人說我們可能會單邊改變(兩岸)現(xiàn)狀,這件事不會在新民進黨“政府”中發(fā)生。往前來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找到一個可以被共同接受的兩岸互動模式,避免對立、防止意外。
———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在美國華盛頓表態(tài)?笏(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