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秋季高產管理措施
秋季飼料充足,成年蛋雞已停產換羽,而新雞陸續(xù)開產,在此期間加強飼養(yǎng)管理,有利于提高蛋雞的產蛋率,提高養(yǎng)殖經濟效益。
產蛋雞一般以飼養(yǎng)1~2年最好,超過2年以上的雞只最好予以淘汰。雞體素質差、產蛋率低的,應及時挑選出來,分圈飼養(yǎng),增加光照,每天應保持在16小時以上,并喂給高能量飼料(如玉米、米糠等),促使母雞增膘,及時上市出售。當新雞開始產蛋時,則應新、老雞分開飼養(yǎng),新雞也逐漸由產前飼養(yǎng)管理過渡到產蛋期飼養(yǎng)管理。
實行人工控制飼養(yǎng),促進同步換羽。為使蛋雞同步換羽,可將光照時間由原來的16小時減為8小時,將強光改為弱光,將配合飼料改為米糠、秸稈飼料,并在飼料中加拌1.0%~1.5%生石膏代替礦物質,這樣7~8天就可換羽。另外,加喂適量的南瓜和蔬菜,恢復光照至12~16小時,這樣4~5周就可長出新羽,7~8周雞群即可產蛋。在日糧中添加2.5%氧化鋅,能縮短換羽時間,提前產蛋。
新開產蛋雞要求飼料營養(yǎng)水平合理,適口性好。蛋雞產蛋率為70%~80%時,日糧中蛋白質含量應為17%~18%,鈣含量3%~4%。飼料配方:豆餅30%~40%,玉米20%,魚粉和面粉各10%~15%,麥麩10%~20%,槐葉粉6%,骨粉2%,貝殼粉8~10%,食鹽1%,多維素和礦物質添加劑各0.5%。
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蛋雞產蛋量。蛋雞開始產蛋時每周增加光照時間30分鐘,以后每2周增加30分鐘,直到每天光照時間達1小時為止。實踐證明,人工補充光照以每天天亮以前效果最佳。補充光照時,舍內每平方米地面以3~5瓦為宜,燈距地面2米左右,燈與燈之間距離3米,舍內各處光照應均勻。
早秋天氣悶熱,高溫多濕,易患雞瘟、球蟲病、減蛋綜合征等疾病,因此,加強衛(wèi)生防疫是保證蛋雞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雞舍、運動場要經常打掃,食槽、水槽等用具要定期消毒,以減少雞病的發(fā)生。注射雞新城疫疫苗和禽霍亂菌苗進行免疫預防,并用左旋咪唑、球蟲凈等驅蟲。勤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病雞要及時診斷和治療。
雞群達到產蛋高峰的關鍵時期,必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證周圍環(huán)境的安靜,嚴防驚嚇喧鬧的發(fā)生。飼養(yǎng)人員工作時手腳要輕,生人不要隨便進入雞舍,特別要防犬貓等動物騷擾,以免雞群應激的發(fā)生。
辛 豐 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zhèn)動植物診所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