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然霞
中圖分類號:S858.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16)02-0032-03
鴨流行性感冒(鴨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中的某些致病性血清亞型毒株引起的鴨只發(fā)生全身性或呼吸器官傳染病。
1 病原與流行病學
禽流感的病原體是正粘病毒群的A型禽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屬。由于不同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有不同的抗原性,目前已發(fā)現(xiàn)有15種特異的HA和9種特異的NA,分別命名為H1-H15、N1-N9,不同的HA和不同的NA之間可形成多種血清型的禽流感病毒。近幾年引起鴨發(fā)病的主要是H5N1亞型。本病毒對消毒藥物和紫外線敏感。
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在寒冷、交替變化的季節(jié)多發(fā)。各種日齡各種品種均可感染,純種鴨比其他品種易感,雛鴨死亡率可高達95%以上。
2 臨床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2~3d。由于鴨的品種、年齡、并發(fā)癥、流感病毒株的毒力以及外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其表現(xiàn)的臨診癥狀有較大的差異。病鴨流淚,鼻腔流出大量漿液(圖1);神經(jīng)癥狀,頭部扭轉(圖2)。
2.1 最急性型 患鴨突然發(fā)病。食欲廢絕,精神高度沉郁,蹲伏地面,頭頸下垂,很快倒地,兩腳作游泳狀擺動(圖3),不久即死亡。此型尤其常見于雛番鴨,感染后10多小時內死亡。
2.2 急性型 這一病型的癥狀最為典型?;鉴喭话l(fā)性出現(xiàn)癥狀,精神沉郁,縮頸。雙翅下垂,羽毛松亂,食欲減少或廢絕,昏睡。反應遲鈍,頭插入翅膀下。有些患鴨可見鼻腔流出漿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難,頻頻搖頭并張口呼吸,咳嗽,臨死前喙呈紫色(圖4)。病鴨下痢,拉白色或帶淡黃色或淡綠色稀糞,機體迅速脫水、消瘦、病程急而短,發(fā)病2~3d內可引起大批死亡。發(fā)病的種鴨產(chǎn)蛋率、受精率均急劇下降,畸形蛋增多。
2.3 亞急性型 患鴨表現(xiàn)以呼吸道癥狀為主,一旦發(fā)病。很快波及全群。病鴨呼吸急促。鼻流漿液性分泌物,咳嗽,2~3d后大部分患鴨呼吸道癥狀減輕。發(fā)病期間,食欲減少。經(jīng)常咳嗽。母鴨主要表現(xiàn)產(chǎn)蛋量下降,死亡率較低。倘若鴨群感染了中等致病力以下的禽流感病毒株,患鴨臨診癥狀較輕,除一般全身癥狀外。雛鴨和中鴨多數(shù)表現(xiàn)以呼吸道癥狀為主,產(chǎn)蛋母鴨產(chǎn)蛋量下降,死亡率較低。若有細菌性并發(fā)癥,則死亡率較高。
3 剖檢變化
大多數(shù)患鴨皮膚毛孔充血、出血,全身皮下和脂肪出血。頭腫大的患鴨下頜部皮下水腫,呈淡黃色或淡綠色膠樣液體。
眼結膜出血,瞬膜充血、出血。頸上部皮膚和肌肉出血,鼻粘膜充血、出血和水腫。鼻粘液增多。鼻腔充滿血樣粘性分泌物。喉頭及氣管環(huán)粘膜出血。分泌物增多。肺充血、出血、水腫,呈暗紅色,切面流出多量泡沫狀液體。氣管粘膜出血。胸膜嚴重充血,胸膜的臟層和壁層、腹壁附著有大小不一、形態(tài)不整、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心包常見積液(圖5),心冠溝脂肪有出血點和出血斑,心肌有灰白色條紋狀壞死(圖6)。
食管與腺胃、腺胃與肌胃交界處(圖7)及腺胃乳頭和粘膜有出血點、出血斑、出血帶、腺胃粘膜壞死潰瘍。腸粘膜充血、出血,尤以十二指腸為甚,并有局灶性出血斑或出血性潰瘍病灶。胰腺輕度腫脹(圖8),表面有灰白色壞死點和淡褐色壞死灶(圖9)。肝臟腫脹,呈土黃色,質脆,部分可見有出血點。脾臟腫大,充血,淤血,有灰白色針頭大壞死灶。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腎腫大,呈花斑狀出血。
患病的產(chǎn)蛋母鴨除上述病變外,主要病變在卵巢,較大的卵泡泡膜嚴重充血和有較大出血斑,有的卵泡變形、變黑、變自和皺縮。病程稍長的病例可見其卵巢內處于不同發(fā)育階段的卵泡的卵泡膜出血,呈紫葡萄串樣。輸卵管粘膜充血、出血,輸卵管蛋白分泌部有凝固的蛋白,有的病例卵泡破裂,腹腔中常見到無異味的卵黃液。
4 診斷與預防
當小鴨群中迅速出現(xiàn)鼻炎、竇炎等呼吸道炎性癥狀時,就應考慮到禽流感。單從上述臨床癥狀,很難與其他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的疾病相鑒別,因此,必須依靠實驗室診斷進確診。
控制本病的傳入是關鍵。應做好引進種鴨、種蛋的檢疫工作,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方式。平時加強消毒,做好一般疫病的免疫,以提高鴨的抵抗力。
一旦發(fā)生疫情,要立即上報,在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的指導下按法定要求采取封鎖、隔離、焚尸、消毒等綜合措施撲滅疫情。消毒可用5%甲酚,4%氫氧化鈉、0.2%過氧乙酸等消毒藥液。對疫區(qū)或威脅區(qū)內的健康鴨群或疑似感染群,應使用農業(yè)部指定的禽流感滅活苗緊急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