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凈宗
最好不要知道他人隱私,免得自心難以消化,留下陰影,從此以異樣的眼光與神情看待對方。對方或者因一時信任感動,乃至需要釋放,將內(nèi)心深處秘密告訴我們,但事過境遷,很少有不后悔的,如同自己裸體處在他人眼光下,蒙羞過日,情何以堪。
為了彼此關(guān)系融洽,長期友好相處,即使對方想告訴我們他的隱私,也要善巧支開話題,免得從此彼此負累。
萬一聽到他人隱私,必須:
一、絕對保密。至死不向第二人吐露。
二、完全忘記。待第二次與對方見面時,如同根本不曾聽見,完全不知一樣。
三、視他為自。內(nèi)心深自慚愧懺悔,對方所犯正是我所犯,乃至我比他犯的過失更大、更嚴重,絕不可起一點點高慢之心,自居道德高地。
唯有深沉的謙卑,深沉的慈悲,深沉的智慧,深沉的耐心,才能容納、消化他人的隱私。否則,所謂的隱私,對自他都是持續(xù)深密的傷害。
我們是凡夫,不是阿彌陀佛,沒有可以容納眾生隱私的肚量,沒有可以消化眾生隱私的胃口,最好不要去碰人家的隱私。如果自認為有此肚量與胃口,只怕是夸???。
有人說:“我機法深信,天底下對我沒有新鮮事,我無始劫來何業(yè)不造,何罪不犯,所以沒什么隱私不隱私?!奔热蝗绱耍瑸楹稳绱烫叫侣勔粯酉肼爩Ψ诫[私呢?聽完對方隱私,一點沒有痕跡,沒有印象嗎?
有人說:“我是想了解對方的根機,讓他自己說出隱私,以便向佛懺悔,具機法深信。”那就讓阿彌陀佛聽他的隱私就好,我們不可以驕傲地以佛自居,聽那本屬于佛聽的眾生秘密。
不打聽、不被動聽、不輾轉(zhuǎn)聽他人隱私。
不鼓勵、不誘導(dǎo)對方說出他(她)的隱私。
方便遮掩,引導(dǎo)對方向阿彌陀佛訴說隱私。
我最怕聽他人隱私。每一個隱私便如一個沉重的十字架,我自己的十字架都背不動了,哪里有力量能替他人背負呢?我這可憐的小眾生,我們這些可憐的小眾生啊,唯有靠阿彌陀佛來背負。
當眾生向阿彌陀佛訴說隱私時,觀世音、大勢至恐怕都會知趣地退到一邊,讓眾生與佛一對一地密談,盡情傾訴,不受干擾,獲得彌陀絕對的全愛,難道我們還要去插上一腳嗎?
郵差只是送達密件,并不能拆讀。為人說法,只是將眾生私密心事引向彌陀。佛可以拆讀一切眾生心密,我們并沒有這樣的權(quán)力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