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
陸氏家訓(xùn):陸游祖孫三代的堅持
●李弘
陸游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至老不衰的愛國主義精神歷來為人們所推崇。他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恪守清廉一身正氣的官員,陸游高尚的品行節(jié)操,可說是祖父和父親言傳身教的必然結(jié)果。
陸游祖父陸佃官至尚書左丞。晚年告老還鄉(xiāng),在陶宴嶺買了塊山地,隱居下來,整理平生詩文,成《陶山集》一書。于宋徽宗崇寧元年(1042年)故世。逝世前,15歲的陸宰陪在身邊。一天,陸佃對陸宰說:“四兒,你應(yīng)該是懂事的年紀(jì)了,我講個籠餅的故事給你聽聽?!?/p>
“最好不過。父親是該講些老輩的往事,讓我們年青人有個參照。”
“好。我們陸家向來有個規(guī)定。要好多日子才吃一次羹湯;要有家人過生日這一天,大家才可以嘗一嘗籠餅。這一規(guī)定,你們哪會知道,講到吃籠餅,還有一個笑話?!?/p>
“什么笑話?阿爸,講吧、講吧?!标懺灼炔患按?,扯住父親的手亂搖。
陸佃咳嗽了一下,不緩不迫地說:“那是你姑媽剛嫁到新昌石家不久的事。立夏這天,出嫁的女兒按理要回家看望父母,叫歸寧。過了立夏這一天,你姑媽一次回家,發(fā)現(xiàn)桌子上堆了不少籠餅,她感到很奇怪,心想,今天沒有家人是生日,怎么會做籠餅?她剛坐下,連忙站起來問:‘我頭暈眼花,不知就里。今天是誰的生日?’左右的人都暗暗發(fā)笑。獨有你祖母故作認(rèn)真地回答:‘聽隔壁阿嬸說,今天我的心肝肉要回家,我就不能做一次籠餅?’……”
“這有什么好笑的?”陸宰忍不住笑了一下說。
“有什么好笑的?這就是那天打你的緣故了。你不記得那天你將籠餅甩在桌上,一定要吃油炠巧果,我給了你兩個煨栗子(指骨打頭皮的一種處罰)的事了?”
“記得,記得,以后再也不干這類傻事了?!标懺讎?yán)肅地說。
“是要記牢。還要代代講下去。你太爺爺進(jìn)士出身,考中前也是農(nóng)民?!标懙韪鼑?yán)肅地說,“做人要清白,做官要清廉,切不可貪圖富貴享樂?!?/p>
“哦!孩兒記住了。”宰兒更嚴(yán)肅地說。
以后,陸宰經(jīng)常將這個故事講給陸游聽,陸游記了下來。
陸游父親陸宰官拜吏部尚書,直秘閣,封會稽縣開國子。高宗紹興十八年卒于云門。生病期間,陸宰有意識地向陸游講述家史,陸游一一記于《家世舊聞》,共有三十三則之多。其中幾則講到祖父陸佃,對陸游一生影響極大:
“你祖父楚國公年輕時生活非常貧困,常常皮帶斷了,用草繩接上去,繼續(xù)用。有時干脆用草繩作褲帶,也不怕旁人笑話。
“你祖父年輕時身體羸弱,骨瘦如柴,但最愛拜名師受業(yè)。從學(xué)時苦得要命,小菜吃不上,干脆吃淡飯;燈油點完了,蠟燭無錢買,就借著月光讀書,無論天冷天熱,其他事可暫時擱一擱,唯有讀書一事,一刻也不敢怠慢。
“楚國公常有他人不屑的舉動:他對王安石特別崇拜。當(dāng)時王安石在南京,他不遠(yuǎn)千里,從紹興趕去,腰纏草鞋,一路長走。鞋磨破,換一雙再走,肚餓了,吃一口干糧;口渴了,喝幾口水算了。
“楚國公最感動人的事是,在老師王安石做宰相時,他不去阿諛奉承。王安石問他改革事宜,他毫不掩飾地說,改革的措施還可以,就是青苗法反而有損于農(nóng)民。王安石以為楚國公不是從政的材料,要他去研究經(jīng)書,他也不以為意。但當(dāng)王安石失勢后,很多人避之不及,他卻前去哭靈,寫下《丞相荊公挽歌詞》《祭丞相荊公文》。后來又寫《江寧府到任祭丞相墓文》。
“楚國公官至尚書左丞。記住,你祖父一生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養(yǎng)成的修養(yǎng),從不走旁門邪道。一身正氣,不激不阿。這是為人之本?!?/p>
陸游頻頻頷首,遵從教導(dǎo),直至老死。
陸游于宋寧宗嘉定二年(1209年)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小愈。接著疾病時重時輕,挨到次年六月廿四日,六個兒子守在床前,斷斷續(xù)續(xù)地念完“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溘然長逝。
生病的近一年時間里,陸游主要生活在會稽石帆別業(yè),由小兒子子聿照顧,他經(jīng)常告誡子聿:“小子,記下我每次告誡你的話,到時候我要過目?!?/p>
子聿畢恭畢敬地回答:“父親放心,都記著呢。您看,足足二十六則了。”子聿將一個破盒子呈上。
一天,若耶溪口荷花盛開,陸游向子聿要來紙筆,在病床上寫下《夢中行荷花萬頃中》一詩,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乾道四年的幾則不必念,嘉泰四年的幾則也不必念,就念最近的幾則吧。”
“好的。”子聿畢恭畢敬地念道,“厚葬對死者來說,沒有必要……
“老來家庭貧困,不喜歡跟人道及,知道的人當(dāng)然不多。一旦我走了,一時不能置辦棺木,可能會累及親戚朋友,此物切宜謹(jǐn)慎,要痛節(jié)所費,只要入土即可!更不能以此為借口,向親友索取,移作他用。
“居喪之禮,估計難以免去。但不必在墳旁搭草屋,守孝三年;東南低濕,影響身體,決不可行;吃東西不放鹽,也不是南方人所能承受的,可廢去;至于擺設(shè)酒席,招徠吊客,大可不必。各兒務(wù)必切記?!?/p>
子聿讀到這里,只見父親渾濁的雙眼有了光輝。不久,又見父親迷迷糊糊地睡去,臉上透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