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簡報》網站3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車進軍美國市場:時間和品質都是考驗早在2007年,中國汽車制造商就嘗試打開美國市場的大門,2010年,中國吉利集團收購福特汽車公司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今年,消費者就能在美國市場買到中國品牌的豪車——沃爾沃S60Inscription。
中國汽車品牌要想進入美國市場,無論是打造汽車品牌運營和分銷網,還是達到美國排放、節(jié)油及安全標準,都需要數年時間。“在我看來,中國汽車制造商在美國市場略有作為最早也要等到2020年,到時他們已經贏得美國經銷商和消費者的信任,”J.D.Power全球汽車運營高級副總裁約翰·漢弗萊說,“這個過程可不是打開閘門開始賣車那么簡單,而需要數年時間去經營。”
AutoTrader.com資深分析師米歇爾·克雷布斯對中國汽車的低價戰(zhàn)持懷疑態(tài)度,因為相比價格,美國消費者更看重品質、可靠性和安全性。未來30年的購車主力消費者更看重品牌價值,或許會將接將陌生品牌拒之門外。
約翰·漢弗萊認為,北汽、奇瑞、一汽等中國國有汽車制造商最有可能率先進入美國市場,因為國有企業(yè)有國家扶持,比私營企業(yè)更有能力承受風險。
米歇爾·克雷布斯的觀點與約翰·漢弗萊不同,她預測,與國際大品牌聯(lián)手的合資企業(yè)最有可能成功打入美國市場,比如與通用和大眾合作的上汽集團。合資企業(yè)的經驗賦予品牌更多汽車制造專業(yè)知識,消費者對這些品牌也更加信任?!ㄗ髡呃锟?middot;波普,聶晶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