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華巴林左旗富河鎮(zhèn)動物防疫站
?
動物毛皮防腐法
張偉華
巴林左旗富河鎮(zhèn)動物防疫站
屠宰動物后剩下的鮮皮含有水分、蛋白質、脂肪、無機鹽類和酶,且還存有許多細菌。如不及時進行防腐而置于溫室中,毛皮就會因腐敗菌的分解作用及酶的自溶作用很快腐敗變質。所以,從動物身上剝下毛皮后,應冷卻1~2小時,然后立即進行防腐處理。現(xiàn)介紹幾種防腐方法:
一是干鹽腌法:將鮮毛皮面向下,平鋪于臺面上,把清潔干燥的食鹽均勻撒在皮板上,用鹽量約為皮重的30%左右,皮厚處多撒鹽。然后,在該皮上讓皮板對著皮板再鋪上一張鮮皮。照此處理,層層堆集,可堆積成1~1.5米高的皮堆。經2周后,從皮堆上一張張取下來,抖去沒有溶化的食鹽,將皮張卷起存放。二是鹽水腌法:先在池或缸內配好25%的食鹽水,把鮮皮浸入缸中,經一晝夜取出,瀝水2小時后,再用鮮皮重的20%~25%干鹽,按干鹽腌法重新加鹽堆置。鹽水浸泡時,為保證鹽浸質量,可經6小時后添適量鹽,以恢復到原來濃度,并保持鹽水15℃,為防止出鹽斑,可在食鹽中加入鹽重4%的碳酸鈉。鹽水腌法效果好,鹽滲透迅速而均勻,細菌和酶的作用停止快,不掉毛,皮中無用蛋白質能很快溶解于鹽液中而被除去。所以,鹽水腌過的皮更耐貯藏。但耗鹽多,費工時。
將鮮皮干燥,除去皮中水分,造成不利于細菌繁殖的條件,從而達到防腐目的。此法又分自然和烘干兩種。
綿羊、山羊、犢牛等皮張多采用自然干燥法。將鮮皮皮毛朝下,皮板朝上,展開,鋪在席上或釘在木板上,然后放在通風,陽光不能直射的棚下或陰涼處進行干燥。切記曝曬和雨淋,還要防潮濕。
珍貴的皮毛動物如水貂、狐等多采用烘干法。烘干室溫度應控制在25~30℃。作法是將皮毛上好楦板,送入烘干室,吊在晾皮架上,使其腹面向內,約經24小時,通風3~4次,皮張基本干燥;然后取下皮張,送到15℃左右的房間中,繼續(xù)通風干燥2天,即可取下。此法操作簡單,加工省時,經濟,皮板潔凈,便于貯運。但皮板僵硬,易折裂,易受蛾蟲損。
此法是將上述兩法結合起來,即先鹽腌后干燥。先將剝下的鮮皮用鹽腌12天左右,用鹽量為皮重的20%~25%;再置于陰涼處晾曬,連續(xù)重復幾次,直到皮張干燥為止。此法防腐力強,且能避免生皮在干燥時發(fā)生硬化斷裂等。
無論采用哪種防腐法,在防腐前都要及時進行初步加工。除去皮上的污泥和糞便,殘肉和油脂,割去耳、蹄、尾骨等,然后用清水洗滌粘污在皮上的臟物及血液等,這樣能提高生皮防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