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銳
2015年央視春晚,關于留守兒童的一則公益廣告,真實地表現(xiàn)了當下大約6000萬留守兒童企盼團圓、渴望幸福的心情。身為一名農村學校的班主任,我深感責任之重。面對班上那么多可愛的留守兒童,如何讓他們感受被愛的幸福,繼而學會去愛別人、愛生活、愛學習,應該是每一位教師積極面對的重要課題。
宋文豪是一名留守兒童,這個農村少年給人一種聰明、沉靜、樸實的印象。我把原本成績一般的他與幾個尖子生的座位安排在一起。沒過多久,宋文豪的成績確實提高不少。但我觀察,他身上有很多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比如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答案也都準確,卻從不主動參加班級實踐活動;表現(xiàn)良好一陣子后上課又開始做小動作;不及時交作業(yè);日記中常常抒發(fā)感覺生活疲憊、無聊的心情,或編織凄涼的故事……
一個看上去懂事、沉穩(wěn)的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呢?閑暇之余,我細細思考:他父母遠在北京打工,兩個姐姐在縣城讀初中,爺爺奶奶年事已高。他家離學校很遠,平常他自己來回奔波在路上,有時下大雨回不了家,就一個人游蕩在校園里。也許正是大家都夸他懂事、老實,他內心也覺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家人、老師的期望,所以整天背負著“好好學習,讓家人欣慰”的思想包袱。一個人走路,一個人挨過漫長的中午,沒有與人交流的快樂與滿足,也沒有持續(xù)的前進動力與目標。這不正是很多留守兒童典型的生存狀態(tài)嗎?
十一二歲的學生不管從心理上還是行為上,都還沒有完全“斷乳”。他們遠離父母,缺少及時的關愛。有些孩子性格也比較內向,與外界的交流太少。同齡人間的交往與認同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同學之間難免發(fā)生矛盾。不管是被同學排擠、被老師誤會,還是被家長吵罵,都會使孩子變得敏感、沉默、孤僻。也有些意志堅強的孩子,就表現(xiàn)得個性獨立、我行我素。這非常影響學生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的養(yǎng)成。
于是我暗下決心,要盡力在這些孩子的心田播撒愛,呵護每一棵幼苗。
我沒有找宋文豪談話或在課堂上指責他,而是問他是否愿意每天來辦公室?guī)臀彝贤系?。他爽快地答應了。從那以后,我每天來校,都會看見他已在埋頭拖地。我微笑著和他打招呼:“早呀,辛苦啦!”待他干得差不多時,我隨意問些小事,如:“昨晚的作業(yè)好做嗎”或者“最近看啥電視了,看了什么不錯的書”等尋常話題。起初,只是一問一答。慢慢地,他話多了起來,開心地與我交流各種生活瑣事。
有次我講完課要走,他主動和我打招呼,并從書包里摸本書出來,吞吞吐吐地說:“老師,這本書借給你看,我已經看完了。”我接過一看,是演員陳坤寫的書。于是,連續(xù)幾個早上我們都在討論——“陳坤為什么要去西藏”……
陽春三月,油菜花開。在課堂上講至何處風光宜人時,我情不自禁地對同學們說:“我非常鐘情于鄉(xiāng)間的油菜花田,什么時候咱們一起去田間散步、聊天。誰愿意一起出行快告訴我?。 辈痪?,在宋文豪的日記中我看到了他的邀請:“老師,星期六你能和我們一起徜徉油菜花海嗎?”我會心一笑,多么美好的約定,多么愜意的心情!在和孩子們有過一次花海放歌、盡情說笑的出行之后,我終于欣慰地看到他們臉上綻放的笑容。
親愛的孩子們,愿你們的心中時常開放鮮活而靈動的花朵,讓你們身上永遠充滿春天和陽光的氣息。
(本欄文章為2015年度“我的班級故事優(yōu)秀論文”大賽獲獎征文)
(本欄責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