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秉山,羅紹霞
(1.貴州省都勻市西山公園,貴州都勻558000;2.貴州省都勻市農村工作局,貴州都勻558000)
一例牦牛瘤胃臌氣的診治
楊秉山1,羅紹霞2
(1.貴州省都勻市西山公園,貴州都勻558000;2.貴州省都勻市農村工作局,貴州都勻558000)
牛瘤胃臌氣是牛吃入容易發(fā)酵或霉爛變質的飼料,導致瘤胃迅速積聚大量氣體,瘤胃過度膨脹,噯氣受阻,呼吸困難的病癥?,F(xiàn)將1頭牦牛瘤胃臌氣的診治情況介紹如下,供參考。
2015年10月23日,1頭牦牛(7歲,雄性,體重350 kg左右)臥地不起,肚腹脹氣,呼吸困難,病情嚴重。經調查,該牛22日身體健康,食欲很好,精神、大小便正常,下午17:30采食青草料約15 kg(其中2/3以上是三葉草)。
病牛右側臥地,頭頸伸直,眼球突出呈淺紫色,瞳孔稍大,反應遲鈍,張嘴伸舌。左肷部膨脹嚴重,高出髖結節(jié)20 cm左右,叩診呈鼓音,按壓時感覺腹壁緊張,肛門輕度外翻,小便頻數(shù),口赤脈澀,體溫37.9℃,呼吸48次/分,脈搏136次/分。根據(jù)典型癥狀,診斷為急性瘤胃臌氣。
以消脹、止酵、瀉下為治療原則。采用左側肷部瘤胃放氣,制止瘤胃繼續(xù)產氣,輔以健胃、順氣、利尿、通便等方法治療。
3.1 穿刺在牛體左側肷部施行瘤胃穿刺術:術部剪毛消毒后,用套管針對準右前肢肘部刺入10 cm,拔針芯放氣,并在距離此針3~5 cm處同樣穿刺1針,拔針芯,并通過針芯注入新鮮兌制的石灰水1 500 mL(生石灰塊250 g溶于清水3 000 mL)。放氣3分鐘后停止1分鐘,觀察心跳呼吸無異常后,繼續(xù)放氣。術后20分鐘,該牛眼睛開始轉動,視覺恢復,然后翻身站立。
3.2 瀉下拔針1小時后,用硫酸鈉1 000 g溶于水5 000 mL,灌服。
3.3 中藥配合使用中藥:檳榔70 g,枳殼100 g,青皮65 g,木香60 g,木通150 g,萊菔子180 g,桔梗70 g,小茴香60 g,臺烏100 g,厚樸80 g,藿香80 g,香附70g,加水2 500 mL煎后至1 000 mL左右,取750 mL加大蒜(搗爛)200 g,灌服,每日1劑,連服3天。
3.4護理每日上午灌服中藥1劑,連服3天。給予充足清潔飲水,上、下午各喂適量青草與精料,并逐日增加至正常量。第4天牦牛康復。
4.1 此次牦牛發(fā)生瘤胃臌氣與牛采食了數(shù)量較多的易產生氣體的豆科三葉草有關,飼喂中建議把好飼料質量關,禁止飼喂發(fā)霉、變質、腐敗飼料,嚴格控制飼喂易產生多量氣體的牧草數(shù)量。
4.2 急性瘤胃臌氣應及時發(fā)現(xiàn),迅速實施瘤胃穿刺排出氣體,注入止酵劑制止瘤胃內容物繼續(xù)發(fā)酵,補堿緩解酸中毒,輔以中藥健胃順氣、利尿通便等綜合措施,治療效果良好。
4.3 對急性瘤胃臌氣要及時搶救,搶救時瘤胃放氣要均勻,避免放氣過快而發(fā)生腦貧血及休克。采取2根針瘤胃穿刺,對排氣較為有利,一是分解壓力,放出的氣體中飼料殘渣少,不易堵塞針孔;二是排氣較為徹底。臌氣消除后,立即經套管針向胃內注入新鮮兌制的溫石灰水以緩解酸中毒。
S858.23
B
1007-1474(2016)03-0048-01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