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誠
酷暑七月,帶著考察旅游工作的命題,從隴南、川北沿318國道一路駕車西行,向著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圣潔之地拉薩行進。雖行程匆促,卻留下了非常難忘和美好的記憶。
一
傳說中的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此次之行算是真正領教了。雖說以前去九寨溝有過坎坷行程,但與川北至拉薩兩千多公里的蜿蜒道路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了。沿川藏線行走最大的感受,就是沿途風景千變?nèi)f化,多姿多彩,行走其中可以體驗“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妙感覺。
國道318它所穿越的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地區(qū),是世界上地形最復雜、最獨特和最險峻的高山峽谷地區(qū),在這兩千多公里的崎嶇道路中,要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兩座,4000米以上的大山十幾座,沿途經(jīng)歷的大渡河、金沙江、怒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大江大河洶涌澎湃,連綿不斷的雪山、高山湖泊、美麗的大草原、原始森林、古老原始的村莊等。這一切都像披著神秘面紗的少女,令人心曠神怡和高不可及。
行走在川藏線上,由于穿越的線路大部分地區(qū)為原始狀態(tài),除公路附近以外很少有人類活動的足跡。這里的天氣更是變幻莫測,晝夜溫差可達十幾度,極強的紫外線照耀在皮膚上熱辣辣地痛,高原反應尤其難忍,時而頭暈,時而氣短,時而胸悶,對穿行的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體能和心態(tài)的大考驗,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大挑戰(zhàn),更是自然知識和歷史知識儲備的大檢閱。
長途跋涉雖說美景盡收,顛簸中不免疲勞困頓,隨行朋友金旺時不時曝出幾個笑料,什么“而已湯”、“他叔叔”、“表兄妹” 等民間故事,經(jīng)他幽默風趣地表述和詭異的面部表演,逗得人們前仰后合垂淚欲滴,跋涉疲勞頓消。
在這條路上穿行還有一道亮麗的風景,那便是穿流不息的車流。有數(shù)不清的掛著來自全國各地牌照的汽車,大客車、大貨車、高擋越野車、家用小驕車。時而急速時而匍匐,時而通暢時而擁塞。同時還有一道更加亮麗的風景,那便是騎車一族。他們騎著自行車載著簡單的行囊,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像一顆顆微塵般,艱難而又強悍地行走在復雜多變的青藏高原邊緣,與烈日、狂風、驟雨、疲憊、高原反應以及狂野的大汽車抗衡,他們中有兩鬢花白的老人,有風華正茂的青年學子,他們的頑強精神和堅強意志實在令人動容和敬佩。雖說身體在地獄,心靈卻在天堂。
二
人們?nèi)ノ鞑馗嗟睦碛?,莫過于仰望雪山凈化心靈了。
在青藏高原有許多雄偉的山脈綿延聳立著,有知名的和無數(shù)不知名的。知名的高地北有唐古拉山,東有橫斷山,西北有昆侖山,南有喜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橫亙于高原。此次穿行的318國道和返途的109國道,經(jīng)過了橫斷山、唐古拉山和昆侖山,這些巨大的山系海拔大多在六、七千米左右,腳下的地平線已遙遙高出海平面幾千米。在這號稱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到處高峰兀立,雪光流瀉,山舞銀蛇,原馳蠟像。
在西藏,雪山往往被藏族同胞認為是神圣居住的地方,賦予了某種靈性而成為神山。藏民對山的崇拜尤為癡迷,常常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在山頂和高山埡口,經(jīng)常會看到用石頭和土坯壘起的瑪尼堆,四周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經(jīng)幡,這些經(jīng)幡隨風飄動,發(fā)出急促而噼啪的響聲,不由令人頓生莊重和敬畏。
藏域雪山,是雪域自然的大美和真愛,是天和地的自然融合,它啟迪人們懂得了純樸、深邃、博大、豁達、坦蕩和無畏,相信屹立于此的人們,心靈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洗禮和震撼,得到陶冶和凈化。佇立于雪域高原,停頓在高山埡口,遙望海洋般湛藍的天空與潔白的云海,草原上艷麗的格?;ê湍劬G的青草,奔馳而雄壯的牦牛與潔白溫馴的羊群,滿收眼底的一切,頓使人們忘卻了所有的煩惱、功利和自我,難怪著名歌手李娜西藏之行后削發(fā)為尼了。當然我是個馬克思主義者,雖說崇拜但卻不喜不悲。
三
在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和鞍馬勞頓之后,終于到達拉薩。
拉薩城市不太大,但整潔干凈。著名的建筑當數(shù)布達拉宮和大、小昭寺了。據(jù)資料記載,“布達拉”意為梵語“普陀”音譯,原指觀世音菩薩居住之島。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朝第32代贊普松贊干布時期,是為了迎接文成公主修建的行宮,當時稱為“紅山宮”。在歷經(jīng)動蕩、戰(zhàn)亂和吐蕃王朝沒落之后,到了公元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重在紅山宮舊址上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布達拉宮”,從此這里便成為西藏政治和宗教中心,成為藏族同胞心中的圣地。
我們此次行程較緊,在拉薩逗留的時間僅有一天。由于夏季是來西藏旅行的旺季,游布達拉宮可謂一票難求。布達拉宮是世界級文化遺產(chǎn),為保護和安全的目的,每天的游客都是限量的,雖然與“黃牛黨”人進行了接觸,但高價票只能安排到隔日,這不能不說是十二分遺憾了。我只好在布達拉宮廣場留下幾張照片,籍以到此一游。所幸的是在參觀拉薩市規(guī)劃建設館中,投影電視在巡回播放一部“布達拉宮”的專題片,彌補了未進入其中的缺憾。
大昭寺是拉薩純宗教場所,背負簡單行囊一路瞌著長頭的信徒,這里便是他們必須朝拜和靈魂安放的地方,他們對宗教的信仰是刻骨銘心和至死不喻的。這就不難理解,在這個世界上在某些國度,人們?yōu)榱诵叛霾幌Оl(fā)動戰(zhàn)爭甚至不惜身家性命流血犧牲。但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和平與發(fā)展是永恒的主題。
再見,西藏;再見,拉薩;再見,圣潔的雪山。
祝全天下的人們幸福安康,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