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孝貴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淺談網絡文學IP影視運營——以兩版《鬼吹燈》電影為例
余孝貴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今年來,網絡文學IP的價值得到多個行業(yè)的認可和追捧,網絡文學IP的授權價格也不斷攀升,各大資本追逐IP的戰(zhàn)爭正硝煙彌漫。本文以兩版《鬼吹燈》電影為例,對網絡文學IP影視運營的現狀進行探討,并提出網絡文學IP影視運營的制勝關鍵——“內容為王”。
網絡文學;IP;運營;內容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根據統(tǒng)計數據,上半年的總票房近203億元,其中有39部電影票房過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47.5%。在這快速增長中,熱門IP(知識產權)功不可沒。
IP 是英語“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直譯為“知識產權”。從表現形式來看,IP 可存在于音樂、戲劇、電影、電視、動漫、游戲等多種文化產品。對文化產品而言,IP 是一個“文化品牌”。一旦擁有 IP,就等于擁有一批固定的粉絲;擁有一個知名度高的 IP,則意味著粉絲效應可放大,可幫助文化產品快速占領市場。借助 IP,文化產品還可順利向下游衍生品、其他形式娛樂產品進行延伸,將IP價值最大化利用。
近年來,在《指環(huán)王》《復仇者聯盟》等歐美 IP 電影席卷全球電影市場的時候,在經歷了對國產古裝大片的審美疲勞之后,人們驚喜地看到《失戀33 天》《小時代》《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左耳》等改編自中國流行文化的 IP 電影也出現在了年度票房榜上,而應粉絲期待而誕生的電影,也為電影項目的設立打開了新的思路。
從2013年IP熱萌芽,到2014年IP電影集中爆發(fā),再到今年,互聯網巨頭紛紛介入。影視圈里談項目已不再說“拍戲”,而是張口閉口“IP開發(fā)”??梢哉f中國影視業(yè)正經歷著一股IP熱潮。
IP一熱,以《鬼吹燈》為中心的戰(zhàn)場也硝煙四起。作為一個有著巨大粉絲群的IP,改編自《鬼吹燈》前四本的陸川版電影《九層妖塔》,和改編自后四本的烏爾善版電影《尋龍訣》。兩部影片都于2015年下半年上映,票房方面,《九層妖塔》最終票房7億,《尋龍訣》上映不到8天,票房已突破10億大關,最終票房達到16.82億;口碑方面,《九層妖塔》豆瓣評分僅為4.2分,《尋龍訣》豆瓣評分7.6分;兩部電影,同一個IP,可以說都是大導演執(zhí)導,大明星演繹,大制作,二者卻呈現出兩極的口碑差異和票房差異,原因值得探究。這是一個互聯網、金融資本迅速涌入電影行業(yè)的年代。而資本對優(yōu)質IP的趨之若鶩,還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將這些IP轉化為電影。一個優(yōu)質的IP就一定意味著好的口碑和收益嗎?
《鬼吹燈》首先流行于網絡,在近幾年的暢銷書榜中,頻頻位于前列??梢源_定的是,這部小說本身就具備大量的讀者,即具有“粉絲經濟”的基礎。“粉絲經濟”這個詞時下非常流行,但相比于郭敬明的《小時代》,《鬼吹燈》略有不同,郭敬明粉絲基礎是“腦殘粉”居多,而《鬼吹燈》的基礎是“發(fā)燒友”。二者有很大差異:發(fā)燒友鐘情的是對知識邏輯的研究和感同身受,具備客觀,冷靜的特質。這一類人群不會為某一個人買單,一定是對內容本身存有執(zhí)著的偏好。
《鬼吹燈》即便具備擁有發(fā)燒友基礎,但并不能代表《鬼吹燈》系列拍出的電影一定是暢銷品。發(fā)燒友需要的是什么?是對事實的客觀尊重,是對內容的極致體驗。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九層妖塔》票房不高,陸川雖然是一個鬼才,但在電影的改編上對原著進行大幅度的改動,沒有抓住發(fā)燒友們的心,獲取不了發(fā)燒友的心,就做不成一部高票房好口碑的電影。
烏爾善在拍攝影片中做對了兩件事。第一,讓電影《尋龍訣》盡量符合原著。這就得到了發(fā)燒友們的支持,因為這些發(fā)燒友屬于不同年齡層,職業(yè)也不同,由于人群分散,他們的好評幾乎可以影響到社會上的各個階層。第二,制作團隊最大極限的發(fā)揮了3D的特效,使觀眾得到了極致的體驗。發(fā)燒友的擁護吸引了他們周圍的普通觀眾,觀影過后的大眾群體又形成了極致口碑進行再次擴散,形成了龐大的勢能,最終,一流的技術加上優(yōu)質的傳播,所以《尋龍訣》迎來了商業(yè)類型片的一個新的高點。
IP之火,無外乎它的超高人氣。IP的價值被看重,除了代表著更保本的票房收入,它還在吸收和依賴“IP”所積累的讀者群、粉絲群構成的基本市場。IP之于影視業(yè)好似一場革命,這是互聯網時代賦予傳統(tǒng)影視業(yè)的挑戰(zhàn)。
網絡文學為電影產業(yè)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創(chuàng)作資源。它跟電影同屬流行文化,共同的欣賞主體是年輕人,能夠互相彌補、提升。與傳統(tǒng)文學作品改編不同,“網絡文學電影”可能為電影產業(yè)帶來五大變化:一是巨大的觀眾市場。網絡文學的閱讀人群與當代電影觀眾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收入水平等高度契合,主流消費群體十分接近,有望衍生出一個千萬級的消費市場。二是類型化的消費熱點。網絡文學特有的類型化產品定位特點,將有助于進一步強化類型化電影的創(chuàng)作生產,為電影的細分市場贏得穩(wěn)定的鐵桿觀眾和創(chuàng)作團隊。三是高參與性的觀影體驗。網絡文學電影吸引觀眾的不僅僅是電影本身,還因為傾注了很多觀眾的意愿。四是龐大的衍生產品鏈條。優(yōu)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受到讀者熱捧的同時,豐富的衍生品市場開發(fā)往往也能取得不俗業(yè)績,為網絡文學電影IP開發(fā)應用起到助推作用,可以改變電影產業(yè)收入過渡依賴票房的局面。五是嶄新的營銷轉播體系??梢詮浹a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電影產品營銷的短板。
在影視領域,網絡文學IP主要包括文學作品本身和IP運營兩部分,一個好的IP不僅需要文學作品自身的高價值,還需要對讀者構成吸引力。在上文對兩版《鬼吹燈》電影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一個優(yōu)質的IP到被改編成電影產品的路很遠,在IP運營上主要著重點是基于原著內容的好的改編,以內容為依托,再加上觀眾之間積累起來的良好口碑,一個IP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價值,實現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
[1]張獵.粉絲力量大[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王傳珍.互巧網時代的IP經濟[J].互聯網經濟,2015(12)
余孝貴(1993—),女,土家族,湖北省利川人,碩士研究生在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專業(yè):企業(yè)管理,研究方向: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