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魯寧
廣西大學商學院
關于財務報表分析的探討
孫魯寧
廣西大學商學院
財務報表分析是為了了解企業(yè)的過去、分析評價現在狀況、預測企業(yè)未來發(fā)展,幫助管理層作出決策,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采用專門方法,分析企業(yè)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一種方法。本文以分析目標和方法為起點,指出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財務報表分析提供幫助。
財務報表分析;局限性;改進方法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具體目標
1.了解企業(yè)常規(guī)性的基本信息
(1)企業(yè)的短期償債能力,用來衡量企業(yè)短期債務的償還能力及其風險,顯示企業(yè)對未來短期財務的負擔能力。
(2)資產經營效率,也稱周轉能力,反映企業(yè)利用經濟資源的有效性,即對各類資產進行管理的效率的高低。
(3)收益能力,反映企業(yè)的獲利水平、獲利能力及綜合管理效率,用以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可以分為以銷售為基礎的獲利能力和以總資產或凈資產為基礎的獲利能力。
(4)資本結構或企業(yè)的長期償債能力,反映企業(yè)長期償債能力和穩(wěn)定性,以衡量企業(yè)對長期資金提供者的保障程度,同時也顯示企業(yè)的資本結構及其合理性。
2.資產管理效率分析
(1)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一般對其采用賬齡分析法,評估壞賬損失的核算是否合理,壞賬和呆賬還要單獨分析成因。
(2)存貨周轉率分析。應當將存貨周轉率這一指標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要分析出影響該指標的個別因素單獨分析,才能找出影響該指標的最根本原因。
(3)投資報酬率分析。對投資報酬率進行分析主要是從投資的期限和回收期兩方面進行分析,以此才能判斷企業(yè)是否進行了非效率投資,是否投資了風險過大的項目。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1.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可以了解企業(yè)經濟活動的變動情況和變動趨勢,也可以與國內外同行業(yè)進行比較分析。
2.比率分析法。該方法是報表分析中最常見的一種方法。
3.趨勢分析法。該方法是將不同會計期間相同的財務指標數據進行對比,以分析變動趨勢,以此分析企業(yè)經營狀況。
4.項目分析法。可分為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和現金流量表分析。
1.財務報表本身局限性。從財務報表的產生來看,就是在一系列會計原則的束縛下產生的。
2.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財務報表列示的只是企業(yè)粉飾過的財務狀況,還有許多無法在其中體現出來的企業(yè)資源。
3.財務報表分析者的局限性。由于財務分析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經濟管理學科,因此對于分析者的要求也比較高。不同財務分析員的能力不同,對財務報表的理解角度也不同,所以分析的結果也存在差異。
4.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局限性
財務報表分析并不存在一個統(tǒng)一標準,企業(yè)對于自身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觀性也比較強。許多企業(yè)都會對其自身財務報表進行粉飾以期迷惑外部投資者和信息使用者。所以,在財務分析過程中不能完全依賴短期償債能力指標、長期償債能力指標、資金營運能力指標和盈利能力指標的分析。
(一)財務指標分析的完善
為了使外部投資者和信息使用者易于理解和分析,財務報告應該充分揭示所有對外部投資者和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信息。所以應當結合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態(tài)勢和會計準則的要求下,盡可能的擴大信息披露的內容。主要包括市場份額、產品質量和服務指標、人力資源、無形資產等內容。我國目前的財務報告還處于以財務報表為主要披露內容的初級階段,而發(fā)達國家的財務報表附注的篇幅要遠多余財務報表本身的篇幅,因此我們要逐漸增加財務報表附注,這更能全面有效的體現會計信息。
(二)提高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
雖然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無論采用哪種分析方法,要想得出正確的結論都需要綜合素質過硬的財務分析人員。因此,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對指標的解讀能力等綜合素質對于正確分析財務報表,減少財務報表分析出現的問題是極其重要的。
(三)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公司內部控制環(huán)境
如果公司的治理結構不合理,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就容易產生漏洞,發(fā)生財務舞弊行為。避免產生以上狀況,首先應改善公司股本結構,其次要引入獨立董事制度,獨立董事處于中間立場,既能作出獨立判斷又能監(jiān)督企業(yè),再次要提高監(jiān)事會的權威性,這樣才能保證公司的良好運轉和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四)健全法制建設,加大執(zhí)法力度
財務信息披露不規(guī)范的根源在于公司經理,有關管理部門應加大執(zhí)法力度,追究公司領導人的責任,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信息披露不真實的問題,使會計信息恢復真實的面目。
(五)加強公司的內部審計,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會計制度
公司還應健全自己的會計制度,還需要公司內部審計去約束公司經營管理者出于私利干預公司正常會計信息的披露,以提供客觀規(guī)范的公司財務信息。為了讓公司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吸引外部投資者和信息使用者的關注,就要加強內部審計,為社會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以維護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
[1]戴欣苗.財務報表分析(技巧.策略)[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312.
[2]陳少華.財務報表分析方法[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302.
[3]周玉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綜合案例[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