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剛
(黑龍江工程學院公共體育教研部,黑龍江哈爾濱150050)
?
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的研究
吳志剛
(黑龍江工程學院公共體育教研部,黑龍江哈爾濱150050)
摘 要: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在學生體育理論學習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闡述了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對于大學體育教育的意義,介紹了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研究的理論背景,分析了當前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就如何優(yōu)化和重構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優(yōu)化重構策略
高等學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體育人才的地方,其體育教學應當體現(xiàn)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在注重體育實踐教學、學生體育技能與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還應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理論素養(yǎng),因此我國許多高等學校越來越重視體育理論教學的實施??己伺c評價系統(tǒng)在大學體育理論教學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建構一個科學的考核與評價體系對于體育理論教學來說十分關鍵。
大學體育理論教學能夠為高等學校學生尤其是體育專業(yè)的學生提供掌握更多體育理論知識的機會,理解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的體育鍛煉和體育競技中是促使學生日后成為社會體育參與骨干的前提條件,對推動全民健身運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大學教育不僅是專業(yè)教育,同時也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素質教育,長期以來,體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高等教育工作同樣重要。首先,體育教學是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體育理論教學是大學體育教學的一部分,因此,大學體育理論教學是高等學校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內容。此外,大學體育理論教學還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以“終身體育”為指導,大學體育理論教學十分重視學生素質教育的提高,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的熱情,滿足其學習要求,提高其體育鍛煉水平??梢?,大學體育理論對學生成長來說十分關鍵。
在大學體育理論教學體系中,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是整體教學體系的發(fā)動機,對大學體育理論教學有不可替代的引導和調整功能。首先,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方向。一方面,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是建立在教學目標基礎之上的,它體現(xiàn)著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要求;另一方面,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的最為直接的關注者是學生。學生為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往往會根據(jù)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的形式和要求展開自己的學習,例如試卷考試的考核與評價方式會使學生加強對體育理論知識的背誦。因此,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是連接體育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的橋梁,能夠使教學目標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之中,也能使學生不斷地趨近教學目標,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可見,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是大學體育理論教學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紐帶。其次,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也是大學體育理論教學體系中的潤滑劑,具有反饋和激勵的功能。在體育理論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學習效果不佳的狀況難免出現(xiàn),為提高學習質量,達到學習目標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應得到及時的學習成果反饋,并按照這些反饋對自身學習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改進。無疑,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學習過程中的反饋,能夠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調整與改進提供標準和方向。因此,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是大學體育理論教學的一部分,沒有該體系的參與,教學便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2.1行為主義理論
行為主義又名“刺激—反應”學習論,其代表性研究者是斯金納。按照行為主義的觀點,學習過程是學習者對刺激情境的一種反應,通過學習所掌握的行為是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結。要將學習對象以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起來,從而對學習者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使其最終掌握知識。行為主義理論對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的研究有很大的啟示價值,它是考核與評價中的反饋與激勵功能的基礎。
2.2實證主義理論
實證原本屬于自然科學的研究方式,注重觀察與實驗,看中知識的實證性和準確性。實證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培根,他強調運用實證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問題。而成功把實證主義引入到教育領域的是斯賓塞,美國學者桑代克則倡導學習能力的客觀測定,在他的領導下,實驗教育運動展開,倡導將科學方法實踐于教育研究之中,注重對有關學習者的資料進行定量化的精確處理。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標準化學力理論是我國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的理論基礎,把考核與評價視為目的,將其結果視為評定學生成績優(yōu)劣的標準,注重考核與評價的選拔和甄別功能,然而,這種考核與評價方式不利于長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3整體教育
上世紀九十年代,對整體教育理論的研究和實踐在西方學者中展開,隨之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整體教育”思潮。以永恒主義哲學為基礎,整體主義認為世界是和諧的關聯(lián)性存在,任何事物都以某種方式與其他事物相關聯(lián)。作為教育思潮,整體教育倡導“人文關懷”,強調“以人為本”,以人文、科技、創(chuàng)造的有機統(tǒng)一為目標。整體教育承認教育的非線性和復雜性,鼓勵發(fā)揚人性優(yōu)先的原則,主張培養(yǎng)受教育者與生俱來的成長的可能性應是教育的本質目的。在考核與評價方面,整體教育認為,應尊重每個學習者,他們都是擁有各自的獨特價值,是有個性的存在,因而統(tǒng)一的考試制度和成績考核并不可取。相反,考核與評價本質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反饋,分數(shù)考核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無益,它會抹殺了學生的個性。
考核與評價的目的不只是考察學生對大學體育理論的學習效果,其目的還在于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并激發(fā)學習興趣,因此,大學體育理論的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應當具有多樣性、靈活性,能夠發(fā)揮其應有的對于學習的促進作用。然而,長期以來,無論是在我國中小學教育還是在高等教育中,應試始終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甚至是絕對比例,考試已經成為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的慣有模式,盡管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展開之中,但以考試為主要形式的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依然大行其道,它能給教育教學者以輕車熟路的便捷感,大學體育理論課程的考核與評價也不例外,考核與評價方法不多樣、不靈活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
就我國高等學校大學體育理論的教學實際而言,大多數(shù)高等學校在此方面開設的課時較少甚至嚴重不足,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給教師和學生雙方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一方面,體育教師為完成體育理論教學的任務,將固定的教學內容擠壓,造成了課堂教學知識密度的增大,教學內容死板、枯燥,沒有吸引力,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這直接造成了學生學習對象質量的下滑,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受到限制,無法了解更多的體育理論知識,而且對教師講授的體育理論知識只是一知半解,不能夠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上述兩種事實加劇了大學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的不合理性:首先,就體育理論考試的試題而言,試卷題目通常會十分死板,不能給答題者以較大的發(fā)揮空間,不能有效檢驗答題者的實際體育理論知識與能力;其次,為應付考試、獲得高分,很多學生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迎接考試,且往往在考前幾天內對考試內容進行突擊背誦,這導致了學生在考試完畢之后,將記憶的內容拋之腦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遺忘的效果,學生會對自己學過的體育理論知識一無所知。因此,以考試為主的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對于考察和檢驗學生學習情況不能產生實際的效果,也無法從根本上使學生意識到學習大學體育理論的重要性。因此,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的改革與重構勢在必行,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者應充分結合大學體育理論教學的特征以及本校的實際教學情況,建構科學而合理的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
4.1綜合運用形成性考核、診斷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
首先,按照過程考核理論的要求,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尤其對某一章的學習結束后,應進行及時的形成性考核,檢驗學生對剛剛學過的知識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對有待進一步理解的內容作再次的講解。值得注意的是,形成性考核不以分數(shù)的形式做量化評分,其目的僅僅是讓教師和學生了解是否已經按要求完成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通過這種考核方式,可以對學生已經學到的內容有所認識和評析,這有利于對下一步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形成性考核還有一個作用,即反饋評價,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有個相應的評價,并以此為基礎,對自己的大學體育理論學習進行持續(xù)的改進和提高。
其次,在大學體育理論教學中,教師形成性考核與診斷性考核的有效結合?!毒V要》要求,在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的過程中,應將對學習過程及效果的考核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大學體育理論的學習考核中,應注重將診斷考核與形成性考核充分配合起來加以實施。具體來說,首先對學生的體育理論學習實施診斷性考核,其最大作用是能夠準確找到學生的學習難點所在,將這些困難進行分類整理,以制定下一步教學計劃,給予學生相應的輔導。
最后,在大學體育理論教學完成后,要組織一次終結性考核,它是對一段時期里學生在大學體育理論上的收獲的集中檢驗。如果說診斷性考核與形成性考核是對學生體育理論學習的微觀評價的話,那么終結性考核就是對其最終的、整體性、宏觀評價,三者是相輔相成的,能夠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性的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
4.2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
考核與評價并非僅限于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之間,同學、家長等角色也可以參與進來,而其不同之處在于由誰來收集信息。無論是自我考核還是他人考核,都應被融入到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等考核過程之中。所謂自我考核,即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考核,究其本質來說,是學生對自身學習意識和學習行為的反思和調整,是其進行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分析,以最終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自我考核有一個規(guī)范而嚴謹?shù)倪^程,具體來說,包括下面幾個階段,它們以螺旋形的結構開展:一是確定自我考核目標;二是制定自我考核計劃;三是收集并整理自我考核所需要的信息;四是根據(jù)考核結果進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實現(xiàn)學習上的自我矯正。
與傳統(tǒng)的來自教師的統(tǒng)一體育理論考核評價方式不同,如今,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評價更為注重來自學生自身的自我考核,在這種考核評價方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提供自我考核的目標、標準、工具和方法等,從而為學生的自我考核做出多個方面的有效引導。在大學體育理論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反復實踐“學生學習的表現(xiàn)—反饋—修改”的考核評價思路,除了統(tǒng)一的他人考核外評價外,應鼓勵學生對自己進行自我考核與評價,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
4.3轉變考核與評價目標
大學體育理論的考核和評價體系重構應以考核和評價目標為中心來展開,而非以考核和評價過程中的技術性或工具性因素為中心。那么,大學體育理論學習考核和評價的目標是什么呢?就傳統(tǒng)的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評價而言,其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掌握水平的甄別或選拔,以分數(shù)等評定結果為依據(jù),獎勵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無疑,這種考核和評價方式很難準確地檢驗出學生的真實體育理論水平,分數(shù)并不等于能力,能力也并非一定能夠轉換為分數(shù)。因此,應重新理解大學體育理論考核和評價的目標,回歸本質與初衷。首先,通過有效的引導,教會并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考核與評價,不斷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體育理論的熱情;第二,要提高對考核與評價的反饋性作用的重視,以考核和評價為契機,明確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教學水平的提高做好準備。總之,大學體育理論考核和評價的目的并非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審查,而是為了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能夠幫助學生繼續(xù)進步。換言之,為學生成長與發(fā)展服務是考核和評價的主要目標,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應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
體育理論教學是大學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則在體育理論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反饋和激勵作用。當前,體育理論的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存在著很多問題,要改變固有的以選拔、甄別為主要目標的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豐富考核、評價的形式和方式,優(yōu)化考核、評價結構,以多種方法重構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以促進學生對于體育理論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張秀華,對增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論大學體育課程體系與評價體系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4):511-513.
[2] 蔣先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體育“三自主”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3(5):23-27.
[3] 魏曉磊,李杰凱.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yè)籃球專修學生裁判能力構成因素及其評價模型的構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29(1):103-106.
[4] 張冬梅.加強高校體育基本理論課程教學的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15,4(10):78-79.
[5] 詹曉東,李元.對大學體育課程理論教學現(xiàn)狀的審視與思考[J].青春歲月,2012,7(8):55-56.
[6] 張秀華,對增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論大學體育課程體系與評價體系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4):63-65.
[7] 聶東風,王家彬.健康教育思想指導下高校體育理論教學的研究[J].體育科研,2015,2(28):84-86.
[責任編輯:路曉鴿]
Research 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WU Zhiga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50,China)
Abstract: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s play a vital role in student learning on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ystems,and proposes how to optimize and reconstruct this system.
Key words: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optimization reconstruction policy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679(2016)02-0072-03
收稿日期:2015-12-30
基金項目:2013年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2532322)
作者簡介:吳志剛(1964-),男,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