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來說,只有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重視和愛,才能學會重視并愛惜自己,只有重視和愛惜自己的孩子,才有足夠的自信,而自信,正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條件。
有一個暑假,我?guī)畠撼鋈ヂ糜?,在外地玩了兩個星期,回家的那天,先生打電話給我們,他有事接不了我們娘兒倆,讓我們自己回家。
我和女兒打開門,看到一進門的地板上整整齊齊地擺著一六一小兩雙拖鞋,我們脫鞋抬腳就可以穿上,兩雙拖鞋前面,靠墻的白板上畫著一個大大的笑臉,旁邊寫著幾千大字:“歡迎寶貝們回家!”
女兒看見爸爸擺的鞋子和畫的畫,哈哈大笑,說:“爸爸太好玩了!
”
我剛感動得差點掉了掉眼淚……
每個家庭里都有自己愛的語言,先生的這個歡迎儀式,在我看來就是最好的愛的語言,他雖然沒有吋間去火車站接我們回家,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歡迎儀式,多年過去了,我和我女兒談起那次的場號,女兒還記得非常清楚,我想那應(yīng)該已經(jīng)刻在她記憶的深處了,因為那是爸爸一份特別的愛。
要營造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爸爸媽媽除了每天提供給孩子足夠吃、穿、用的東西之外,有時候確實需要一點小小的創(chuàng)新,給平淡的生活加點作料。
女兒小的時候,我們初到北京打拼,為了能在北京站住腳,先生的工作非常忙碌,生活壓力也很大。但是無論多忙,他總會想方設(shè)法抽出時間陪伴女兒。這讓我覺得,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先生是和我并肩作戰(zhàn)的,這也讓許多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孤軍奮戰(zhàn)的媽媽們非常羨慕。
先生的小小創(chuàng)意非常多。如果他哪一天比女兒先回了家,聽到女兒上樓的腳步聲,他會躲在門后,女兒進門后,看到爸爸的鞋在門口,卻滿屋子找不到他。他卻突然冒出來從后面一下子抱起女兒,嚇女兒一跳,每當這個時候,女兒便會責怪爸爸,爸爸則“假惺惺”的道歉,讓閨女用各種辦法懲罰他,他剛趁機可以和閨女在一起玩一會兒。有時候,女兒一進門看到爸爸的鞋,便會大聲喊:“爸爸,你出來,我不會再上當了!”然而爸爸這次卻藏在了陽臺上堅決不肯露面。有的時候,女兒故意不去找爸爸,讓爸爸等啊等的……
無論用什么樣的方式逗女兒玩,先生傳達的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愛女兒,而且做各種各樣的努力,讓女兒體驗到爸爸的愛。
其實,孩子們更希望和爸爸一起玩耍,因為爸爸比起媽媽來更加豪放,而且也能放開了和孩子一起打鬧。經(jīng)常和爸爸在一起的孩子更加自由奔放,性格相對也開朗一些。女兒小時候特別愿意讓爸爸陪她,和爸爸的關(guān)系非常好。如果爸爸出差幾天不在家.她便會說:“我好想爸爸呀?!?/p>
那應(yīng)該是女兒二年級的春天,我們一家三口去王淵潭公園放風箏,放了沒多會兒,風箏就掛到了一顆很高的刺槐樹上,怎么也扯不下來,眼看著剛剛買的還沒有怎么放的風箏掛在了樹上,女兒差點哭了出來。只見先生二話沒說,三下五除二就爬到了樹上,不僅把女兒的風箏摘了下來,還把掛在樹上面的別人舍棄的風箏也摘了下來送給女兒。女兒站在樹下,仰著小臉激動地大聲叫道:“爸爸,你好厲害啊,我真為你感到自豪!”
春天的王淵潭游人很多,大家看著樹上靈巧的爸爸和樹下驕傲的女兒,都會心地笑了。沒有一個人指責先生在公園里擅自爬樹,我想大家是被一個爸爸對女兒的愛感動了吧!
毋庸置疑,那些成天忙于工作而沒時間和孩子玩耍的爸爸,也一定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如果我們不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相處,孩子便感受不到爸爸的愛。感受不到爸爸的愛,如何跟爸爸搞好關(guān)系呢了這也是許多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跟爸爸隔閡很深的原因之一。
我家曾發(fā)生的一件事,足以說明孩子多么想要爸爸的陪伴。
女兒五年級的秋天,班里組織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到郊區(qū)采摘。起初,女兒問先生能不能參加,先生爽快的答應(yīng)了,女兒非常高興。后來,先生臨時有事,跟女兒說他可能去不了了。女兒聽到爸爸說不能陪她去采摘的時候,傷心地哭了起來。第二天,她在我們家的“留言板”上寫了這樣一段話:
我剛聽到你說不去了,我實在忍不住哭了出來,我拉著你的手,喊著不讓你去干別的事,讓你一定要和我一起去玩。那是因為我有一種感覺,就是以后你跟我一起玩的機會越來越少的。爸爸,你好好考慮考慮,去還是不去?
在這段話的后面,女兒畫了一個哭臉和一個笑臉,并在哭臉的前面寫著“請別讓我”,而在笑臉的前面寫著“請讓我”。意思就是:請別讓我哭,請讓我笑!
先生看到這段話,被女兒的祈求深深感染,他當即決定,無論如何也要陪女兒去采摘。他在女兒的“帖子”后面回復:
親愛的寶貝:
真沒想到你這么希望爸爸陪你去玩!這世界上還有什么比我寶閃更重要了爸爸去?。?!什么也不管了,只要我女兒高興!先生真的把周末的活動推掉了,和我一起陪女兒參加了他們班里的采摘活動。那一天,無論是挖白薯還是摘鴨梨,女兒都干得非常起勁,因為無論做什么,在他后面都有爸爸媽媽的支持,看得出來,她非常高興。
從那以后,先生節(jié)假日能不安排外面的應(yīng)酬就堅決不安排,而把時間留給女兒。有幾次他不惜放下工作陪我和女兒出去旅游,以滿足女兒的需要。
正如先生說的,家長肯花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傳達給孩子的信息就是:“在我眼里,你是最重要的!”、“爸爸是非常愛你的!”對孩子來說,只有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重視和愛,才能學會充實并愛惜自己。只有重視和愛惜自己的孩子,才有足夠的自信。而自信,正式一個人成功的前提條件。
爸爸媽媽的工作永遠都做不完,而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孩子對爸爸媽媽的依戀也就那么幾年的時間。事實上,女兒到六年級的時候,就不太喜歡跟爸爸媽媽一起玩了,而是更愿意找同學或獨自一個人在家待著。這時,回想先生當年無論多忙都盡量抽時間和女兒一起活動,真的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后來,包括在叛逆、敏感的青春期,女兒都一直能和爸爸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我想跟她小時候先生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美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麥道衛(wèi)先生說:“愛的自由城堡是由“時間”構(gòu)筑而成的。”爸爸們,請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畢竟孩子的成長不等人,莫等孩子長大了空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