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略商
拳王輸給帕金森
文|崔略商
今年6月3日,前世界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因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去世。在此之前,他已經與帕金森病搏斗了32年,有人稱這是拳王阿里一生中最偉大的一場搏斗。
由于帕金森病至今沒有治愈的辦法,所以拳王阿里面臨的這場搏斗注定會失敗。但就是這場必敗的搏斗,大大地加深了世人對這位拳王的敬仰。
阿里曾經在一次電視采訪中坦言,由于疾病的影響,他很早就出現了流口水、手抖、動作緩慢的癥狀,所以很害怕在公眾場合露面和發(fā)言。但是,當公益事業(yè)和體育事業(yè)需要他出場時,他卻并不畏懼以遲暮英雄的形象出現在世人眼前。
也許不少人還記得,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阿里已經控制不住雙手的顫抖,但他仍然將奧運火炬高高舉起,然后點燃圣火。阿里在全世界人面前展示了老運動員不屈的體育精神。
阿里曾經擔任過10年的聯合國和平大使,前往世界各地,去幫助和支持那些陷入戰(zhàn)亂沖突的孩子,促進國家和人民的和解。
在他去世前不久的今年4月,他還在亞利桑那州出席了一次慈善活動。
很多人認為,拳王阿里的帕金森病與他在拳擊比賽和訓練中受到的無數次頭部重擊有關。持這種觀點的人非常多,只不過有些人認為還只是懷疑,并不是定論;而有的人則認為這種關系很明確,比如,法新社的一篇報道援引巴黎利奧波德貝朗醫(yī)院的一位神經病學家凱爾曼在一本著作中的描述:“阿里在訓練課的最后,會放棄防守,請他的陪練擊打他的頭部,做抗擊打訓練。他目前的病情和那種練習是有關系的……”
但也有人否認這種關系。美國CNN的一篇報道引用阿里妻子的話,說醫(yī)生告訴她阿里的病不是因為頭部遭受重擊太多,而是由于遺傳問題。
之所以會有這些爭議,是因為帕金森病的根本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遺傳在帕金森病的發(fā)病中起一定作用,但并不絕對,環(huán)境因素也很重要。在可能的環(huán)境因素中,包括一些對神經系統(tǒng)有毒性的物質;另外,頭部外傷也是一種可能的影響因素。
除了拳王阿里以外,拳擊界患有帕金森病的還有前職業(yè)拳手、中國拳王鄒市明的教練弗萊迪·羅奇。
實際上,除了拳擊以外,還有許多體育項目,運動員的頭部也經常會遭到重擊,比如足球、橄欖球、冰球、柔道、馬術、滑雪等。只不過格斗類項目中頭部遭到的擊打顯而易見,而其他項目不那么明顯而已。
當然,我們不必因噎廢食。各種體育項目都有它的好處。美國梅奧診所給出的預防腦震蕩的建議中就包括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因為這可以提高身體機能,減少摔倒,或者在摔倒時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所以,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關鍵不是躲在家里不參加運動,而是在運動中保護好自己。另外,體育界也不應墨守成規(guī),而應該采取措施,減少運動員(包括職業(yè)和業(yè)余運動員)的受傷風險,以及受傷相關的慢性疾病風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