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在志(西充縣水務局,四川南充637200)
解析水庫灌溉工程施工技術及管理
楊在志(西充縣水務局,四川南充637200)
本次研究探討了水庫灌溉工程施工技術及管理方面的內容,文章首先簡單介紹了水庫灌溉工程對于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的重要作用,隨后從大壩施工和罐區(qū)工程施工兩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水庫灌溉工程主要施工技術。在之后,文章分析并指出了當前我國水庫灌溉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
水庫灌溉工程;技術;管理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農業(yè)大國,在中華文明漫長的發(fā)展史中,農耕文明占據(jù)了大半的篇幅。在數(shù)千年前,水庫灌溉工程就成了我國勞動人民日常生產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至今日,水庫灌溉工程也對我國國民經(jīng)濟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水庫灌溉工程施工技術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然而由于水庫灌溉工程本身特有的施工技術難點,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始終存在著很多問題。針對于此,想要提高水灌溉工程施工質量,就必須要研究水庫灌溉工程施工技術,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針對性解決對策。
下面從大壩施工和罐區(qū)工程施工兩個方面來詳細介紹水庫灌溉工程主要施工技術。
2.1 大壩施工
大壩施工的第一步是堆石體,在開挖時要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分層開挖,開挖時要先挖岸坡,后挖河床。堆石壓孔隙率要在30%以下,堆石壩體的相對密度要在0.7以下,設計容重為23kN/m3。一般堆石料大中小塊配比大約為6:3:1,并且堆石料都質地堅硬。自然厚度的碎石墊層顆粒直徑在2~4cm之間,泥含有量小于5%。禁止將墊層材料中的碎石墊層從壩的頂端向下傾倒,以免碎石精分離出細顆粒。
在進行壩體粘土斜墻施工時,要拆除原上游可拆除的塊石面,同時清理原壩坡表層已龜裂,松軟或潰爛的涂料,再將壩體粘土斜墻置換,用新鮮的夯實粘土回填凹進部位。多采用薄層輪加法進行回填,滲透系數(shù)大于1×10-5cm/s,壓實度不小于0.95。平均增加20車門在每層,接著通過打夯機進行夯實。
在進行壩面攤鋪時,必須要確保施工連續(xù)且均衡,對于一些面積很大的壩面,可以通過分區(qū)流水作業(yè)的方式來進行。一般來說,在填筑上游壩坡時往往是細料占粗料。在攤鋪過渡料和墊層料時往往都使用小型機械來進行攤鋪工作,通過振動方式碾壓接縫處。在填筑下游壩坡時,往往都是先制作碼砌石濾水棱體,再鋪填石料。在碾壓時,必須要切實考慮到石料含水量以及天氣狀況,可以適當在石料上灑水,從而避免壩體在后期出現(xiàn)沉降,同時也可以提升壓實效果。在進行面板澆筑時往往都會使用跳倉方式來進行,且常常在兩個工作面上流水作業(yè)[1]。
2.2 灌區(qū)工程施工
在進行隧洞施工時,首先要挖隧洞,開挖隧洞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全斷面光面爆破,把離心通風機和空壓機安排在隧洞進出口處,從而起到通風除塵和用風的作用。洞挖石方往往都是通過手風鉆鉆孔和人工炸藥爆破結合的方式進行開挖,襯砌隧洞時,倒退襯砌應該是由隧洞中部方向進出口推進,混凝土由洞外機拌和混凝土拌和,由汽車運輸進洞,將泵送入倉。在挖進水口時往往會使用薄層劈坡法,從上到下來進行挖掘。在處理石方時,可以先用風鉆鉆孔,再用炸藥爆破,土方則可以使用人工直接進行開挖。在運輸時一般都會使用雙膠輪車,人工裝車。如果進水口比較低,施工人員就必須要時刻關注天氣狀況,從而做好對不良天氣的應對措施。
在進行倒虹管施工時,主要通過人工配合1m3履帶式挖掘機的方式來挖掘土方。挖掘石方時則主要通過人工裝藥爆破開挖以及風鉆鉆孔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挖掘,在就近的管槽兩側堆放棄渣。在安裝倒虹管時,首先要澆筑在上下鎮(zhèn)墩的一期混凝土,之后要安裝位于鎮(zhèn)墩處的彎管。做完這一步后就要將其固定在澆注二期混凝土,接著澆筑位于中段的支墩混凝土,待支墩混凝土達到規(guī)定強度后,就可以敷設中間管段。在安裝中間管段時,要使用汽車吊運安裝干渠較大的管道和交通便利的支渠管道,小的管道則要在倒虹管的進出口高程安裝電動葫蘆,并且順著管線鋪設管床,從而便于混凝土管的運輸就位安裝[2]。
在進行渠道施工時,當開挖渠道后就要砌筑漿砌石,由汽車把塊石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之后人工安砌就位。人工拌和混凝土和移動式拌和機相結合是渠道防滲混凝土移動式拌和機的主要采用方式,最后人工鏟由手推車運輸入倉,并進行澆筑。
通過分析可知,當前我國水庫灌溉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大問題:
3.1 水庫灌溉工程施工技術設計方案不科學
當前我國很多水庫灌溉施工人員只注重了施工質量,但卻忽視了水庫灌溉工程施工技術。正是由于這種錯誤思想的引導,才導致工程施工無法做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有效統(tǒng)一,同時也沒有在水庫灌溉工程施工過程中引入新的科學創(chuàng)新技術。不僅如此,有些施工企業(yè)并沒有意識到水庫灌溉施工過程中施工灌溉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最終致使整個施工過程都不夠科學、不夠嚴謹,不僅降低了工程施工質量,還減緩了工程施工進度。
3.2 施工材料質量偏低且施工成本過高
當前我國水庫灌溉工程的施工質量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還在于施工材料質量偏低以及施工成本過高。當前很多施工企業(yè)為了節(jié)省施工成本而選擇使用質量偏低但價格優(yōu)惠的施工材料,使用這種材料施工雖然在短時間內不一定出問題,但是時間一長或者遭遇特大洪災時往往就會產生極其惡劣的后果。另一方面,很多施工企業(yè)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施工成本控制體系,以至于在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費,最終反而使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針對當前我國水庫灌溉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如下幾條措施來加以解決:
4.1 做好施工質量管理工作
水庫灌溉工程直接關系著當?shù)厝嗣竦娜粘I钆c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因此做好施工質量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企業(yè)要嚴格按照行業(yè)相關規(guī)定進行施工,首先要聘請專業(yè)的設計單位來設計水庫灌溉工程施工圖紙,同時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規(guī)章制度。在施工過程中,要設立工程質量建管處,專門負責對水庫灌溉工程質量的監(jiān)察與管理。一旦發(fā)現(xiàn)有施工人員違規(guī)操作,要立刻制止施工人員并上報。與此同時,當發(fā)現(xiàn)工程質量出現(xiàn)問題時,也要在第一時間上報領導,同時采取緊急措施。此外,作為工程質量監(jiān)管人員,還要切實關注施工天氣的變化,當有惡劣天氣預報時,要提前做好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措施,避免因自然因素導致工程質量受損[3]。
4.2 做好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的管理工作
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是水庫灌溉工程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針對于此,施工企業(yè)要嚴格按照簽訂的施工合同來采購符合規(guī)定的高質量施工材料,嚴禁使用劣質材料進行施工。在施工材料入場前,要對所有施工材料進行檢查,從而避免劣質材料進入施工場地。為了確保施工設備可以供正常施工所需,施工企業(yè)還要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保養(yǎng),在施工設備進入施工場地前也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從而確保施工設備的正常運行。
4.3 做好技術管理工作
在技術管理方面,施工企業(yè)首先要完善技術責任制度,要明確各技術人員的職責和職職權,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從而使技術人員都能做好自己分內的技術工作;其次,要做好施工日記的記錄,由施工技術負責人每天將施工工作狀況、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施工問題的處理方法記錄下來,用于工程竣工后的驗收和質量評定;再次,施工企業(yè)要做好圖紙會審工作,當設計院設計好施工圖紙后,由技術人員負責對圖紙進行檢查,當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問題后,要將問題記錄下來并且存入技術檔案中;最后,施工企業(yè)還要做好技術交底與技術復核工作。要讓所有施工人員都了解到自己所處施工段所需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注意事項,在施工全過程中,還要由專人對施工技術工作進行復核,從而避免因人為問題而出現(xiàn)的工程質量事故。
4.4 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施工成本是水庫灌溉工程施工的重要內容,直接關系著本工程的經(jīng)濟效益。為了進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同時獲取更多的經(jīng)濟效益,施工企業(yè)要嚴格按照國家預算定額,同時根據(jù)企業(yè)管理水平來編制企業(yè)施工成本定額,并以此作為企業(yè)成本管理的指導性文件。在之后的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嚴格以該文件為指導,對項目進行評估。按分部分項工程編制項目目標責任成本預算,測算項目盈利水平,然后依據(jù)評估結果并綜合考慮其他因素簽訂項目目標責任合同,明確利潤指標、其他指標和對項目的考核和獎懲標準。
通過本次研究可知,當前我國水庫灌溉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著水庫灌溉工程施工技術設計方案不科學以及施工材料質量偏低且施工成本過高等問題,針對于此,本文提出了做好施工質量管理工作、做好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的管理工作、做好技術管理工作以及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等針對性解決對策。未來隨著我國水庫灌溉工程施工技術和管理的進一步完善,相信我國水庫灌溉工程建設的發(fā)展也將步入更加美好的明天。
[1]白建中,白全恒.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5(26):39~40.
[2]呂美華.論水庫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5(01):29~30.
[3]王 濤.水庫建筑物施工應注意的問題[J].現(xiàn)代物業(yè)(上旬刊),2015(06):18~1.
TV62
A
2095-2066(2016)32-0116-02
2016-10-11
楊在志(1974-),男,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水利工程設計·管理·施工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