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小瑞 田夢涵 王英杰
(1遼寧省有色地質局一0八隊遼寧沈陽110013;2遼寧省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查中心遼寧沈陽110032)
淺析帶狀鐵建造型金礦金鐵成因聯(lián)系
■任小瑞1田夢涵2王英杰1
(1遼寧省有色地質局一0八隊遼寧沈陽110013;2遼寧省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查中心遼寧沈陽110032)
遼寧省懷仁縣條帶狀鐵建造金礦中鐵礦主要以條帶狀為主,平均品位25%,在鐵礦層的圍巖中發(fā)現(xiàn)具工業(yè)品位的金礦,綜合研究表明,其應屬于帶狀鐵建造(BIF)型金礦,或稱之為Homebtake型金礦,成礦規(guī)律具有全球普遍特征,通過對比研究,總結此類礦床在本區(qū)的地質特征,為本區(qū)及我國其他地區(qū)此類礦床找礦提供參考。
條帶狀鐵建造金礦木盂子疊加構造構造環(huán)境
條帶狀鐵建造金礦主要富集于太古界鞍山群通什村組地層中,木盂子區(qū)含鐵建造基本上處于區(qū)域變質作用角閃巖相環(huán)境中,主要變質礦物組合為普通角閃石、透閃石、磁鐵礦、石英及白云母、黑云母、方解石等。鐵礦層連續(xù)性較好。與木盂子鐵礦共生的巖金礦石,化學成分與鐵礦差不多,以富含Si、mFe為特征。不過金礦石中S相對較高,mFe較低,據(jù)化驗分析,Au含量變化大,在1.52~46.6× 10-6,之間,原生暈打塊樣Au最高可達300×10-6。
木盂子鐵礦石的結構較簡單,一為受變質作用形成的結構,以粒狀變晶結構及柱粒變晶結構為特征,礦石顆粒較細,粒徑一般小于1mm,所以木盂子鐵礦以細粒結構為其主要特征;另一為礦石礦物受后期熱液疊加形成的交代結構,常見磁鐵礦邊緣被赤鐵礦、磁黃鐵礦交代,也見有黃鐵礦交代磁黃鐵礦,黃鐵礦被褐鐵礦交代溶蝕,形成交代溶蝕結構或交代殘余結構。
據(jù)木盂子鐵礦石礦物共生組合,包裹、穿插關系及結構構造特點,初步確定礦石礦物生成順序(從早-晚)如下:變晶粒狀磁鐵礦、石英→變晶粒狀石英、磁黃鐵礦→浸染狀黃鐵礦→細脈狀黃鐵礦→黃銅礦→石英、粒狀碳酸鹽、微晶磁鐵礦→褐鐵礦、針鐵礦、赤鐵礦→脈狀碳酸鹽。
根據(jù)木盂子條帶狀鐵建造金礦圍巖條件,賦存特點及上述礦石礦物特征,可以把木盂子條帶狀鐵建造金礦成礦作用劃分為三個成礦作用期:
2.1沉積變質成礦期
太古代沉積形成的高硅高鐵質沉積物。前寒武紀條帶狀鐵礦沉積盆地由淺而深將依次出現(xiàn)氧化物相、硅酸鹽相、碳酸鹽相和硫化物相。這些沉積相可根據(jù)不同礦物組合進行劃分,在太古界,磁鐵礦-石英-普通角閃石-透閃石組合,屬角閃巖變質相,硅酸鹽礦石沉積相系列,在這沉積-變質過程中重結晶,并重新組合富集成條帶狀鐵礦層。這一成礦期即是原始物資的積累期,為第二、第三成礦期提供物資來源。同時等同的地質條件下,地球化學元素同時向穩(wěn)定的狀況下不斷的遷移富集。
2.2熱液疊加成礦期
這一成礦期形成于脈巖貫入或構造作用期,熱動力帶上來的熱液,淬取鐵礦層中部分鐵質,早期溶液中硫離子濃度較低,形成了鐵的單硫化物(FeS)磁黃鐵礦,晚期溶液中硫離子增高形成以黃鐵礦為主的鐵的二硫化物(FeS2)。并有少量黃銅礦(CuFeS2)形成。本成礦晚期,石英、碳酸鹽、磁鐵礦組成復合脈穿入礦層中,但分布局限,對原有鐵礦層影響不大。這一階段Au元素隨復合脈的形成遷移并富集,這一過程的富集源于部分石墨等碳質對其的吸附和沉淀作用,經(jīng)過金的二次富集形成具工業(yè)品位的金礦。
2.3表生作用期
表現(xiàn)為礦石的后期風化淋濾,以磁鐵礦及黃鐵礦邊緣見有被褐鐵礦、針鐵礦交代及赤鐵礦、褐鐵礦網(wǎng)脈穿入,并伴有碳酸鹽化為特征。
在相同的地質條件下形成不同的礦種,可歸納為同生礦床或伴生礦床?!巴V床”是指相同的地質條件下形成兩種互不相關的礦床即鐵與金之間不存在成因聯(lián)系;“伴生礦床”是指不同種礦中在相同的地質條件下成礦,鐵與金存在成因聯(lián)系。本礦區(qū)采取鐵與金元素同樣分析法,通過4517件樣品分析獲得一組金鐵元素含量散點圖分析可知二者并無線性關系,形成的點是離散型的,這表明其在賦存位置上并無重疊。成因上,鐵元素對金的富集作用沒有特殊的地質意義。所以,條帶狀鐵建造金礦中條帶狀鐵建造只代表了金礦所處的地質環(huán)境及溫壓等成礦地質條件。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條帶狀建造金礦是金與鐵在同一構造環(huán)境下形成的不同礦種稱之為復合礦體。條帶狀鐵建造金礦是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復合含礦建造。在找礦勘探過程中往往會忽略這種既不是類質同像也不是對角線的組合元素。以此啟發(fā),應加強研究礦區(qū)成礦地質環(huán)境,進而驗證是否有同環(huán)境下形成的其他礦種,以免漏礦。
[1]前寒武紀條帶狀鐵建造中的金礦床趙宏軍 ,張澤春,馮本智(長春科技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吉林長春130026)
[2]駱輝,陳志宏 ,沈保豐-《前寒武紀研究進展》 -2002
Liaoning Province Huairen banded iron formation gold Mainly in strip-based iron ore,with an average grade of 25%.Somewhere iron ore found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layers with industrial-grade gold mine,Comprehensive study showed that it should belong to the banded iron formation(BIF)type gold deposit,or We called Homebtake type gold,mineralization regularity global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s,by comparative study,summarized in such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centered region and other parts of our country this deposit Prospecting reference.
Banded iron formation gold mine Muyuzi Superimposed structure Tectonic environment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3-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