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春季,當然要吃“春食”來養(yǎng)生,當季的新鮮蔬菜、鯽魚等被稱為“春食”。
“蔬中第一珍” 春筍
春筍營養(yǎng)豐富,水分充足,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纖維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春筍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譽,現代醫(y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作用。
春筍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大量食用后,很難消化,容易對胃腸造成負擔,患有胃腸道疾病、尿道結石、腎結石,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脾胃虛弱等疾病的患者都不宜多吃筍。
春天第一鮮 春韭
春季的韭菜柔嫩味香辛,有很好的溫中行氣、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韭菜含有豐富的鈣和鐵元素,分別對于骨骼、牙齒的形成和預防缺鐵性貧血有很大意義。韭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有效地預防習慣性便秘和腸癌。韭菜含有揮發(fā)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一定殺菌消炎的作用,有促進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的療效。
根據中醫(yī)“四季側重”的養(yǎng)生原則,春季補五臟應以補肝為先,而韭菜正是溫補肝腎之物。
最養(yǎng)生的野菜 春薺
薺菜歷來是藥食同源的佳蔬,薺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吃薺菜可利肝氣,能夠明目,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健胃消食。吃薺菜對脾氣暴躁、血壓增高的高血壓患者有好處。薺菜可拌、可炒,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薺菜餡餛飩是老人、兒童不錯的選擇。
養(yǎng)生小“鮮肉” 春鯽
春季食鯽魚既鮮嫩又不肥膩,是一年當中吃鯽魚的最好季節(jié)。鯽魚營養(yǎng)價值高,蛋白質含量豐富且質量高,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鯽魚是慢病患者良好的蛋白質來源;鯽魚含有少量的脂肪,多由多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鯽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尤其鈣、磷、鉀、鎂含量較高,鯽魚配豆腐讓補鈣做的更好。
鯽魚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民間常給產后婦女燉食鯽魚湯,既可以補虛,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鯽魚清蒸或煮湯營養(yǎng)效果最佳。
清香小嫩菜 香椿
春季香椿新枝嫩葉口感最好。中醫(y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利濕、利尿、健胃理氣的功效;香椿獨特的味道,還有醒脾開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香椿有兩類,一是紫香椿,幼芽絳紅色,香味濃郁,品質佳;二是綠香椿,香味稍淡,品質稍次,無論如何兩類香椿都屬菜中佳品。香椿不宜生食,即使涼拌食前也應用開水燙一下。
春季最佳主食 春餅
春餅除口味好以外,可搭配的食物種類齊全,營養(yǎng)搭配也合理。老北京人吃春餅時,習慣配上一小碗米粥,即養(yǎng)胃又安神,干稀搭配也有了,實在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