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參考答案:
《父母的時間表》
1.三件事:①父母為“我”火車晚點10分鐘而焦急;②父母為“我”在家做美食,整天圍著“我”轉(zhuǎn);③父母為“我”送行裝了很多東西。
2.插敘?;貞洈⑹錾蠈W時父母為“我”操心為“我”勞累的情形,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突出了父母對子女的關(guān)愛,使中心更突出。
3.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寫出了父親等“我”時的焦急、擔心、牽掛,表達了父親對“我”的關(guān)愛。
4.理解、感恩、贊美。
《猴王的智慧》
1.點題;引出本文的論題“示弱”;用故事開篇,引人入勝。
2.示弱,是理智的忍讓,會贏得機遇;示弱,是以退為進,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示弱,讓強者贏得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活出人生的快樂和價值;示弱,讓弱者積蓄力量,逐漸變得強大。
3.比喻論證。作用:形象易懂地闡明了“示弱讓人脫離危險”的道理,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4.示弱的含義、內(nèi)容、意義。
《世上沒有傻問題》
1.呵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并回答孩子提出的疑問;同時必須給他們進行思考的工具。
2.只想知道答案,不想探究過程,失去了濃厚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也可能湮滅了創(chuàng)造的靈性。
3.示例:(1)好奇心是求知的起點,應(yīng)該保護和鼓勵兒童提出疑問。(2)懷疑是創(chuàng)造的種子,是不斷進步的動力,我們要為培育創(chuàng)新精神營造良好環(huán)境。
第10版參考答案:
《帶上三句話上路》
1.沿途的各種誘惑。
2.窮人本來在物質(zhì)上已是很匱乏了,如果再不保持精神上的快樂,就真的一無所有了。
3.因為自己的目標還在遠方。如果為一朵花停留太久,可能會忘了自己遠行的目的,也可能會延誤了時間。
4.理想的彼岸。目標最終達成的時候。
5.學會感激才是最后的完美。
6.不能。前一個窮人是指物質(zhì)上的;后一個是指精神上的。在精神上富足的就不是窮人。
《家鄉(xiāng)的味道》
1.因為她總能使不成樣的哭臉變成一副可愛的笑臉;她總能使一顆躁動不安的心漸漸地平靜下來。
2.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對家鄉(xiāng)的感悟,只有在家鄉(xiāng),作者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真正內(nèi)涵。
3.作者寫小樹的蔚然成林、燕雀的盡情歡唱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勃勃生機的贊美,以及對家鄉(xiāng)味道的深厚感情。
4.文章最后一段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情感不會改變。
《無畏創(chuàng)造奇跡》
1.“然而,做著做著,青年感到越來越吃力。”“但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青年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現(xiàn)有的數(shù)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有什么幫助。”“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個通宵才做出來。”……(只要寫出兩句以上即可。)
2.傾向于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3.只要能提到設(shè)置懸念,引人入勝,能順暢地表達即可。
第11版參考答案:
《新年禮物》
1.這樣寫既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又引出了下面母親為李娟寄禮物的事。
2.(1)不怕吃苦。常年在外打工當保姆。(2)有孝心。給母親買各種生活用品,希望母親享福,意識到母親可能不高興,就換了歡快的語氣。(3)細心??吹絼e人有的東西,想到給母親買。
3.對李娟來說新年禮物代表她對母親的孝心,而對母親來說新年禮物傳達的是她對女兒陪伴自己的心靈需求。作用:(1)作為線索,貫串全文,使小說情節(jié)集中緊湊。(2)凸顯小說陪伴比物質(zhì)對老人更重要的主題。(3)使主人公李娟有孝心但疏忽了母親心靈需要的人物形象豐滿。
《夏夜,溪邊跑過一只狐貍》
1.興奮的是:見到了像母親一樣微笑的人,并產(chǎn)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愛。不安的是:不知能否得到像母親對待自己那樣的愛,為下文續(xù)寫“迷戀”“偷窺”作鋪墊。
2.恨別的男生“搶走”了凱拉,為自己不能和所敬愛迷戀的老師跳舞而失望;推動下文“溪邊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
3.不好,細節(jié)失真、不合邏輯:第一,“燈光里,是一張恐懼而不知所措的臉”不對,據(jù)上文“用手電筒照”,應(yīng)該是“手電光里……臉”;第二,“兩人對視著”也不正確,肖恩臉被手電光照射著,根本睜不開眼睛,是無法對視的。所以應(yīng)該改為:“手電光里,是一張恐懼而不知所措的臉,凱拉老師看著,驚呆了?!?/p>
第12版參考答案:
《鶯鳥與鐵星》
1.在饑饉來臨的時候,鐵星是鶯鳥難以攻克的活命糧(關(guān)鍵詞語是“活命糧”)。
2.(1)把“在深深的內(nèi)核里隱藏著種子”比作“美味的巧克力被封死在鐵匣中”,寫出了蒺藜種子對鶯鳥們的巨大吸引力和攻克蒺藜種子的困難;(2)把喙長10.5毫米以下的鶯鳥無法攻克蒺藜而取得活命糧比作“叩不開戒備森嚴的大門”,從而突出在饑饉來臨時喙長多0.5毫米對鶯鳥的重要意義。
3.總結(jié)全文,畫龍點睛。
4.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如:我們只有練就一枚更長的利喙,才能啄開生命的困厄。
《人生的偶然》
1.第一個故事:“她”偶然得到一份試卷,考得高分,得到老師鼓勵和信任,從此發(fā)憤圖強改變命運。第二個故事:“他”一次偶然找一個親戚借錢,得到信任,從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終于成就一番事業(yè)。
2.如:(1)如果沒有老師的鼓勵和信任,她或許就沒有那次的奮發(fā)。(2)如果他不抓住這一次機會,他的人生就很難在此翻開新的一頁。
3.示例:其實人生有很多偶然,有很多重新開始的機會,不要輕易放棄上帝給你的任何一個機會,也許一次偶然,就可以改寫你的人生。符合題意即可。
《孩子,有些東西不屬于你》
1.本文標題表達了作者的觀點,點明了文章中心,同時還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本句中的“堅定”一詞表明小女孩要坐在“我”的座位上的想法不容改變。
3.因為“我”想用行動告訴這個小女孩:這世上,有些東西并不屬于她。
4.示例:世界上有些東西并不屬于我們,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要去強行占有。
第13版參考答案:
《黃昏斷想》
1.本文通過寫久居城市的“我”黃昏返鄉(xiāng)時的所見所想,表達了“我”對城市生活的厭棄,抒發(fā)了“我”對故鄉(xiāng)的熱愛與眷戀之情。
2.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西天晚霞的靈魂與艷麗,進而寫出了故鄉(xiāng)黃昏的美麗。
3.虛實結(jié)合,使文章內(nèi)容更充實具體,能更好地表現(xiàn)“我”對故鄉(xiāng)的深厚感情。
4. 景色宜人、寧靜、和諧、溫馨。
《心安草》
1.各種花和樹都因慨嘆自己不如人而枯萎。
2.勇敢樂觀;毫不沮喪;善解人意。
3.(1)對自己的期望越來越高,要求有更好的照顧和營養(yǎng);(2)希望兼顧各種花和樹的優(yōu)點,越來越苦惱;(3)容不下其他的花草,中傷和擠兌它們,甚至自己內(nèi)部也互相妒忌,互相排擠。
結(jié)果:花園全部荒蕪了。
4.示例:人應(yīng)該適應(yīng)環(huán)境,力求做到寵辱不驚,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有著平和的心態(tài)。
《那個溫暖的雪夜》
1.雪夜,受了風寒的“我”在車站等車,一個年輕巡警主動給“我”提供驅(qū)寒、暖身之處,令“我”感動不已。
2.內(nèi)容上:環(huán)境描寫,交代大雪紛飛的天氣給“我”的影響,烘托“我”生病時凄清孤獨的心情,為下文巡警的幫助做鋪墊。結(jié)構(gòu)上:引出下文,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3.盡職敬業(yè),幫助他人,富有愛心,做善事不求回報。
4.(1)他在“我”最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打動了“我”的心;(2)他的善舉感染了“我”,讓“我”明白面對一些舉手之勞的事,要出手幫助他人。
5.(1)那個巡警為“我”提供暖身之處;(2)那個巡警微小的善舉,在寒意漸濃的季節(jié)溫暖人心。
第14版參考答案:
《輪椅上的歌》
1.①坐在輪椅上的男子靠自己的努力讓輪椅拐過轉(zhuǎn)角;②坐在電動輪椅上的高位截癱者在公園里愉快地遛鳥;③中年夫婦把患有骨質(zhì)疏松癥的母親“騙”到公園做游戲。
2.一系列動詞準確生動地寫出了男子轉(zhuǎn)動輪椅過拐角的艱難與吃力,表現(xiàn)了他的堅韌和執(zhí)著。
3.“我在他微微的笑意中看到了生命的堅持”;“每次看到他笑呵呵離去的背影,我從中體會到了人生的歡樂”;“我從中年夫婦關(guān)注老太的目光里感受到了關(guān)愛與孝心”。
4.本文既贊美了身殘志堅者的樂觀、堅韌,又歌頌了親情的美好。
《地氣》
1.用斷定的語氣反復(fù)加以肯定,突出強調(diào)了作者堅信吉娃娃一定感知到了曲橋潛在的危險,也表達了作者對人們身處危險卻因為麻木和習慣對危險全然不覺的擔憂。
2.語言具有節(jié)奏感,音樂美,突出了美好的記憶畫面之多,在腦海中閃過的速度之快,表達了作者很享受這種帶有溫暖而馨香的感覺的記憶的喚醒。
3.表達了作者對不斷消逝和遠去的自然的固守,對最本真最簡單最美好的一切的堅守,對現(xiàn)代文明侵蝕自然破壞自然的無奈,對被文明所累又離不開現(xiàn)代文明生活的無奈,對自然回歸的渴望,對最本真最簡單最美好的一切回歸的渴望。
《花世界里的人》
1.(1)表現(xiàn)了老先生愛花,種花,喜歡在花的世界里生活的人或表現(xiàn)了老先生一生與花為伴。(2)暗示老先生有著花一般美麗的品格。
2.第{6}段,他半夜給“我”的孩子看病;第{7}段,他半夜很多給孩子看過病,還特地為孩子備糖果;第{8}段他不愿意多收病患的診斷費用。
3.善良;慈愛;醫(yī)術(shù)高明;樂于助人;性格溫和
4.(1)表達方式:議論、抒情。(2)起總結(jié)全文,首尾呼應(yīng),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15版參考答案:
《溫暖心窩的話語》
1.王老師不滿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林老師則以王老師的口吻給我寫了肯定勉勵的話。
2.三次“濡濕”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第一次“濡濕”體現(xiàn)“我”因被老師肯定認同而喜悅、高興的心情;第二次“濡濕”體現(xiàn)“我”對孩子們的留戀(或離開孩子們二感到內(nèi)疚);第三次“濡濕”體現(xiàn)“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
3.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這些話語的美好和溫暖,表達出“我”永遠回味,永遠為之感動的心理。(或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這些溫暖人的話語,給我?guī)砹司薮蟮挠绊懞陀谰玫幕匚?。?/p>
《給成人讀的童話》
1.①作者感受到童話作家多是極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極其孤獨,甚是悲涼。②他們渴望在成人世界中找到性情相通的人,以求得理解和共鳴。
2.(1)“喜歡數(shù)字”表現(xiàn)出大人們感知事物依賴于用數(shù)字去判斷,并不關(guān)心事物的本質(zhì)內(nèi)涵;喜歡用數(shù)字來衡量事物能給他們帶來多少的實際價值,也突出大人想象力的匱乏。(2)“談橋牌、高爾夫球、政治和領(lǐng)帶什么的”這些是大人所看重的,是他們所渴望的生活光環(huán)的一部分,凸顯出大人們的唯利、唯名是求,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大人們以價值為追求目標,體會不到生活的美。
3.當面對這片風景時,地主、小伙子、畫家等人都是從唯我、唯利的角度出發(fā),看到的只是占有物質(zhì)、擁有權(quán)力和炫耀虛榮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而那個女孩對這眼前的風景有了感情,她尊重自己所看到的風景,用心去領(lǐng)會、用真性情去對待自己所看到的風景。
《獨樹的追求》
1.①愉悅、嘆服。因為“新奇”,且“為大自然的睿智和機巧所嘆服”。②驚呆。因為外形“悲壯而慘烈”,但又“給人以悲壯的警示”。
2.“幾乎全部”表示“絕大部分”,強調(diào)胡楊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奮力”表示“用盡全力”,強調(diào)它為了生存付出了最大的最艱苦的努力。這句話生動地展現(xiàn)了胡楊頑強不屈、傲然挺立的精神品質(zhì),表達了作者對它的滿腔崇敬。
3.“大榕樹”象征著生活中那些“靠智慧取悅別人”的人?!昂鷹睢毕笳髦钪心切╊B強不屈、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替人們謀福利的人。
第31版參考答案:
《北齋雨后》
1.寫出詩人因少公事而顯得輕松恬淡、悠閑自在的情態(tài),同時也隱露自己治理事務(wù)的得意心態(tài)。
2.這兩句描寫雙禽占竹、秋蝶尋花之景;“占”字表現(xiàn)雨后鳥雀在竹枝上跳躍時的歡喜得意神態(tài),而“尋”則因深秋花事已少,蝶影已稀,四處覓花,呼應(yīng)了首句的“清佳”。表現(xiàn)出詩人閑適清雅的心態(tài)。
《神童莊有恭》
1.(1)官府 (2)正巧 (3)下棋 (4)對“對子” (5)夸張、吹牛
2.(1)差役們因為他年幼而忽視了他
(2)立刻問他道;
(3)莊有恭用事實回答;
(4)有什么難的呢!
《曹植聰慧》
1.(1)只 (2)都 (3)帶領(lǐng) (4)眾 (5)提、拿
2.(1)善于寫文章;
(2)為什么要請人?
(3)曹操認為他很與眾不同。
3.值得一看,意為曹植寫的辭賦相當有水平。
4.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32版參考答案:
《張孝基仁愛》
1. (1)不成材 (2)將 (3)同情的樣子 (4)漸漸地 (5)感到奇怪 (6)很 (7)慢慢地
2.(1)他的兒子在路上乞食 (2)就把他父親所委托的財產(chǎn)歸還給他。
3.不肖,被斥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