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博鰲特派記者 梁爽 ●本報記者 屠麗美 ●陳一 陶短房 王偉 李珍 柳玉鵬
19日,海南博鰲,航拍亞洲論壇的永久會址。
“未來一周中國熱帶島嶼海南島將成為熱點,全球政界和商界精英將聚集于此,在中國經濟放緩背景下聆聽中國領導人的安撫和解釋”,《澳大利亞人報》描述的正是今天起在海南博鰲開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會。今年年會的主題為“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愿景”,英國《金融時報》對此評論稱,“12個字里連用3個‘新’,足可見對未來的樂觀,也透露出對全面深化改革與尋找新增長點的決心”。除了中國經濟的走向,被外界關注的另一大亮點則是在此次博鰲論壇期間,將舉行首屆瀾滄江-湄公河沿岸國家首腦會議,“中國發(fā)出了進一步推進與東南亞國家經貿合作的信號”,韓國KBS電視臺這樣評論。
近80位國外領導人出席
《環(huán)球時報》記者21日來到博鰲論壇注冊中心完成媒體注冊工作。據(jù)了解,本次論壇共有一千多家媒體報名,截至當天下午2時,已有一半左右的記者前來報到,其中包括四五十家國外媒體。剛落成交付的新聞中心設在主會場一側,外觀像“海鷗展翅”。在新聞中心,《環(huán)球時報》記者見到安保人員已經到位,志愿者接待熱情。據(jù)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經確認將出席的外國政府、國際組織領導人有近80位,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外,其他應邀將出席博鰲年會的領導人有: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的湄公河5國領導人、尼泊爾總理奧利、立陶宛總理布特克維丘斯、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印度尼西亞副總統(tǒng)卡拉、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柳一鎬、俄羅斯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等。尼泊爾總理奧利、比利時首相米歇爾還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尼泊爾總理奧利。據(jù)印度亞洲新聞社報道,24日,奧利計劃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fā)表主旨演講。報道稱,奧利此次訪華將同中國簽署過境和運輸協(xié)議。根據(jù)新的協(xié)議,作為內陸國家的尼泊爾將通過中國的港口進入大洋,使用中國的海上航線,印度為尼泊爾提供港口設施的壟斷權將就此終結。
據(jù)俄塔社報道,俄羅斯政商界高度重視此次博鰲亞洲論壇,希望借此密切俄與亞太各國間的經貿投資聯(lián)系,并為俄遠東開發(fā)計劃爭取到更多投資。
據(jù)韓國SBS電視臺21日報道,這次博鰲亞洲論壇吸引了韓國政界、財界“總出動”,包括三星電子副總裁、濟州道知事、SK集團會長等都將與會。
《澳大利亞人報》報道稱,由澳聯(lián)邦旅游和國際教育部長科爾貝克帶隊的政府代表團此次將與中方討論包括中澳自由貿易協(xié)定在內一系列重大事項。報道稱,盡管鐵礦石需求下降令澳經濟受損,但中國中產階級日益增長的海外旅游購物需求卻令澳受益。澳大利亞剛剛在成都開設了簽證中心,去年武漢和澳大利亞黃金海岸間實現(xiàn)了直航。
“瀾湄合作”即將啟動
瀾滄江-湄公河首次領導人會議23日將在海南三亞舉行。應李克強總理邀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5國領導人將共同出席會議,并舉行瀾湄合作啟動儀式。
“瀾湄合作”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啟動,頗有“水到渠成”的意味。就在幾天前,中國在瀾滄江開閘放水以緩解下游地區(qū)國家的淡水緊張狀況。“中國的水外交緩解旱情”,泰國《民族報》報道稱,中國向這些國家派遣了外交官以通知每個國家中國將采取的放水計劃,泰國官員稱贊說,中國在管理跨界水資源方面變得更加透明了。越南的農業(yè)需要大量淡水,越南高級官員稱贊中國的放水舉動“是一個合作性的信號”。
據(jù)路透社近日報道,老撾人民軍的巡邏艇是在中國定制的,裝有夜視儀和兩臺強有力的發(fā)動機,這樣就可以在湄公河偏遠地區(qū)進行水面巡邏。在中國的幫助下,老撾人民軍和緬甸警方已經成功地抑制了盜賊的活動,而在中國2011年開始領導聯(lián)合巡邏之前,這些盜賊一度恣意妄行地在湄公河上搶劫貨船。
日本《每日新聞》評論稱,中國爭取成立“流域合作機制”,“是出于對抗早已這樣做了的日本的想法”。評論還說,湄公河流域5國位于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經濟圈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當然中國也是借拉攏湄公河流域5國來瓦解南海問題上東南亞各國的立場”。
“瀾滄江-湄公河干流長4000多公里,把六國連到一起,從自然環(huán)境到安全領域,中國外交又找到了一個著力點”,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研究員朱振明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瀾湄合作是中國“一帶一路”大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南首當其沖從西南邊陲省份變成了中國對南開放的前沿陣地。不僅如此,從前有“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瀾湄合作”,成為中國西部開發(fā)的另一個支點。
朱振明對《環(huán)球時報》說,正如日媒所說,美國用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離間中國與東盟的關系,“我們通過瀾湄合作也是反制美國”。廣西社科院研究員孫小迎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以前因為西方NGO說三道四,中國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建設上有些縮手縮腳。“瀾湄合作”可以說是造?;堇谡麄€水域人民,事實勝于雄辯。
外媒關注中國新經濟計劃
《首爾經濟》21日報道稱,繼“兩會”之后,博鰲亞洲論壇再次為中國政府對外顯示經濟領域自信感提供了舞臺。“李克強總理可能繼續(xù)對外闡述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信心”,韓聯(lián)社21日報道稱,除此之外,最近韓國圍棋手李世石與人工智能“阿爾法狗”之間的“世紀對決”引發(fā)全球關注,本屆博鰲論壇也準備了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專場。
“中國的彷徨與遠方”,英國《金融時報》21日稱,今年博鰲看什么?除了眼前的些許迷茫,還應該看到中國乃至亞洲的遠方,似乎還值得期待。報道稱,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開局之年,是GDP增速破7后的應對之年,也是供給側改革全面吹響號角之年。本屆博鰲亞洲論壇上的討論,將圍繞對中國模式的反思、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策略、結構性調整、房地產市場的未來十年等展開。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本月發(fā)布報告稱,未來多年中國仍將是地區(qū)增長的重要驅動器,“中國經濟正在放緩,但可以肯定正在從廉價的以制造業(yè)和出口導向型模式轉型為消費拉動型的社會。這足以使東盟國家實現(xiàn)他們的經濟夢想,緬甸、老撾、柬埔寨想在2030年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馬來西亞希望到2020年成為發(fā)達國家。這一圖景或許在未來幾個月里變得更加清晰”。
從論壇議程來看,宏觀經濟及互聯(lián)網議題,是2016年博鰲年會最重要的兩大分類。出席年會的有阿里巴巴集團執(zhí)行主席馬云,優(yōu)步首席執(zhí)行官卡拉尼克,還有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政治學系主任沃斯克列先斯基對俄媒說,“中國大約需要15年時間實現(xiàn)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在這10-15年時間里世界經濟領域會出現(xiàn)新技術、新革命,并成為發(fā)展的推動力,中國新的經濟計劃旨在做好準備迎接這個時期。”“這個仿效達沃斯形式打造的亞太政商交流平臺值得關注”,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吉娜·史密斯在自己主辦的新聞網“anewdomain.net”上列舉了此次博鰲年會的日程和與會者名單,并表示親臨現(xiàn)場的她將“隨時提供最新、最翔實的細節(jié)”。她認為今年的年會繼續(xù)強調推動自由貿易,強調拓展區(qū)域經濟合作和抓住新技術革命機遇,并繼續(xù)強調推動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
中國經濟學家霍建國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表示,此次博鰲亞洲論壇就是需要建立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他表示,中國經濟的設計,無論是“十三五”規(guī)劃還是供給側改革,從開篇布局到理念都很有說服力,連老外都佩服,現(xiàn)在是“只爭朝夕,盡快落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