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烏克蘭饑荒

      2016-03-22 12:56章魯生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烏克蘭人饑荒朋克

      章魯生

      80多年前,一場人為引發(fā)的大饑荒奪走了數(shù)百萬烏克蘭平民的生命,也在幸存者和他們的子孫后代心中留下了久久無法消退的傷痕。

      在很多民眾看來,80多年前的一幕幕人間慘劇,都是一場有意而為之的“種族滅絕”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決策失誤。俄羅斯方面則始終對此嗤之以鼻。

      在永遠不會有結果的口水仗中,曾經(jīng)親歷災難的幸存者們漸漸老去。在被時光的河流帶走之前,他們愈發(fā)迫切地想要分享各自的故事,作為對世人長久的警示。

      饑荒歲月的求生之道

      2013年,面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鏡頭,時年87歲而依然精神矍鑠的妮娜·卡朋克,演示了自己在饑荒歲月的生存之道。

      她一邊輕聲細語地描繪當年的情況,一邊往劣質的麥片、麥糠、干蕁麻葉和其他雜草等原料混合而成的“食材”里加入水和鹽,然后揉搓成一塊發(fā)綠的團子,再用它做成小小的餡餅——卡朋克管這種東西叫“面包”,盡管它的形態(tài)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

      她告訴記者,千萬別對這種“今天看來可能連動物都不愿吃的玩意兒”不屑一顧。在1932年冬至1933年春的烏克蘭,有了這些,就意味著給自己留下了生的希望。

      彼時,卡朋克一家生活在烏克蘭中部的一個小村莊,饑荒乍起沒多久,她的父親便咽了氣??ㄅ罂饲宄赜浀茫p腿浮腫的父親,好不容易弄來一點食物,吃著吃著,忽然沒了氣息——饑荒肆虐之時,如此駭人的景象在烏克蘭鄉(xiāng)間司空見慣。

      為了讓卡朋克和她的弟弟妹妹活下來,母親步行15公里,到附近的鎮(zhèn)子上找吃的。最終,她用一對耳飾和一個整日掛在脖子上的金十字架換回了兩公斤面粉。

      說著,這位老婦人把“面包”放入平底鍋,再倒入一點油,在爐子上煎了一會兒,一頓飯就算做好了。采訪她的記者試著嘗了一口——“這‘面包很硬,吃起來有青草的味道?!?/p>

      需要指出的是,80多年前,卡朋克的母親做“面包”時,根本沒有一點油星。為了不糊鍋,她加入的是蠟,這也是鄉(xiāng)鄰的普遍做法。1932年嚴冬,全家老小整日以這種飼料般的東西度日,母親還把馬皮切成小塊煮湯。盡管既沒什么營養(yǎng)又難以下咽,卡朋克一家靠著這么一點食物,要挨到來年開春,待草綠苗青,他們就可以到附近的森林里找吃的了。

      然而,好運氣不會平均分配到所有人的頭上。

      “村里死一般的寂靜,人們餓得意識模糊,不想也沒力氣說話或抬頭觀察周圍?!笨ㄅ罂苏f,“頭腦中盤旋的只有‘死亡二字——今天死的是別人,明天可能就輪到自己。”

      強制征糧引發(fā)災難

      80多年前的烏克蘭,無論農(nóng)村還是城市皆餓殍遍野,大多數(shù)死者是離開家鄉(xiāng)外出覓食的農(nóng)民,最終餓斃于路旁。雖然饑荒肆虐,直到1933年的秋天,卡朋克就讀的學校依然沒有關門,只不過,“三分之二的座位都空著”。

      “征糧隊拿走了所有的小麥。家里可以吃的東西幾乎都被拿光了,包括平時不怎么吃,只是用來以防萬一的豆子?!笨ㄅ罂苏f,“很多人家里被搜得一點食物都不剩,只能坐以待斃。”

      卡朋克所說的征糧隊,是受當時的蘇聯(lián)政府派遣,并且有一定的歷史淵源。

      早在十月革命前,列寧就認為,“糧食壟斷、面包配給制和普遍勞動義務制,在無產(chǎn)階級國家是一種實行計算和監(jiān)督的最強有力的手段”。蘇維埃建政后,為了控制糧食資源,國家便派出征糧隊下鄉(xiāng),將農(nóng)民的儲備糧,包括種子和賴以為生的口糧征收走。

      可想而知,這種“軍事共產(chǎn)主義”引發(fā)了劇烈的社會矛盾,對剛剛奪取政權不久的布爾什維克造成了威脅,為穩(wěn)定局勢,渡過危機,列寧轉而采取“新經(jīng)濟政策”,以糧食稅取代糧食征收制,有條件地允許農(nóng)產(chǎn)品自由買賣。

      事后觀之,“新經(jīng)濟政策”只是蘇維埃政權遭遇嚴重危機時的無奈之舉。1929年,全國局勢剛剛穩(wěn)定下來,斯大林便宣布“讓新經(jīng)濟政策見鬼去吧!”同年11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決議,開始全盤推行集體農(nóng)莊制度。

      烏克蘭向來有“東歐糧倉”的美譽,這里有肥沃的黑土地,無須施用化肥,糧食便可獲得高產(chǎn)。對于抑制個體積極性的集體農(nóng)莊,農(nóng)民普遍持抵制態(tài)度。斯大林則相信,反對集體農(nóng)莊者是“和共產(chǎn)主義的敵人勾結在一起的”。于是,從1932年秋天起,烏克蘭地區(qū)的農(nóng)民幾乎都被劃為“富農(nóng)”,成為“階級敵人”,他們的生產(chǎn)資料和農(nóng)產(chǎn)品隨之被“收歸國有”。

      全副武裝的征糧隊闖入民宅后,把墻角、床底、屋頂?shù)瓤赡懿啬浼Z食的地方搜了個遍,甚至挖地三尺找出農(nóng)民事先藏好的糧食。土豆、甜菜、卷心菜……凡是可以吃的都會被運走。

      于是,人為因素引起的饑荒,如瘟疫般降臨到烏克蘭大地上。

      “吃人”傳聞甚囂塵上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來臨時,瑪利亞·西馬克只有9歲。

      西馬克生長于烏克蘭中部一個繁榮的哥薩克村莊里,村民們世代務農(nóng),“幾乎每家都有耕地和馬匹”。但在1932年的秋天,征糧隊到來,家畜、糧食、蔬菜隨即被席卷一空。

      在西馬克的印象里,她當裁縫的母親算是政治上的“積極分子”,即便如此,一家人仍不得不到處搜尋野菜和腐爛的菜葉,勉強熬過了荒年。

      “那時候,我們吃過枯草和碾碎的稻草,”西馬克說,“把這些東西碾碎后再煮熟,媽媽就拿來做餡餅。我們還把干草和其他一些可以吃的植物搗成粉,同樣做成餡餅。我們管這種餡餅叫‘馬特岑基,里邊一點面粉都沒有。”

      除了“馬特岑基”,被饑餓逼迫的人們還到河床上搜尋貝類,在田間捕捉蛇和地鼠充饑。自然,樹皮也是能吃的——把它扒下來放到水里煮,然后弄成粉狀,便于吞咽。

      梅科拉·梅科拉恩科是烏克蘭第三大城市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的詩人兼劇作家,寫過許多關于當年大饑荒的文字。1933年,他還是一名13歲的少年,饑餓的感覺“如同毒蛇一般”啃噬著他的內心,促使他做出了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到附近一家工廠的干部餐廳里偷竊廢棄的魚頭,帶回家,讓母親煮湯。

      隨著時間的推移,“吃人肉”的傳聞甚囂塵上,將梅科拉恩科全家嚇得不輕。所以,盡管并未親眼見過饑民將人殺死并割肉來充饑的場面,每次出門偷魚頭前,母親都會叮囑梅科拉恩科注意安全,不要被村里那些“餓得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的家伙”盯上。

      “其實,1933年前就應該有這種事情發(fā)生了。一天,村里有人到鄰居家借鹽……到了第二天,村民中間就流傳著那家被借鹽的人在吃人肉的說法。另外,我還聽人議論,有一家人殺死了家里排行老小的孩子,給大一點的孩子充饑?!泵房评骺普f,“這些傳聞讓媽媽對我的安全擔心不已,但沒辦法,我目標小,便于混入(干部餐廳)。為了活命,不得不冒險?!?/p>

      牢記真相比爭論重要

      饑荒初起時,餓斃的人還能得到一座墳塋,到了后來,連活著的人都沒力氣掩埋尸體了。于是,政府組建了收尸隊,規(guī)定每處置一具尸體,可得200克面包。在大饑荒的背景下,這是非常大的誘惑,促使收尸隊隊員們異常積極地搜尋死者。很多時候,那些被餓得皮包骨頭、奄奄一息的人也被當作尸體,活生生地掩埋。

      殘酷的現(xiàn)實讓烏克蘭人意識到,留在家中必死無疑。可是,想要外出逃荒亦困難重重——大部分道路被封鎖,政府還規(guī)定,凡是試圖逃到國外的,被發(fā)現(xiàn)后可當場處決。

      1932年秋,8歲的瑪利亞·維瓦查里克生活在茲布魯奇河西岸的一個無名小村。當時,此地尚屬波蘭控制?!叭藗兺低祻奶K聯(lián)那邊泅水過來,只為吃頓飽飯。很多人身體虛弱,還沒游到西岸就被淹死了。我跟著祖母在河邊搭救游過來的饑民,給他們干衣服,還給他們食物?!?/p>

      有一次,村民們捐贈了一批糧食給游過來的烏克蘭人,讓他們帶回去給正在挨餓的家人吃,竟被一口回絕。

      “村里的人你三斤他五斤地湊了一些糧食,讓游過來的烏克蘭人拿回家,這批布爾什維克分子卻說:‘我們那里根本沒有饑荒!”

      維瓦查里克等人可能無法想到,對岸的烏克蘭人寧可讓同胞餓死也不接受援助,是因為蘇聯(lián)政府嚴禁他們向外界透露關于大饑荒的任何情況。此后,不管是在斯大林執(zhí)政時期,還是在赫魯曉夫或勃列日涅夫任內,這場人間悲劇始終是敏感話題。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開始自由化運動,有關大饑荒的部分歷史檔案才首先在烏克蘭重見天日,并在蘇聯(lián)解體后,成為烏克蘭、俄羅斯,乃至西方學界、政界經(jīng)常探討和爭論的話題。

      以美國耶魯大學蒂莫西·斯奈德為代表的一派歷史學家,在廣泛的調查研究基礎上,認為烏克蘭饑荒奪去了約330萬人的生命,還有不少人相信實際死亡的人數(shù)比這還要多。但無論真實的數(shù)字是多少,4500萬烏克蘭人的心靈深處,早已留下一道久久無法愈合的傷痕。

      大饑荒之痛并非僅僅緣于至今仍不明確的死亡數(shù)字,在很多烏克蘭人看來,這場饑荒根本就是一場蓄意而為的“種族滅絕”或者“屠殺”,其策劃者試圖通過人為的饑荒,對不愿加入集體農(nóng)莊的烏克蘭農(nóng)民實施最嚴厲的懲罰。

      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官方一直反對烏克蘭大饑荒乃“大屠殺”之說,稱當年蘇聯(lián)境內除烏克蘭外的許多地方都發(fā)生了饑荒,“這是一場悲劇,沒有針對哪個民族的預謀”。

      兩國就大饑荒的定性問題爭吵了多年。直到2010年,亞努科維奇成為烏克蘭總統(tǒng),烏方的態(tài)度才有所軟化,他認為,把饑荒說成“大屠殺”是“不正確的,有失公允的”。

      不管后世如何解讀歷史,悲劇已然鑄就,死者亦無法復生。就像已經(jīng)時日無多的幸存者們所期望的那樣,牢記真相,確保它永遠不要再次發(fā)生,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本刊責任編輯 袁小玲〕

      〔原載《青年參考》2013年12月4日〕

      猜你喜歡
      烏克蘭人饑荒朋克
      朋克態(tài)度
      聯(lián)合國呼吁提供55億美元以免3400萬人陷入饑荒
      賽博朋克
      PUNK SCIENCE
      “少”了千萬優(yōu)才,烏克蘭人憂心忡忡(手記)
      饑荒是你造成的
      饑荒是你造成的
      烏克蘭人排長隊也要去克里米亞度假
      74年前的河南大饑荒
      朋克男孩
      肇州县| 肇源县| 闸北区| 昆明市| 根河市| 万年县| 平果县| 夏邑县| 丹凤县| 仙居县| 新营市| 武鸣县| 阳西县| 文登市| 虞城县| 桐柏县| 靖州| 达州市| 翁牛特旗| 乐昌市| 乌鲁木齐市| 高安市| 商都县| 南投市| 苏州市| 宾阳县| 陵水| 昌图县| 门源| 钦州市| 潜山县| 望城县| 峨眉山市| 安达市| 同江市| 定远县| 西峡县| 壶关县| 安庆市| 铜陵市| 罗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