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劉建華+柳海濱
摘 要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臺,搭建了用戶分界開關仿真系統(tǒng),通過單相接地短路和兩相短路兩種仿真場景,驗證了用戶分界負荷開關隔離故障的實效性。
關鍵詞 配電網(wǎng);用戶分界開關;Matlab/Simulink;仿真
中圖分類號 TM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 154-0088-02
隨著智能電網(wǎng)發(fā)展進入快車道,城市配電網(wǎng)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當架空線路發(fā)生故障后,需要電力搶修人員迅速對故障點進行定位,同時趕到現(xiàn)場進行故障清除,以免擴大故障波及范圍。針對該問題,越來越多的供電企業(yè)通過在lOkV配電線路的產(chǎn)權責任分界點處安裝用戶分界開關來消除故障隱患。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對用戶分界開關進行了仿真分析研究。
1 用戶分界開關工作原理
當用戶區(qū)內的線路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分界開關檢測到零序電流超過保護定值,控制器啟動延時計時信號,若整個延時計時持續(xù)時間段內檢測到的零序故障電流均大于定值,則判定線路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并發(fā)出分閘控制信號。如果故障發(fā)生在用戶區(qū)外時,分界開關檢測到的零序電流將遠遠小于設置的零序電流限值,開關不動作。
當用戶區(qū)內的線路發(fā)生相間短路故障時,分界開關檢測到相間短路電流超過定值,啟動控制器記錄該電流狀態(tài),同時變電站出線斷路器跳閘。若分界開關檢測到的線路電壓、電流均小于預設閉鎖值則啟動分閘計時,當計時結束且檢測到線路無壓無流時,則控制器發(fā)出命令控制分界開關分閘,隔離故障。當變電站出線斷路器重合閘后,用戶分界開關已經(jīng)分閘,從而使相間短路故障得到有效隔離。
2 仿真分析
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臺搭建含兩用戶的分界開關仿真模型。
單相接地短路。在用戶1的區(qū)內設置永久單相(C相)接地短路故障,分界開關零序保護電流定值設置為0. 6A,延時定值為2s,設定2s時故障發(fā)生,所得仿真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
由圖l(a)、圖2(a)可知,2s時用戶1區(qū)內C相永久接地短路,用戶1和用戶2的A相電壓升高√3倍。圖l(b)和圖2(b)分別為兩用戶的零序電流波形,用戶1零序電流大約為0.7A,超過了零序保護電流定值0.6A,而用戶2零序電流幾乎為O,可見,零序電流的大小可作為區(qū)內和區(qū)外故障的有效判別依據(jù)。圖1(c)和圖2(c)分別為兩用戶的分界開關動作信號波形,由于用戶1的分界開關檢測到零序電流超過定值,經(jīng)延時2s后發(fā)出跳閘信號,完成對用戶1區(qū)內故障的切斷隔離,用戶2的分界開關未動作,此時,由圖2(a)可以看到,用戶2的A相電壓恢復正常。
兩相短路故障。在用戶1的區(qū)內設置永久兩相(A、B相)短路故障,分界開關相間保護電流定值設置為120A,電源側斷路器速斷電流保護定值為1000A,延時定值為0.Is,重合閘時間為Is,仿真結果如圖3、圖4所示。
由圖3可知,故障時電源側斷路器檢測到A相電流幅值超過速斷電流保護定值1000A,延時0.Is后保護動作自動斷閘,由圖4可知,用戶1分界開關檢測到電流超過定值120A,并在檢測無壓、無流后負荷開關分閘,完成對用戶1區(qū)內相間故障的切斷隔離,再看圖3,電源側斷路器延時Is后進行重合閘操作,由于故障已經(jīng)切除,重合閘成功。
3 結論
在Matlab/Simulink平臺搭建用戶分界開關仿真模型,驗證了其準確、有效隔離故障的能力,為用戶分界開關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建模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