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程
下屬不作為,官員犯愁;下屬辛苦工作,有些官員也犯愁。在從嚴治吏的背景下,如何加強干部激勵確實值得探討。
這些手段行不通了
要激勵干部,給錢、給名、給時間、給待遇這些傳統(tǒng)的方式最好不要用了,它們可能涉嫌違紀。
直接現金獎勵是傳統(tǒng)激勵手段之一。這在十八大之前很多,比如重獎招商引資功臣、重獎綜治維穩(wěn)工作、重獎治污先進……十八大之后,這種方式因為直接、有效,雖然涉嫌濫發(fā)獎金、嚴重違反相關規(guī)定,在一些地方也還存在。
2013年,安徽長豐縣一鄉(xiāng)鎮(zhèn)出臺規(guī)定,工作人員按時簽到,每天獎10元。去年云南紅河州因為棚戶區(qū)改造任務重、改造難度大,專門發(fā)文安排500萬獎金,對完成任務的縣市、州棚改辦、州棚投公司進行獎勵。這些舉措被輿論曝光后,并沒有被當地紀委立案調查,但很快都停止了。
給名,搞一些評比達標表彰活動也曾經被濫用來激勵干部,甚至一些部門、地方把表彰當作落實工作的主要手段。
2006年至2009年期間,由中央紀委牽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參與,全國清查出了各種評比達標表彰項目14萬多個。2012年開始,評比達標表彰被中央清查,規(guī)定只有中央、省兩級能批準評比達標表彰,市縣等各級基本叫停?!凹幢銢]有叫停,周期也從原來的1至2年一評延長到3至5年。也就是說一屆內基本只有一次?!币幻屑壒賳T稱。
以學習考察為名、行旅游之實的“給時間”獎勵,本質上為公款旅游,是十八大之后中央治理的重點。最新的案例是寧夏永寧縣老齡辦主任李克斌,本應去長沙學習考察,卻繞道張家界風景區(qū)等旅游,被查處。
最后,隨著對干部人事管理越來越嚴,超職數、高配等“給待遇”的激勵手段也被削弱。
能有哪些新辦法?
老辦法行不通了,該用什么新辦法激勵下屬“有為”呢?
首先是精神激勵,對一些優(yōu)秀干部的鼓勵要明確表示出來,不能再藏著掖著。某市每季度評一次的“勤廉標兵”,雖不發(fā)物質獎勵,但到大會上領獎狀,書記親自表揚并握手、頒獎的“待遇”,還是讓一些干部“受寵若驚”。
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則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他所在縣為那些工作突出、家在外地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配了一間宿舍、一張床、一臺電視、一把椅子、一個桌子?!按鼋o不了,但是工作環(huán)境盡最大努力改善,也算對我們工作的鼓勵?!?/p>
其次親自帶頭也很重要。“我自己都這么拼,給下面同志布置任務后,一級傳一級,能帶動他們啊。畢竟人事權還掌握在我手里?!鄙鲜鰰浘头Q,他是外地人,調到當地工作后,除了抽開會的時間,基本上很少回家。
另外,現有的激勵方式一定要用活?!豆珓諉T法》雖然規(guī)定了獎勵方式有嘉獎、記三等功、記二等功、記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但評選標準相對籠統(tǒng),各地可以結合實情制定一些具體辦法。
現實中職位激勵更有效。“給待遇那些獎勵措施一定程度上是對機關‘論資排輩習慣的一種改變。既然這種方式行不通了,那就需要進一步改進干部人事制度。”一名專家稱。
某市局長劉碩透露,經批準,他最近正在局里部分科室搞“中干輪崗”?!翱剖业闹匾潭扔胁顒e,我這里老同志不少,這么做也是給能干事的年輕人機會?!惫?,該措施一推出,有人想保位,有人想升官,每個科室做事都更積極了。
有官員稱,對干部獎勵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對干部用金錢來獎勵,甚至是重獎,這一定要慎重。
如果獎勵是對一些履行本職工作的活動進行褒獎的話,可能會出現像一些社會學家所說的,謬獎可能會逼退道德的底線。本來干部覺得這是他應該做的事,現在他做了以后,別人要獎,那其他的人會怎么做、怎么想呢?這就一步步逼退了社會的底線,實際上也就是把很多正常履職行為的責任和義務的底線給抽空了。
還有一名官員告訴記者,擔憂干部激勵不夠是杞人憂天。他說,“陽光工資”最初開始實施時,也有人擔心這會導致大鍋飯局面,激勵不夠,不利于拉開差距、調動干部的積極性。“這么多年實施下來,他們擔憂的局面一個也沒有出現?!?/p>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