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清
2015年12月7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內,十二屆全國青聯副主席施榮忻在等待著一個重要的時刻: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xié)進會成立儀式即將拉開帷幕。
作為香港菁英會和百仁基金的創(chuàng)始人,施榮忻團結香港社會的精英力量,特別是諸如李家杰、霍啟剛等香港富豪的第二三代人物,積極推展國情教育,弘揚仁愛精神,以身作則,為香港的發(fā)展不遺余力。他扮演著香港“青年領袖”的角色,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給人以儒雅俊朗、謙和寬厚的印象。
此次,作為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xié)進會聯席創(chuàng)會主席,施榮忻發(fā)言擲地有聲:“全國青聯委員的基本職責需要我們不斷傳承、推廣、發(fā)展。作為全國青聯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香港的新老委員聯合起來共同一展抱負、一展所長,把個人的力量、理想與國家和香港的前途緊密結合、共謀發(fā)展,貢獻力量!”
匯聚精英力量
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xié)進會成立儀式的參與主體是歷屆全國青聯港區(qū)委員,嘉賓則由特區(qū)政府、中聯辦、外交部特派員公署等人員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梁振英主禮成立典禮并致辭表示:“期望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xié)進會與特區(qū)政府保持緊密聯系,攜手合作,一同為香港培育更多優(yōu)秀的青年人才!”
從2005年至今,施榮忻與全國青聯結緣已經有10年的光陰了。2015年7月,在北京召開的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會議順利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全國青聯領導班子。其中,施榮忻與鄭志剛等被選舉擔任全國青聯副主席。
施榮忻介紹,目前香港十二屆全國青聯委員有85名,占本屆委員總人數的6%?!跋愀鄣胤叫∪丝谏?,這個比例也體現了國家對香港青年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毙吕衔瘑T是來自香港各行各業(yè)的優(yōu)秀青年群體,心中激蕩著“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情懷,一直在香港社會的不同領域充當著不可替代的角色,為維護香港繁榮穩(wěn)定貢獻力量。然而,港區(qū)全國青聯委員們以往在港卻一直缺乏一個清晰及屬于自己的平臺。
“會議期間,港區(qū)全國青聯委員們紛紛表示希望在港成立一個屬于青聯委員自己的平臺,從而方便組織活動、加強委員之間的聯系。”
施榮忻強調,協(xié)進會將以“加強委員聯系、提升委員素質、發(fā)揮委員作用”為宗旨,構建一個使港區(qū)全國青聯新老委員加強溝通、加強聯系的多功能平臺;通過各種座談交流、調研考察的活動,加強委員們對國情知識的學習、加強對社會民生事項的關注;更鼓勵委員建言獻策、大力支持特區(qū)政府依法施政、并維護香港社會長期繁榮穩(wěn)定。
“另外,我們亦很榮幸地邀請到歷屆全國青聯的港區(qū)副主席及常委和部分由于年齡關系需要退任的委員能夠參加協(xié)進會。我們希望往屆委員能夠以老帶新,把他們的寶貴經驗傳承給工作經驗尚淺的新一屆委員,并與我們一起攜手為全國青聯及香港的青年工作發(fā)光發(fā)熱?!睂τ谙愀凼聞?,施榮忻認為,協(xié)進會成員生于斯長于斯,不可能置身事外,委員們一定會多加關注、研究。
如今,香港回歸祖國已走過19年的光陰?!耙粐鴥芍啤闭叩膶嵤?,是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嶄新嘗試。香港回歸以來,也歷經不少風風雨雨。“未來,協(xié)進會將通過自身的平臺,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建立相互溝通的渠道,就政策、社會民生等事項收集意見,并如實地向有關部門反映及傳達,希望為國家及香港社會長期繁榮穩(wěn)定做出應有的貢獻?!?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1/22/jrzg201603jrzg20160323-2-l.jpg" style="">
新生代青年領袖
施榮忻出身名門,父親是香港著名儒商施子清。施子清不僅是一位成就卓著、享譽香港商界的企業(yè)家,而且是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他1993年被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1994年被國務院港澳辦公室、新華社香港分社聘為香港事務顧問;1996年榮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首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此外,他還擔任特區(qū)太平紳士等多項職務。
施家是由紡織業(yè)發(fā)展起來的家族,或許這在香港眾多豪門望族中不是最耀眼的,但是他們有一個特殊的名號—“委員世家”:施子清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長子施榮怡,河南省政協(xié)常委會委員;次子施榮懷,北京市政協(xié)常委會委員;三子施榮恒,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幼子施榮忻則是深圳市政協(xié)委員。目前他們各自掌管著家族中的地產、投資、貿易等支柱產業(yè)。
“我們從父輩傳承下來的,不僅是家族事業(yè),更重要的是愛國家、愛香港的責任與使命?!笔s忻說。
前路漫漫,香港社會需要重新砥礪“獅子山精神”,擔子在新一代身上。作為愛國愛港的中堅力量,施榮忻的任務之一就是團結香港各界青年,為香港社會和國家發(fā)展貢獻力量。
施榮忻是香港菁英會創(chuàng)會主席。作為香港凝聚青年的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青年組織,菁英會旨在聯絡感情及推展國情教育,并會在適當的時候對經濟及政治發(fā)表意見,協(xié)助開展國情交流及培訓工作,弘揚青年一代自強不息、熱愛祖國的精神。
施榮忻另外一個標志性的身份是香港“百仁基金”主要負責人之一,致力于將“仁愛的種子撒播在每個人的心里”。施榮忻說,該會之所以成立,全基于一幫香港年輕人達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應當切切實實為社會做點事情,而不是只顧埋頭經商、工作或娛樂?!鞍偃驶鹱罡镜哪康氖窍M懈篙厒鹘y(tǒng),齊心建設香港,弘揚愛國愛港精神。因此我們這一班青年人只希望保持低調,同心合力為社會貢獻一點力量。”近年來,百仁基金定期下社區(qū)向有需要的基層家庭進行探訪,舉辦了包括“百仁基金慈善跑”、“百仁導航計劃”,“青年發(fā)展資助計劃”等100多項慈善公益活動。
施榮忻扮演著香港新生代青年領袖的角色,在各個場合總是積極發(fā)聲。
2015年“8·12”天津濱海新區(qū)爆炸事故后,施榮忻聯合香港青年領袖第一時間向天津市發(fā)去慰問信,為遇難者祈福。9月3日,他受邀來北京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之后在港媒發(fā)表文章,感慨中國展現的大國之風。此外,自2009年的第一屆起,施榮忻便組織了博鰲青年論壇(香港),這是香港菁英會一年一度工作中的重頭戲,僅僅“博鰲”二字的影響力足以將這個活動從一開始就推上廣受關注的位置
施榮忻跳出了父輩的光環(huán)。通過一系列的青年工作,他有機會參加了全國青聯,同時還是香港理工大學校董事會成員、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常務兼執(zhí)行副主席、深圳市政協(xié)委員等職務。2014年,尚未40歲的施榮忻被委任為“太平紳士”。這也是施家繼父親施子清、二哥施榮懷之后的第三位太平紳士。
對于身上的光環(huán)和榮譽,施榮忻只是謙虛地說:“這是特區(qū)政府對我的認可和肯定,我將會繼續(xù)以自己的力量更好地回報社會。”
“名門之后”的人生哲學
渣甸山位于香港島跑馬地區(qū),景色優(yōu)美,施家的祖屋就坐落于此。
施榮忻祖籍福建晉江,祖父是菲律賓華僑。在闖南洋的熱潮中,他的祖父離開福建,踏上了菲律賓的土地,開始經營一些糧油貿易。在他的父親9歲那年,祖父去世了。父親白手起家,一步一個腳印地打造了家族企業(yè)—恒通資源集團。
施榮忻仍清晰地記得,童年的時候去父親的辦公室,只有四張小小的寫字桌,而如今的恒通資源集團在香港擁有一幢由集團興建的大廈。從兒時住在北角長康街的一幢唐樓,到搬遷至父親如今在香港渣甸山的祖屋,在歲月的長河中,他見證了父輩扎實做基業(yè)的過程,也從中領悟到為人處世的哲學。“父親從零開始,一點點做出基業(yè),非常辛苦。他為人正直、真誠,獲得了許多競爭對手的尊重?!?/p>
21歲那年,施榮忻開始參與家族事業(yè),從恒通證券做起。憑借著自身的商業(yè)敏感,他帶領公司成功躲過了香港的三個“金融大事件”:1997年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股風暴,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
如今,施榮忻在繼承和發(fā)揚父親艱苦創(chuàng)業(yè)、奮發(fā)圖強作風的同時,更與三位兄長以新生代的眼界、膽略和學識為恒通資源集團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引領公司與時俱進,努力拓展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無論在哪種場合,施榮忻都保持一貫的謙和之風。采訪中,他再三表示:“我認為自己還談不上做得有多出色,也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成績。我始終堅持一點,認知自己,量力而行?!?/p>
談到為人處世之道,施榮忻認為,步入社會多年以來,他一直秉承“要對得起大眾,要懂得易位思考”的原則做事。他笑稱自己是一個“保守派”,雖然會因此錯失一些機會,但一定要光明磊落,“很多東西不要強求,要懂得順其自然”。
回望過往,施榮忻認為:“種什么因,就會得什么果。凡事只要用心投入,結果自有美好呈現。若沒有預期的結果,便要隨遇而安。享受過程的樂趣,已是成功?!?/p>
香港青年應把握時代機遇
說到香港青年,施榮忻說,由于歷史原因,青年人在生活上更遇到“學業(yè)、就業(yè)、置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四業(yè)問題”,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及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加劇導致香港部分青年產生對社會的不滿。當然還有部分媒體的歪曲報道和別有用心人士的煽動,讓這些不是香港獨有的社會問題持續(xù)發(fā)酵從而造成社會矛盾。
“其實,每個時代每個地方的青年人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我們應該找出問題并解決,以青年為本,認真務實、入基層、落社區(qū)、助‘四業(yè),傳遞正能量,維護青年基本權益,推動青年依法創(chuàng)新。”
那么,如何強化香港青年對祖國的認同感,施榮忻建議,中央有關部門聯合特區(qū)政府,大力推動建設一批以中國特色命名,并具世界一流設備高質量的社會公共設施,以建設社會公共設施改善民生感動香港同胞。
“在國家層面曾給予香港諸如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英文簡稱)、滬港通、深港通,自由行等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使得香港社會能夠得以更好地發(fā)展?!笔s忻說,然而,現在香港面臨人口老化、老百姓的醫(yī)療費用及孩子讀書的成本上漲,高昂的房價讓青年人難以承受等諸多問題。他希望國家和特區(qū)政府能夠在諸如醫(yī)療、學校、住房、公共娛樂設施等方面出臺一些優(yōu)惠政策,使香港市民包括不投資股市、不做生意的老百姓都能普遍受益。香港年輕一代應放開懷抱,去認識國家和今日中國的精神面貌,積極在香港經濟社會發(fā)展繁榮中成就事業(yè)、貢獻青春和力量。
施榮忻說,香港青年的命運是和香港的命運、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維護香港來之不易的“一國兩制”和穩(wěn)定繁榮,維護祖國的和平崛起與和平統(tǒng)一,是香港青年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在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中,香港青年的發(fā)展也不應該局限于香港,應放眼內地和海外的龐大市場,把握好世界發(fā)展、國家發(fā)展,特別是“一帶一路”、“大眾創(chuàng)業(yè)
萬眾創(chuàng)新”等政策帶來的新機遇,發(fā)揮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