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去看電影《老炮兒》的放映,具體我就不劇透了??傊褪且粋€落魄的社會人兒對時代的不滿和頹喪又無力改變的故事。同去的90后姑娘說她挺感動的,我說,我看過好多這樣的感嘆,打從八國聯(lián)軍進(jìn)北京起,老舍那輩兒就對時代這么感嘆著,然而并沒什么用,時代還是這么無情地對待著九斤老太們。
人到底在多大年紀(jì)開始回憶?我姥姥和鄰居抱怨她婆婆的時候是60多歲吧,男人會更早一些,如果他們提前退休,那抱怨的時間也會提前,如果手握權(quán)力身居高位,也許70歲還能保持向前的狀態(tài)?!独吓趦骸防飶埡栌芯渑_詞,大意是:都說我們年過半百了,我就不明白了,我們才50歲,怎么就給形容得那么老了?
這是一部老人的電影,不是因?yàn)閼蛑腥硕寄赀^半百,而是他們的心態(tài)老了。心態(tài)老了的標(biāo)志是愛回憶愛抱怨,十年前,馮小剛還沒老時王朔就先老了,他寫了《看上去很美》,絮絮叨叨講述自己在幼兒園里如何尿褲子。這回馮小剛也徹底老了,臉蒼了,皮蒼了,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懈了。90后小姑娘說他演得好,我覺得這就是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這兩年他在票房上的不如意,對社會現(xiàn)狀的不理解,一點(diǎn)沒漏地灌在這電影里。
點(diǎn)映那天馮小剛和王朔都去了,葉京說他們看完電影去喝了頓大酒,抱頭痛哭。我一直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欣悟},大院子弟,沒下鄉(xiāng)直接參軍,退伍后安排工作,不愿上班去當(dāng)?shù)範(fàn)敚s上改革開放各自發(fā)財(cái),現(xiàn)在雖不說大富大貴,也是大魚大肉吃著,孩子都送出國了,烽火時代里他們的父輩是既得利益者,最壞的時代里他們是既得利益者,最好的時代里他們的子女是既得利益者。后來采訪時葉京說,他們不是既得利益者,比他們大十歲的知青哥哥們才是,估計(jì)知青哥哥們也覺得弟弟們更幸運(yùn)。
在《記得青春那首歌》里,葉京不是沒有反省,他有大段大段的自我解剖,用一個年輕姑娘的嘴罵他們這代人:自己一事無成,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卻又懦弱無能。這段剖白和《老炮兒》要表現(xiàn)的東西是一樣的,他們力圖驢倒架不倒,力圖讓小輩們知道你老子當(dāng)年是很牛的,卻又力不從心,轟然倒下。而年輕人貌似聽了,真聽進(jìn)去沒?我看沒有,直到年輕人到了他們那個年紀(jì),才會理解自己的父親,才會變成和父親一樣的人——他們當(dāng)年最不喜歡的那種人。
不知道為什么,上一代人總是瞧不起下一代人,60后瞧不起70后,60、70后瞧不起80后,60、70、80后瞧不起90后……然而年輕人根本不在乎你們是否瞧得起他們,世界是你們的,但歸根結(jié)底是他們的,是比他們更年輕的人的。無視才是最大的蔑視,批評只是因?yàn)橹匾?。我想也許是因?yàn)榻】岛蜕眢w的局限,年長者再也做不了只有年輕人才能做的那些事,所以這種心情里夾雜著嫉妒,眼饞,傷感,自憐。如果60歲的人依舊葆有20歲的外貌和身體,老年人和年輕人就不會有代溝,老年人也忙著玩自己的,哪有精力批評他人?男人比女人更早地陷入怨氣,也是因?yàn)榕藧凵缃唬瑦厶鴱V場舞,身體機(jī)能比男人要年輕。
老年人嫌棄年輕人,年輕人不CARE老年人是個永恒的主題,因?yàn)槟切┮鈿怙L(fēng)發(fā)的年輕人也會老,也會重復(fù)做他們曾經(jīng)付之一笑的事,大家其實(shí)是在同一個輪回里打轉(zhuǎn),這個話題并沒有因?yàn)闀r代進(jìn)步而被睿智地解決。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