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縣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申宇花
?
花生高產種植技術
沈丘縣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申宇花
花生作為沈丘縣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要想使花生獲得高產,必須綜合運用多種技術包括正確使用調節(jié)劑、葉面肥等。筆者近年來通過一系列摸索,總結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選擇排灌方便、土質較肥沃疏松且最好是水旱輪作的土地進行耕地。最好以機耕為主深度25~30cm,播前1~2d用旋耕犁旋耕1~2遍,做到地平土細肥勻。有條件的旋耕結合起壟開行一次完成。
每667m2施農家肥800~1 000kg +復合肥(15:15:15)30~40kg+鈣鎂磷肥50kg+巨微生物鉀2~4kg+硼肥0.2~0.3kg混合施用。
選擇抗性能力強中遲熟品種,在播前1~2d進行剝殼。在剝殼時隨時去掉與品種特征不符的異形果及秕果、芽果、蟲果、爛果。選擇發(fā)育充分飽滿的花生仁,然后每5kg花生仁用德國拜爾公司的高巧10mL+德國巴斯夫公司的撲力猛10mL+德國的碧護2g進行拌勻晾干。
選擇溫度在12℃以上連續(xù)晴天而且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75%為宜;春季2月20日至3月20日,秋季在8月5—15日進行播種,規(guī)格通常選擇雙行雙粒種植,壟距80~85cm,壟面寬55~65cm,行距35~40cm,株距18~22cm。播后及時用金都爾+禾耐斯進行芽前雜草封閉。
(一)苗期管理
1.當花生破土現(xiàn)2片真葉時,查看大田缺穴情況,如有缺穴立即補種。
2.當花生長到5~8片葉時,每667m2用德國巴斯夫公司的18.7%凱特或60%百泰50~60g+德國制造的0.135%碧護3~4g +熒光假單胞桿菌60g或40%農用鏈霉素45~60g+杰效利6~9g噴霧(如有斜紋夜蛾和蚜蟲、薊馬可結合甲維鹽或多角體病毒+吡蟲啉)。嚴格遵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從而達到高產優(yōu)質。
3.澆水。此期花生抗旱性較強,在十分干旱的情況下結合小水(農民說的跑馬水)即可,小水噴灌最好。
(二)開花下針期管理
從50%的植株開始開花到50%的植株出現(xiàn)雞頭狀幼果為開花下針期。此期植株大量開花、下針,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都處于始盛階段,在管理上要促控結合,力爭花多針齊,果多果飽,其主要措施是:
1.培土增厚土層迎針,縮短果針入土距離,使果針早入土、早結果、能形成更多花生果。每667m2增施60%的氯化鉀7.5~10kg,有條件的可用40~50kg的生石灰進行培土。
2.水分管理。開花下針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也是花生需水臨界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需水總量的50%,此期土壤適宜的含水量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若土壤最大持水量在50%以下時應及時灌水,澆水時要小溝潤灌,切忌大水漫灌。如遇降雨過多,應及時排水,以免莖葉徒長倒伏,降低產量和品質。
3.根據(jù)這個時期的管理在開花期結合用德國巴斯夫公司的18.7%凱特或60%百泰50~60g+德國的0.135%碧護3~4g+熒光假單胞桿菌60g或40%農用鏈霉素45~60g+杰效利6~9g+豐利惠硼45~60mL噴霧(如有斜紋夜蛾和蚜蟲蚧可結合甲維鹽或多角體病毒+吡蟲啉或縱紅)進行綜合防治。主要作用是防病促開花,多坐果,提高花生產量。
(三)結莢期管理
從50%植株出現(xiàn)雞頭狀幼果到50%植株出現(xiàn)飽果為結莢期。在管理上要重點防治病蟲害,重視花生根部的防治。
1.高產田塊,徒長的花生遇雨水過多,極易出現(xiàn)倒伏,花生倒伏后,莖葉重疊,貼伏地面,通風不良,葉片腐爛,光合作用面積減少,有機物制造不足,減產嚴重。因此控旺是關鍵。
2.根據(jù)這個時期的管理在結莢期及花生秧30~40cm,每667m2用德國巴斯夫公司50%的凱澤30~40g或27.8%的龍燈福賽37.5~50g+保爾豐(5%乙唑醇)60~80g+鈣爾美30~40g+禾豐鉀45~60mL+安融樂+小胖墩40~50g噴霧。主要作用是控旺長,促進養(yǎng)分向根部轉移,果大果飽,提高成果率。
(四)飽果成熟期管理
從50%植株出現(xiàn)飽果到大多數(shù)莢果飽滿成熟為飽果成熟期,簡稱飽果期。每667m2用27.8%龍燈福賽37.5~50g或5%保爾豐60~80g+磷酸二氫鉀100~150g+鈣爾美30~40g+杰效力6~9g噴霧。
主要是防治葉斑病,保莖葉,使花生不早衰,活稈收獲,增加花生的飽滿度,提高花生的產量。
根據(jù)斜紋夜蛾和蚜蟲、薊馬等蟲害發(fā)生的情況,可以把治蟲的藥結合甲維鹽或多角體病毒+吡蟲啉直接加在配方藥里面一起噴霧。
根據(jù)近幾年大田收獲調查,按種子原有生長周期提前15~20d收獲的花生普遍每667m2減產15%~20%。應在條件允許下在原有生長周期推遲7~15d收獲可大大提高出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