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超策
提高網箱養(yǎng)殖效益的技術要點
○鄭超策
在水庫中網箱養(yǎng)殖草魚是較理想的養(yǎng)殖方式,草魚效益良好,給養(yǎng)殖戶帶來豐厚的回報,網箱集約化養(yǎng)殖發(fā)展迅速。因此,如何在網箱草魚養(yǎng)殖中實現高產高效,是許多養(yǎng)殖者所迫切需要的技術,現結合本人幾年來對養(yǎng)魚戶的指導體會和經驗,淺談網箱養(yǎng)殖草魚的技術要點。
網箱養(yǎng)殖草魚宜選擇交通方便、背風向陽、水面開闊、水位穩(wěn)定、水質清新的水域,水體批pH值 6.5-8.5,水深4-5m,水體透明度在70cm以上,溶解氧大于5mg/L,選擇水深15m以上,水流流速在0.1m/s左右的水域更好。
網箱由聚乙烯材料編結而成,雙層結構,上蓋網為單層,內層網目為3-3.5cm,外層為4cm,網箱規(guī)格可為6m×6m×2.5m或6m×12m×3m。網箱應于魚苗入箱前 10天安裝下水,讓網衣附生藻類,使網片光滑,魚苗進箱后不擦傷魚體。網箱排列方向要與水流、風向垂直,有利于網箱內外換水,保持網箱內良好的水質。為防止雜物損害網箱,在養(yǎng)殖水域的外面應設置柵欄。
魚苗放養(yǎng)應把握六個方面:一是魚苗宜優(yōu)。魚苗要求體質健壯、規(guī)格整齊、鱗鰭完整、無病無傷。選魚苗時應以光滑、黏膩為宜,粗糙的則不行,撈魚時應順著魚游的方向,不可迎頭捉,以免造成傷害。二是規(guī)格宜大。魚苗宜放10cm以上的大規(guī)格魚苗,尾重50-100g。三是密度合適。一般放養(yǎng)密度為80-100尾/㎡。四是講究方法。魚種進箱前要進行洗浴消毒,殺滅體表寄生蟲,減少病原體的傳播幾率,一般可用20-40mg/L(即50kg水加1-2g)的高錳酸鉀浸洗15分鐘。五是放養(yǎng)適時。一般選擇在元旦后至正月十五這段時間內,水溫在15℃左右時放養(yǎng)魚苗較好。六是注射疫苗。魚苗集中囤養(yǎng)至2-3月時注射出血病疫苗,并按計劃的放養(yǎng)密度分箱飼養(yǎng)。
1.飼料:網箱養(yǎng)殖草魚時,應投喂全價顆粒飼料,整個養(yǎng)殖周期全部投喂蛋白質含量為28%-30%的草魚專用顆粒沉性飼料。
2.馴食:魚種入箱后第2天即可進行魚種搶食訓練,每天以0.5%的投餌率進行投喂,讓魚種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以便容易形成魚種集群上浮水面搶食的習慣,為使魚種搶食條件反射建立牢固、強烈,應采用潑水等聲響刺激;每次馴食時間不少于45分鐘,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投喂時,每次投一小撮,集中一個方位投,一般7-10天馴食完成。
投餌是集約化養(yǎng)魚提高產量的主要措施,飼料的質量和投飼技術是影響?zhàn)B殖產量和經濟效益的關鍵,為此必須科學投喂,做到“四定”投餌,即定質、定量、定時、定位。
定質投喂的飼料要求新鮮,有些飼料可以拌藥后再喂,以防魚病發(fā)生。
定量定量是根據魚體大小,在不同季節(jié)、時間有節(jié)制地合理投飼,當水溫達到17℃以上時,隨著溫度升高,逐步加大投喂量。6月前與9月后,天氣涼、水溫低,投餌率為 3%-5%;6-9月水溫高、氣候好,是魚類的攝食高峰,是草魚的“暴長期”,一定要使魚類吃好吃飽,投餌率為6%-8%。每次投喂約0.5-1小時,以大多數魚種吃飽游走為度,每次的投喂量還要根據水溫變化、天氣變化、魚類攝食和活動情況等合理加以調整,投飼后很快吃完,要適當加料,如投飼后長時間吃不完,則應減量;天氣晴朗應多投,悶熱下雨時少投;魚體健壯,活動正常時多投,發(fā)病期少投或不投。
定時一般每天投喂 2次,即上午8-9點,下午4-5點;6-9月魚類的生長旺季,每天可投喂3次,上午8-9點,下午2-3點,傍晚6-7點。
定位投喂精料一定要在網箱內設置餌料臺,可用篩子墊紗布或用光滑的竹篾制成。
投喂方法:草魚進箱后2-3天便可開始投喂,投喂前要進行馴化,要掌握“慢—快—慢”和“少—多—少”的原則。剛開始喂時,魚群還沒有全部浮上來,投喂的速度要慢些,投喂量少些;中間,魚群已全部上浮,投喂的速度要快些,投喂量要多些;后期,大部分魚群都已吃飽下沉,只剩下少數個體弱小的還未吃飽,投喂速度可減慢,投喂量可減少,以便使體質弱小的魚種也能吃到飼料,確保魚的均衡生長。
(1)堅持巡箱。應堅持每天巡箱,合理調整投喂,認真觀察、分析魚情,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網箱養(yǎng)殖日志,記錄每天水溫、攝食、投喂、死魚及病害情況。(2)定期查箱。經常檢查網箱,發(fā)現破損及時修補,在汛期還要及時檢查繩索強度,纜繩是否牢固,網衣是否發(fā)生變形等。(3)經常調箱。隨著水庫水位的漲落,必須把網箱調節(jié)到水深及水質適宜的位置。
首先要堅持健康養(yǎng)殖,按規(guī)程操作,防病于未然;其次要做好預防工作,搞好人工免疫,一般在分箱前注射草魚出血病組織漿滅活疫苗,以0.2-0.5mL不等,8cm以上的魚種即可注射,以背鰭基部和腹鰭基部注射為主。同時,魚種入箱前要用高錳酸鉀浸泡消毒。
還要定期消毒防病,一般采取外潑內服相結合的方法加以預防,生產上常用的外消方法主要有強氯片掛袋消毒,即每隔 10-15天,用編織小袋每袋裝150-250g,懸掛于網箱上角,藥袋入水1m左右,每箱選一對角的每角各掛1袋,每隔3-5天添加藥物 1次.或潑灑二氧化氯、強氯精、聚維酮碘、苯扎溴銨等。每15-25天一輪,潑灑敵百蟲、魚蟲速殺等,以預防魚體內外寄生蟲。內服以大蒜素、三黃散藥餌效果較好,每隔10天左右投喂藥餌一次,連喂 3-5天。平時注意在飼料中適量添加維生素等藥物,避免草魚患肝膽綜合癥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高溫季節(jié),可在網箱四周掛袋或潑灑,藥物可選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等消毒或殺蟲。堅持投喂優(yōu)質飼料,不投喂變質、過期飼料、網箱養(yǎng)殖草魚一般易患水霉、赤皮、爛鰓、腸炎、出血病、肝膽綜合癥、小瓜蟲、指環(huán)蟲、車輪蟲病等,發(fā)病時宜請專業(yè)技術人員正確診斷,對癥下藥,不可有病不治或亂治,人為造成損失。
(通聯:366100,福建省大田縣湖美鄉(xiāng)水產技術推廣站 電話:134598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