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霞
摘要:小麥田蘆葦對小麥生長影響很大,是麥田惡性雜草之一。小麥田蘆葦于3月中旬開始萌發(fā),小麥孕穗前后蘆葦株高增長最快,蘆葦在水稻田能完成全生活史。水旱輪作和免少耕栽培技術(shù)的推廣是導(dǎo)致蘆葦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研究小麥田蘆葦?shù)姆乐斡欣谛←溙锏墓芾?,對提高小麥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具有重要作用。
關(guān)鍵詞:小麥田;蘆葦防治;措施
蘆葦?shù)陌l(fā)生與耕作制度有密切關(guān)系,連續(xù)旱作,對其生存繁殖不利,會使蘆葦密度較低:而水旱輪作,則為蘆葦?shù)陌l(fā)生和繁殖提供了條件,蘆葦主要在麥田危害。
濮陽縣小麥田每年開春后都有大量蘆葦發(fā)生,用于防除麥田禾本科雜草的常用除草劑如高滲異丙隆、乙草胺、驃馬等對蘆葦?shù)姆乐螏缀鯖]有效果,在這種情況下,農(nóng)戶只能等到小麥?zhǔn)崭畹臅r候把蘆葦一起割掉。麥?zhǔn)蘸蟮某鰤K如果種玉米,則夏秋季蘆葦很少生長出土,但是到了第二年春天,蘆葦又會在小麥出里長出來,影響小麥的生長。
蘆葦是麥田惡件雜草之一,通常以匍匐狀的根狀莖在土壤中越冬。根狀莖上的潛伏芽在3月中旬氣溫7℃左右時開始萌發(fā),這個時候小麥正處于拔節(jié)期。蘆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生長緩慢,一般不高于麥苗,株高10~30厘米。小麥孕穗前后是蘆葦生長的旺盛期,通常在小麥抽穗期蘆葦高度超過小麥。當(dāng)小麥成熟后,蘆葦要比小麥高30厘米左右,這時蘆葦?shù)娜~片遮擋陽光小麥生長受到影響。小麥?zhǔn)崭顣r蘆葦?shù)牡厣喜糠直桓畹?,后茬如果是水稻,土壤中的蘆葦根莖仍能再度萌發(fā)生長,但密度一般遠(yuǎn)低于小麥田。在9月上中旬蘆葦抽穗。隨著水稻收割,蘆葦?shù)厣喜糠衷俅伪桓畹簦J葦?shù)母o仍留在土中,次年春季還會再度萌發(fā)。
蘆葦為多年生惡性雜草,有粗壯的地下莖,同時蘆葦和小麥、水稻同屬禾本科,因而在蘆葦和小麥、水稻混生的出塊很難使用選擇性除草劑消滅蘆葦。
據(jù)試驗,在小麥蠟熟中期(莖稈及劍葉呈黃綠色,中下部葉片全黃,麥粒玉色)每畝噴施草甘膦140克(純品),用藥后4—5天蘆葦心葉枯黃,心葉基部腐爛,莖稈基部呈淺褐色,潛伏芽呈水漬狀。連續(xù)2~3年,基本可以消滅蘆葦。由于小麥從蠟熟中期到蠟熟末期一般需4—5天,此階段的灌漿速度已經(jīng)很慢,而在蠟熟中期施川草甘膦,從施藥到蘆葦心葉枯黃和小麥枯死要4~5天時間,與小麥從蠟熟中期自然過渡到末期所需的時間基本吻合,所以蠟熟中期施藥對小麥灌漿無明顯不良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草甘膦是一種滅生性除草劑,不能噴灑到其它植物上,麥隴套種的作物不能出苗,否則植株接觸到藥物,會產(chǎn)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