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病蟲雜交棉冀雜999機械化輕簡化栽培技術(shù)
冀雜999是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抗病蟲、高產(chǎn)、適于機械化管理的國審棉花雜交種。在2013~2015年棉花生產(chǎn)機械化品種篩選試驗中表現(xiàn):早熟性好,生育期122 d,霜前花率高達95.2%;株型較為緊湊,長勢壯而不旺;第一果枝節(jié)位7.1節(jié),距地高度為22~25 cm;鈴大絮肥,吐絮集中,9月30日吐絮率達69.3%,比對照冀棉958高35.1%;爛鈴少,爛鈴率5.9%,比對照冀棉958降低10.8個百分點。對催熟脫葉劑較為敏感,10月1日前后噴施噻苯隆和乙烯利后,15~20 d后可以進行采收,落葉率接近100%;含絮力適中,吐絮暢而不碎,掛枝棉、遺留棉、落地棉少,采凈率高。2015年河北南宮大面積示范,美國約翰迪爾9970型作業(yè)效率23.8畝/h,采凈率95.3%;纖維品質(zhì)優(yōu)良,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6 mm,斷裂比強度30.1 cN/tex,馬克隆值4.9;增產(chǎn)潛力大,3年24點次試驗示范平均畝產(chǎn)皮棉128.6 kg;抗棉鈴蟲,抗枯黃萎病,適于機械化輕簡化管理。
棉田應集中連片、地勢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利于大型農(nóng)機作業(yè)。一般要求地塊長度在200 m以上,面積在50畝以上;播種前土地應做到下實上虛,虛土層厚2.0~3.0 cm,有利于保墑、出苗。
適合水平摘錠式采棉機的種植模式為等行距76 cm或大小行66+10 cm。
高水肥地塊3 500~3 800株/畝;中等肥力地塊4 200~4 500株/畝;旱薄鹽堿地塊5 000株/畝左右。
黃河流域播種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采用精量播種機,鋪膜、播種、施肥、噴除草劑、覆土一次完成。播量1 ~1.5 kg/畝,播種深度2~3 cm,覆土厚1.5~2 cm,覆膜緊貼地面,要求松緊適度、側(cè)膜壓埋嚴實,防止大風揭膜。
定苗時間掌握在3片真葉后開始,4片真葉時結(jié)束。定苗要求去弱苗、留健苗,1穴1株。遇雨后及時適墑破除板結(jié),及早進行人工輔助放苗。
應依據(jù)各生育時期需水需肥特性、土壤水肥狀況和棉株形態(tài)特征綜合確定。一般花鈴肥在初花前5~7 d,結(jié)合中耕開溝每畝施尿素10~15 kg,施入深度10 cm以上。施肥后,視天氣情況澆水,后期不再追肥澆水。
雜草是影響機采棉采收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棉花生育前期,主要依靠播前噴除草劑和地膜覆蓋抑制雜草生長。中后期噴施棉田專用除草劑及時除草。
根據(jù)棉花的長勢、株高和果枝數(shù)等因素來確定適宜的打頂時間,一般在7月10~20日,并按機采棉采摘順序進行作業(yè)。早采的早打,晚采的晚打,最終應控制棉株高度≤100 cm。
要求第一果枝節(jié)位距地面20 cm以上,因此應適當推遲頭遍化調(diào)的時間。一般蕾期(8~9葉期)每畝用縮節(jié)胺1.0~2.0 g,初花期用2.0~3.0 g,盛花期用4.0~5.0 g,打頂后用6.0~8.0 g,株高要求控制在80~100 cm。
一般10月1~5日噴施脫葉劑,每畝使用噻苯?。?0%可濕性粉劑)20~30 g+乙烯利(40%水劑)300~400 ml+30 kg水進行噴施。噴藥時機一般選擇田間棉花自然吐絮率達到60%以上。
查看、確定進出機采棉田的路線,確保采棉機可順利通過;摘錠式采棉機作業(yè),棉田兩端應人工采摘15 m寬的地頭,拔除棉桿,以利采棉機轉(zhuǎn)彎調(diào)頭;在田頭整理出適當?shù)奈恢?,便于采棉機與運棉車輛交接卸花。
在噴施脫葉催熟劑15 d以后,適時觀察脫葉效果,在脫葉率達到90%以上、吐絮率達到95%以上時,即可進行機械采收作業(yè)。
050051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趙存鵬
王凱輝郭寶生劉素恩
王兆曉耿軍義張香云
崔瑞敏劉存敬張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