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
(鐵嶺市龍山風景名勝區(qū),遼寧 鐵嶺 112000)
天目瓊花栽培養(yǎng)護技術
劉睿
(鐵嶺市龍山風景名勝區(qū),遼寧 鐵嶺 112000)
天目瓊花又叫做佛頭花或者是春花子,所屬科屬分別為忍冬科、莢蓮屬。天目瓊花作為觀賞植物,可種植于草地或林邊用于參觀。與此同時,其嫩枝、葉和果實又存在著較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因此,如何種植好天目瓊花,提高其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變得極其重要。本文探討了天目瓊花栽培養(yǎng)護技術,為天目瓊花栽培養(yǎng)護提供一些理論依據的同時,以期為市區(qū)綠化大量應用瓊花灌木提供技術參考。
天目瓊花;鑒別;繁殖與栽培;應用
瓊花又被叫做聚八仙,區(qū)分瓊花、天目瓊花的重點則是觀察葉子,瓊花的葉子是卵圓形,長6~10cm,頂端微尖,基部近圓,邊緣有小齒。而天目瓊花,葉子的顏色是深綠色接近墨色,單葉、對生,葉下面少數長有伏毛,葉柄粗壯,無毛,葉子是廣卵形至卵圓形,長和寬大致相等在6~11cm,基部為圓形,有掌狀脈,裂片朝外圍伸展,中裂比側裂長,頂端突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大齒。
天目瓊花原產于我國,最早發(fā)現是在浙江天目山地區(qū),故后來被命名為名天目瓊花。我國的東北地區(qū)南部偏多,華北和長江流域也有廣泛分布。其次,在日本、朝鮮、蘇聯等國也發(fā)現了天目瓊花,生長的環(huán)境多是在小溪峽谷邊的疏松林下、山坡、雜木林和灌木叢中,天目瓊花喜歡光照,且耐陰、抗寒,故其生長環(huán)境多為夏涼、濕潤、多霧的灌木叢中。與此同時,天目瓊花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環(huán)境適宜即可,如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都可以生長。天目瓊花的根系發(fā)達,大大提高了移植的成活率。
天目瓊花的繁殖方式可以是播種,也可以利用扦插和壓條技術。
4.1 播種
秋冬將種子采集好,冬季貯藏在微濕的沙地中,翌年春天便可以播種,播種后2~3個月可使小部分發(fā)芽,余下的則等翌年發(fā)芽。
4.2 扦插
扦插多在梅雨季節(jié)來臨時,選取10~15cm半木質化的枝條,扦插后約30d便會生根。
4.3 壓條
壓條的時間為3~4月,采用直接壓條法,等到6~7月時即可生新根,同年便可剪下進行移植、分栽。
4.4 移栽
春季移栽的成活率較高,待到4~5月開花后需要做適當的修枝工作,并輔助施肥1次。在肥沃濕潤的土地上,天目瓊花的長勢十分旺盛,粗放管理即可。
天目瓊花的主要病害有2種,分別為葉枯病和葉斑病,發(fā)病時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或60%氧化樂果乳油液3000倍液噴灑。
6.1 觀賞作用
天目瓊花樹高大、花形奇異,秋季紅色的圓果碩果累累,十分奪目,可作為觀賞植物和景觀植物種植。
6.2 天目瓊花的功效
天目瓊花的樹枝、葉子及果實是很好的藥用植物。葉子是治療瘡癤、癬和皮膚瘙癢的中藥。果實同白果一樣可以降氣止咳,常被用于治療氣管炎、咳嗽等疾病。
6.2.1 解痙作用。從歐洲莢蒾中提取的東莨寬大素,在大鼠的體外實驗驗證下,數據顯示:有明顯的通經活絡、解痙止攣作用。
6.2.2 止血作用。歐洲莢蒾樹皮的乙醇提取物有增強子中收縮力的作用,增強了犬的血液凝固作用。
6.2.3 抗膽堿酯酶作用。歐洲莢蒾分離提取的物質可作為一種降壓劑和平滑肌解痙劑。試驗顯示,可以使動物的心率變慢、血壓降低和心肌收縮減弱,其作用強度弱于毒扁豆堿。
綜上所述,本文從天目瓊花的簡介、鑒別、產地習性、繁殖栽種、病蟲害和應用等方面做了詳細闡述,為天目瓊花栽培養(yǎng)護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天目瓊花作為觀賞植物、藥用植物和食用植物,有著廣泛的作用,按照其生活習性,合理種植與栽培養(yǎng)護至關重要。
1 李孟杰.天目瓊花栽培與養(yǎng)護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2(11)
2 馬紅梅.天目瓊花栽培養(yǎng)護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6(7)
(責任編輯 王曼)
劉睿,(1983.1-),女,園林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