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國、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曾經的新興市場明星巴西,如今正陷入政經雙重危機??偨y(tǒng)會不會被彈劾,經濟能不能走出泥潭,都牽扯到半年后的奧運會。
3月13日,巴西320多個城鎮(zhèn)掀起反總統(tǒng)羅塞夫的示威游行。據(jù)巴西主流媒體《環(huán)球報》網站統(tǒng)計,示威游行參加者超過350萬人。圣保羅市的游行人數(shù)創(chuàng)下歷史之最,甚至超過1984年推翻巴西軍政府時的規(guī)模。
被詬病的羅塞夫號稱巴西“鐵娘子”,在2014年10月的大選中,以53%的選票獲得連任。但由于巴西石油公司腐敗案,以及近期的“盧拉沖擊波”,羅塞夫的支持率已經降至僅為8%。
所謂巴油腐敗案是指巴油高管層涉嫌集體腐敗,利用外包工程虛抬報價收受賄賂的案件。該案涉案金額高達數(shù)十億美元,被媒體稱作“巴西史上最大腐敗案”。 羅塞夫在2003年至2010年期間曾擔任巴油公司董事會主席,因此反對黨一直認為羅塞夫應該對這樁腐敗案負責。
在近兩年的調查中,約百名巴西企業(yè)家和政治家因受牽連被逮捕或拘留。3月初,巴西前總統(tǒng)盧拉又被警方帶走協(xié)助調查。巴西檢察機構稱,盧拉及其家人實際擁有的幾處產業(yè)是承包商給予的“報償”,盧拉卸任后建立的基金會獲得的大筆捐款也來自5家卷入腐敗案的企業(yè)。
盧拉是巴西政壇的傳奇人物,由于在任內實施向低收入階層傾斜的經濟社會政策,幫助數(shù)千萬巴西人脫貧,他在2010年卸任時的支持率高達87%。巴西總統(tǒng)羅塞夫被視為盧拉的“政治傳人”,正是憑借盧拉的聲望和力挺,羅塞夫才能在2010年和2014年兩度贏得巴西總統(tǒng)選舉。如今,巴西司法部門對盧拉展開的行動使得羅塞夫不可避免地受到牽連,處境更加艱難。
3月 3日,當?shù)孛襟w披露羅塞夫和盧拉均對腐敗案知情,還試圖阻撓司法機關調查。如果檢察機關的調查證實羅塞夫試圖阻撓調查或使用非法政治獻金贏得2014年總統(tǒng)選舉,那么議會啟動新的彈劾程序不可避免,羅塞夫的總統(tǒng)地位將岌岌可危。
雪上加霜的是,巴西的經濟也陷入低谷。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巴西的經濟總量在2015年萎縮了3.8%,創(chuàng)下過去25年最糟紀錄。這一數(shù)字同時意味著,至少有150萬巴西人失去了工作。巴西央行的調查顯示,2016年經濟將繼續(xù)萎縮3.45%。倘若如此,巴西將陷入自1901年有記錄以來時間最長、幅度最大的經濟滑坡——GDP在將近兩年內收縮超過7%。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中,標普和惠譽都將巴西主權債務評級下調至垃圾級。
比這些“外傷”更致命的是,巴西自身存在結構性弱點:糟糕的生產率和“自殺式”公共開支。如此迫切的形勢凸顯了改革對于巴西未來的重要性。然而,史無前例的腐敗風波卻使得改革停滯不前。
《經濟學人》說,巴西對于危機并不陌生。1992年,巴西首位直接選舉產生的總統(tǒng)科洛爾遭到彈劾。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巴西出現(xiàn)經濟停滯和惡性通脹,經歷了“失去的十年”。即便如此,巴西幾乎從未遭遇過當前這種情況:內部和外部沖擊、政治和經濟波動同時作用。
雖然難以預料巴西的政經危機將走向何方,但2016年奧運會已經蒙上陰影。一些參與此次奧運場館建設的公司被指控涉嫌腐敗,讓里約力爭舉辦一屆“零腐敗”奧運的愿望化為泡影。除腐敗案外,由于經濟危機,里約奧組委不得不削減20億雷亞爾(約合32億元人民幣)的預算,以確保奧運會的順利舉辦。里約奧組委稱,將“盡一切可能精簡預算”,比如取消運動員村臥室內的電視、增加臨時性場館、壓縮開幕式的成本(只有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十分之一)等。另外,還將此次奧運志愿者人數(shù)從7萬人減少到5萬人。
巴西曾將成功舉辦奧運會作為重振經濟的希望之一,然而,2014年世界杯后巴西經濟就開始下滑,那么奧運會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