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星,徐素潔
(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四川德陽618000)
茶產品包裝的設計要素分析
吳新星,徐素潔
(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四川德陽618000)
茶產品的包裝是企業(yè)宣傳品牌特點的重要方式。好的包裝設計能夠迅速吸引消費者注意,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茶在我國具有特殊的意義,茶產品的包裝在傳達企業(yè)文化同時也擔負著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茶產品包裝的設計要素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包裝的材料、色彩、文字、圖案設計和包裝的文化賦予。企業(yè)在進行包裝設計時,需要充分把握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诖?,筆者在文中對茶產品包裝設計要素進行分析,以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茶產品;包裝;設計要素
我國是最早種植和飲用茶的國家之一,在《神農百草經》就有茶的相關記載,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種茶、喝茶、品茶、送茶,茶在我國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交往溝通的重要方式。茶的種類繁多,飲用方式多樣,隨之產生的茶產品也多種多樣。對茶產品進行包裝,不僅能夠更好地保存茶葉,更重要的是能夠傳達意境、傳播文化,從而樹立品牌。茶產品包裝設計現在也已經成為茶產品產業(yè)的重要部分。
對茶產品進行包裝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對產品的存放和保護,二是建立品牌形象。產品存放方面,主要針對的是包裝材料的選擇和包裝工藝的設計。建立品牌形象,則要求對茶產品的包裝進行細致設計,不僅要突出本身特點,更要迅速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茶產品包裝作為商品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的重要媒介,不僅要傳達出品牌所代表的產品性質,更要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信任,與其他類似產品進行區(qū)分。
對茶產品進行包裝設計,能夠更好地突出產品特點,吸引消費者注意;借助包裝營造出特殊的意境,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包裝中加入文化元素,或與傳統(tǒng)茶文化相結合,將茶產品與中國文化聯系起來,塑造中國品牌。
茶產品包裝設計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物質方面有包裝材料的選擇和包裝色彩、包裝文字、包裝圖案的設計,精神方面主要包括賦予包裝更多文化內涵,既包括品牌文化、企業(yè)文化,又要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
2.1設計應具有民族特色
我國茶樹種植面積高居世界第一,每年茶產品總產量達到世界第二,茶產品市場廣闊,是名副其實的茶產品大國。而且我國自古就有飲茶的習慣,歷經千年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并深刻影響了周邊國家?,F代茶產品的包裝設計,不僅擔負著宣傳我國茶產品的任務,同時也反映著我國的古老文明和歷史悠久的茶文化。在對茶產品進行包裝設計時,不僅要注重其優(yōu)美的外觀,更要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人的思維方式會受到成長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影響,根據民族文化特點對包裝進行設計,能夠迅速給人留下印象。但是,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民俗都有差異,在進行包裝設計時,也應尊重別國文化,針對消費人群做相應調整。例如,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喜慶、歡樂,在茶產品包裝中利用紅色能夠迅速抓住中國消費者眼球,尤其是一些紅茶,像祁紅,包裝與名字相得益彰,能夠更好地吸引消費者注意。但在西方紅色多代表著戰(zhàn)爭、犧牲,用紅色做包裝反而起不到預期的效果。
2.2茶產品包裝的文化性
一方面,產品的包裝不僅所傳達出生產企業(yè)的品牌特點,更代表著生產企業(yè)的企業(yè)文化。另一方面,通過包裝將產品的品牌文化與民族文化相結合,賦予產品更多文化內涵。茶產品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背景影響下,本身就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征,將中國的茶文化與企業(yè)文化相結合,是提高茶產品包裝設計的文化內涵的終極目標。例如,美國的可口可樂,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美國文化的象征,只要看到起獨特的瓶裝包裝設計,就能讓人聯想到風靡八十年代的美國文化。但在中國,卻缺乏這樣的茶產品包裝設計,也缺少這樣的茶產品品牌。另外,包裝設計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同樣也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的變化,在進行茶產品包裝設計時也要積極加入時代元素。
2.3圖形設計
現代茶產品包裝的圖案多以國畫為主體,還有些以剪紙圖形、吉祥物圖案、圖騰等民族氣息濃重的圖案為主體,進行圖形設計。這樣的包裝設計能夠迅速突出民族特色,傳遞民族文化,但卻流于俗套,難以在眾多包裝設計中脫穎而出。在進行茶產品的包裝的圖形設計時,不能僅停留在拷貝傳統(tǒng)圖案的階段,而應充分把握傳統(tǒng)藝術形式的精髓——含蓄、細膩、傳神——并將其融入到新的圖形之中,或利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將時代氣息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更獨特的意境。
圖形是包裝圖案的主體部分,所以圖形的位置也是圖形設計的重要內容。首先,要保證圖形能夠呈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下,完整地傳達出所蘊含的信息。其次,圖形應與整體包裝相得益彰,不顯突兀。另外,還要與包裝的色彩相互配合,構建出完整的文化意境。
2.4文字裝飾
一般茶產品包裝上的文字都包括產品名稱、產品資料詳情、功能性文字、宣傳性文字等。其中產品資料、功能性文字等作為主要的介紹產品性質的內容,要保證其清晰、明白。在進行包裝設計時,可以從結構加工、字體修飾等方面,合理安排文字大小、色彩,增強文字的表現力。產品名稱,可以采用傳統(tǒng)書法藝術形式來表現,但也要注意字體設計的“親民性”,避免由于字形怪異或不易辨識造成難以識記的情況發(fā)生。產品名稱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好的包裝設計中,產品名稱與包裝的顏色、圖形相互配合,在其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會成為包裝設計的一大亮點。
2.5色彩搭配
茶產品包裝的色彩,是給人視覺沖擊最大的設計要素,往往會先給消費者留下第一印象。因此色彩的象征意義、傳達能力、可識別度都會很大程度地影響產品包裝的最終效果。
首先,色彩的象征意義是色彩設計中影響力最大的因素。不同消費群體對色彩的喜好和理解有所不同,每種顏色在不同地區(qū)的象征意義也不一樣。其次,色彩的傳達能力直接影響到消費者對茶產品的印象程度,紅色、綠色等較鮮明的顏色能夠迅速吸引消費者注意,棕色、黃的等效果則較弱。另外,色彩的可識別度是區(qū)分不同品牌、不同類型茶產品的重要方式。產品性質相近的選用色彩差異較小的包裝,茶性相差較遠的產品選擇能明顯區(qū)分的包裝色彩,能夠幫助消費者對茶產品迅速形成初步印象。所以在進行包裝設計時要根據產品性質、針對消費對象,靈活調整包裝色彩。
3.1在茶產品包裝加大色彩的心理效應
色彩是茶產品包裝中最活潑、最生動的設計要素。恰到好處的包裝色彩,能夠對消費者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引發(fā)人們的心理和情緒反應。因此,在對茶產品包裝的色彩進行設計時,首先,要認真觀察不同消費群體對色彩的感受,了解不同年齡、不同地區(qū)消費者對顏色的欣賞習慣,掌握消費者面對不同顏色包裝的心理反應,并以此為基礎對茶產品包裝進行色彩設計。其次,要根據茶產品本身品質為包裝定下基本色調,比如紅茶以暖色為基本色,綠茶以冷色為基本色。然后,再根據茶產品所代表的文化,對包裝顏色做進一步調整。
例如中國名茶之一的信陽毛尖,有兩種包裝款式,一種為墨綠色,一種為棕色。信陽毛尖在古代常被用作接待貴客,這兩種顏色都能給人以沉穩(wěn)、莊重的心理感受。選用墨綠色包裝時,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另外,茶樹本身為墨綠色,毛尖茶在沖泡后也是墨綠色,為飲茶者營造出一種寧靜、悠遠的氛圍,幫助人們從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跳脫出來,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對這款茶產品的印象;而當選用棕色包裝時,色調更加柔和,更增強了成熟穩(wěn)重的視覺感受,采用淺棕色,穩(wěn)重中又能傳達出平和,為飲茶者營造出一種平淡、閑適的氛圍,似乎在說生活只有平平淡淡才是幸福。這兩款設計采用相同的布局不同的顏色,就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引發(fā)消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對茶產品產生不同的心理印象??梢婎伾倪\用對茶產品的重要影響。
3.2包裝材料推陳出新
傳統(tǒng)的茶產品包裝多采用紙質材料,紙質包裝不僅可以吸收一部分潮氣,有利于茶葉的保存,而且能夠表現出特有的書香氣息,有利于意境的創(chuàng)設。但由于紙質材料本身怕水怕潮,容易受存儲環(huán)境影響,使得這種包裝方式保存時間較短。現多采用塑料包裝進行儲存,將茶產品分成小袋并進行真空處理,避免茶葉腐壞變質。近些年隨著分子技術的發(fā)展,各種新型包裝材料紛紛進入日常生活。采用新型包裝材料,要在保證不傷害產品的同時,符合一定的審美。將新型包裝材料與包裝的色彩、圖像、文字等相互配合,構成一個整體,具有藝術觀賞性。但在國內對茶產品包裝材料的嘗試并不多,國外有一些這方面的嘗試,如加拿大某公司采用以錫箔和紙為原料制作茶葉內包裝,進行密封處理,避免了光線和水汽對茶葉品性的影響,再輔以木質或陶瓷外殼的方法,形成獨具特色的包裝形態(tài),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注意。
我國不僅是產茶大國,更是茶文化的發(fā)源地。對茶產品進行包裝設計,加入文化元素,有利于我國傳統(tǒng)古文化的傳播。茶產品的包裝不僅代表著企業(yè)的品牌形象,也能傳達出相應的文化內涵。產品包裝的色彩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文字與圖案的配合則可以引起人內心的情感變化。對茶產品的包裝進行設計,也應從包裝的色彩、圖案、文字等角度,通過營造氛圍,構建意境,將茶產品與茶文化相聯系,賦予茶產品更多象征意義。再配合能夠將包裝設計的視覺刺激完全展現出來的新型材料,中國的茶產品才有可能在未來國際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1]陳周維.淺談茶包裝的色彩設計與消費心理[M].長沙理工大學藝術出版社.2010:1.
[2]包小村,蔡正安.茶葉市場謀略[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157.
[3]張文蓮.中國茶文化與現代茶葉包裝設計[D].蘇州:蘇州大學. 2007:24.
[4]龔丁,郭濱.美國三大電信企業(yè)標識中多模態(tài)隱喻意義構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9):125-127.
[5]彭建祥.包裝設計實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141.
吳新星(1981-),女,四川德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徐素潔(1978-),女,四川德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