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的直升機機長

      2016-03-31 16:44
      兵器知識 2016年4期
      關鍵詞:傷員前線我軍

      2016年1月3日清晨,記者就來到了宋副局長位于北京郊區(qū)某小區(qū)的家,因為他下午就要飛回江西執(zhí)行任務,只有一上午的空閑時間,所以見面互相問候了兩句,就進入主題。宋副局長是河北省張家口人,一派燕趙子弟的豪爽之情,講話直來直去,絲毫不拖泥帶水,眉宇間透射著長期軍旅生活磨練而出的英武氣概。

      從軍

      我是張家口農村的,父親是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老實巴交的農民,沒有任何“背景”。這時進來給記者倒茶的宋副局長的夫人——一位身材勻稱、面容清秀的中年婦女插了一句話:“他這一輩子都獻給了直升機事業(yè)?;厥淄?,我們覺得問心無愧,并充滿了事業(yè)成功的滿足感!”

      “她是四川宜賓人,也是一位從軍三十多年的軍人了!我的女兒已經小學五年級了。”

      宋副局長夫婦這一番發(fā)自內心的表白,使記者對他們更平添了一份真正的尊敬和欽佩……

      1977年,通過極為嚴苛的身體檢查和政治審查,我進入了空軍保定第二航空預備學校。該校在前幾年已被撤消,現(xiàn)在空軍預科學習都在長春航空大學。預校學習一段時間后,我到云南的十航校學習殲擊機飛行。但由于我的身材偏高,不適于飛殲擊機,畢業(yè)后就改飛了運輸機,而且飛的是直升機,從那時起就和直升機結下了緣。

      1980年5月,我畢業(yè)后被分配到空軍第七獨立運輸大隊,飛的是直-5型直升機,干了7年。1987年10月,昆明、成都兩大軍區(qū)合并為成都軍區(qū)之前,我被調到了空軍第二飛行學院,位于宜賓市第二飛行訓練團,繼續(xù)飛直-5直升機。對于這種我軍第一種批量列裝的直升機,我得夸幾句:直-5直升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國依照從蘇聯(lián)米里設計局引進的米-4直升機圖紙資料,在哈爾濱飛機廠(現(xiàn)哈飛公司)生產的。該機屬于中小型直升機,有效載荷一噸左右,配裝功率為1 300千瓦的活塞式航空發(fā)動機。這種發(fā)動機有14個缸,比較費油,噪音也挺大,但工作穩(wěn)定可靠。飛行速度為180千米/小時,最大速度小于25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800千米。該機在我軍正式入役以后,質量一直很好,享有“空中保險箱”的美譽。敬愛的周總理乘坐直-5直升機視察過邢臺地震災區(qū),在“文革”中總理還乘坐直-5陪同外賓視察過當時河北的農村先進典型沙石峪??偫磉€把直-5直升機作為國禮送給越南的胡志明主席。該機在我軍曾裝備過數百架,直到本世紀初才退出了現(xiàn)役,現(xiàn)在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架直-5存放在部隊和博物館里。每當我看到自己的“老朋友”直-5直升機,心中總是充滿了一種由衷的感謝之情。當時我們第二訓練團有20多架直-5,還有少量引進的法國“云雀”-3輕型直升機。在四川宜賓一待就是11年,1991年轉隸陸軍航空兵,從此,我就進入了陸航序列。后來我又調入山西侯馬等地擔任領導以及完成教學任務。2000年10月組建陸航試飛大隊并擔任大隊長。2010年調入陸航裝備機關工作,2015年退休。從入伍到退休屈指算來也有30多年了,前后換了多次工作,轉戰(zhàn)過全國幾十個機場,飛過初教-6、殲教-5、直-5、米-8、直-9,“云雀”-3、米-17、直-11、直-8、直-10、直-19等軍、民用直升機。在南非培訓期間還飛過貝爾-206、EC-120、BO-105等多個機型。

      在長達30多年的駕駛和試飛直升機的生涯中,經歷了多次生與死的考驗,給我留下了許多難以忘懷、刻骨銘心的記憶。但您要問,什么事情是令我最難忘的往事呢?我會毫不遲疑地告訴您:1984年4月到8月間在云南前線參與戰(zhàn)場救護的那四個月!

      參戰(zhàn)

      剛才我講過,雖然我在云南工作了很多年,也耳聞了越南這個當時的地區(qū)小霸無端生事挑釁的罪行,也一直憧憬能有一天,親自參加懲罰那不知天高地厚忘恩負義的“白眼兒狼”的戰(zhàn)斗,但我軍于1979年2月17日發(fā)起的、歷時1個月的自衛(wèi)還擊戰(zhàn),我并沒能參加。說實話,以后每當聽到作戰(zhàn)英模報告時,心中總有一點遺憾。

      1984年4月,我云南邊防部隊收復老山、者陰山的作戰(zhàn)即將開始時,我所在的駐在云南呈貴縣的獨立運輸大隊奉命參戰(zhàn),負責救護傷員和運輸醫(yī)療器械物資任務。收復兩山的作戰(zhàn)于1984年4月28日凌晨打響(收復老山作戰(zhàn)在先,稍后是收復者陰山)。我們是4月27日抵達前線硯山機場。當時為統(tǒng)一協(xié)調運輸機部隊(也含直升機)搶運傷員,專門成立了“8405”辦公室,我們中隊長楊增順同志是辦公室成員之一,他比我們提前一天到了硯山機場。

      在1979年初的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中,中央軍委為了避免戰(zhàn)爭規(guī)模擴大升級,明令空軍只在邊境線我方一側進行威懾警戒飛行,而不進入越境直接支援陸軍作戰(zhàn)。1984年4月28日開始的以攻取兩山為代表的騎線拔點作戰(zhàn)時,空軍基本上還遵照這一原則。所以我們都脫下空軍上綠下藍的軍裝,換上陸軍的綠軍裝。

      當時機場上共3架直-5直升機、2架米-8直升機,另外還有安-24、安-26兩型固定翼運輸機。那些特別危重的在云南前線野戰(zhàn)醫(yī)院搶救不了的傷員,將被送上這些飛機運到昆明、成都、北京、上海等內地的大醫(yī)院救治。機場上的5架直升機,4架出動一架備用。我們機組3個人,我是機長,另外有兩位戰(zhàn)友,他們是80年入伍的馮玉仙和孫宏勝。我們的直-5直升機能載6名重傷員,機艙內左右各能放三副擔架,上中下排列,隨機兩名醫(yī)護人員。如果是輕傷員能裝10多名。我們在前線的降落點有南溫河、落水洞、麻栗坡等幾處,部隊的醫(yī)護人員用擔架把重傷員送到這些降落地點,等我們落地以后,把傷員抬上直升機就立即起飛。有時是一兩位傷員,有時傷員多一些。負責往降落點送傷員的不僅有部隊的人,也有當地的民工,據說每人每天6塊錢。他們也很辛苦,也很盡責,有的人甚至為此負傷和犧牲。當時戰(zhàn)區(qū)的軍民關系還是很好的。一般情況我們每天飛5~6次,一個往返要40~60分鐘的時間。

      在前線執(zhí)行任務的4個多月里,我們機組一共搶運了200多名傷員,大部份都是顱腦傷、胸部傷和被地雷炸傷下肢的傷員。別看小地雷不起眼,但它對人造成的傷害非常厲害,有時只是腳部的局部受傷,但為了防止感染,也要把整只腳都鋸去,造成殘廢。由于我們搶運的大部分都是重傷員,盡管前線衛(wèi)生員做了緊急包扎止血等應急處理,但還是有很多傷員在流血。所以每次飛行后,我們的機艙內會留下很多血跡,都要用清水沖洗機艙并消毒。飛往前線運傷員時,我們會把前線所需的醫(yī)療急需藥品和器械帶去,前線醫(yī)務人員也會搭乘我們的直升機往返。

      戰(zhàn)爭是慘烈的,流血犧牲是尋常事。但有兩次的經歷還是讓我終生難忘。有一回我們機組搶運了一位只有18歲的小戰(zhàn)士,他的大腿讓子彈打了一個大洞,流了很多的血。聽護送他的前線衛(wèi)生員講,當時是費了很大勁才把他架回來的,因為他非要繼續(xù)沖鋒。當把他抬上直升機時,他仍然滿眼含淚,不停在喃喃自語:“我沒有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的任務,我對不起黨和人民的重托,對不起戰(zhàn)友……”那一刻我們在場的人都哭了,因為我們知道這位小戰(zhàn)士,不是在唱高調也不是在“演戲”,而那是他發(fā)自內心的報國激情。

      還有一次,我看見擔架上躺著一位臉部已經灼燒得完全發(fā)黑,但眼睛還在轉動的重傷員。他身體被完全蒙住,我便要拉開床單看一下。醫(yī)生連忙對我講:“您最好別看了!”他越是這樣說,越激發(fā)了我想看的欲望。但當我真的打開床單才發(fā)現(xiàn),這位戰(zhàn)友的身體和四肢幾乎被燒成了焦炭樣。到現(xiàn)在我都不明白,傷成這樣,他為什么還能頑強地眨眼看著我們……

      我的那些戰(zhàn)友都是那么年輕,許多人還不到20歲,入伍才幾個月就投入了殘酷但卻是神圣的自衛(wèi)還擊戰(zhàn)爭,而且義無反顧、視死如歸。我也幾次聽這些戰(zhàn)友們講過:“剛上戰(zhàn)場時,我們真是害怕,但看到自己的戰(zhàn)友倒在敵人子彈之下的那一刻,膽小害怕不見了,而變成了視死如歸、同仇敵愾的戰(zhàn)斗意志,變成了替戰(zhàn)友報仇的豪邁激情。

      講到這里,宋局長的眼眶里噙滿熱淚,他從紙巾盒里拽出一方紙巾、輕輕地擦著……

      近幾年記者在全國各地采訪過二十多位當年參加過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的人,他們之中有身經百戰(zhàn)的將軍,也有從軍的真正的“官二代”和一線的指戰(zhàn)員。他們講的戰(zhàn)斗往事各異,但每當講起戰(zhàn)友的流血犧牲,幾乎每個人都傷心落淚,甚至痛哭失聲!

      我們的戰(zhàn)友不僅在戰(zhàn)場上是真英雄,就是負傷也是頂天立地的好漢!我們運過那么多傷員,有的昏迷,有的還很清醒但我極少聽見他們呻吟叫喊!幾十年過去了,每當我想起他們時,還是一陣陣心痛。他們現(xiàn)在過得還好嗎?

      飛行風險

      我們雖然沒有前方將士那樣前仆后繼、流血犧牲,但在那幾個月的飛行過程中也時時充滿著危險。

      首先是來自越軍的偷襲。我們機場尤其是臨時起降點離邊界只有1 000多米,飛偏一點就有可能飛越國界,從而受到敵方地面火力的威脅。雖然我們的直升機上都噴著很大很醒目的紅十字,按照《國際法》他們是不敢打我們的,但誰知道那幫被我軍打得輸紅了眼的“小人”會不會鋌而走險呢?我們的機場有高炮部隊負責警戒防空,應該比較安全,但我們的警惕性還是很高的,越軍的特工人員隨時可能進行破壞。

      不過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云南前線復雜的地形地貌和一日三變的復雜氣象條件。云南邊境一帶屬于云貴高原,山岳丘陵峽谷縱橫,地形非常復雜,加之直-5性能比較差,所以到前線救傷員只能從云底下順著蜿延曲折的河谷向前飛行。有時剛轉一個彎,迎面可能馬上就是一座高山,必須迅速進行急轉彎,否則轉瞬之間就可能撞山。唐代大詩人李白形容蜀道險峻時曾有“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的名句,拿來形容我們的飛行環(huán)境是很恰當的。云南地區(qū)氣候也非常復雜,忽而晴空萬里,轉眼之間就是陰云密布電閃雷鳴。當時我們的直升機是嚴格禁止入云飛行的,因為當時機載導航設備比較落后,一旦進入云層,隨時都有撞山的危險,所以只能盡可能在低高度保持目視飛行。直升機距地面的高度有時只有50米,有時甚至只有20~30米,真是在樹梢上飛行,必須加倍小心。一個往返飛回來,往往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那時的氣象預報設備也不能及時和準確地預報天氣,為了搶運傷員,我們只好憑自己的經驗,“摸著石頭過河”。每次到前線搶運傷員,我們在機場只要能看見航線方向的山口,就可以進入山口順著峽谷飛往野外救護場了,由此形成了一條生命通道。四個多月的時間里,由于我們機組、地勤和其他保障同志的努力,我們整個“8405”辦公室所屬的直升機沒出過任何問題,圓滿地完成了空中救護任務。

      虛驚一場

      有一次我們機組奉命去南溫河陸軍野戰(zhàn)醫(yī)院搶運兩個重傷員。在我們當時常飛的幾條航線中,這條航線是最難飛的,進入山谷之后,只能盡可能低高度小速度飛行,幾乎緊貼著兩岸的峭壁“之”字形飛行。有時速度會降至70~80千米/小時,這已經是極限,如果再低,直升機就會失速喪失升力,像塊石頭一樣墜向地面。

      這個地方不僅飛行過程艱險,而且連一塊稍大點的供我們降落的平地也沒有!考慮再三,我們只好把直升機降落在橫跨南溫河的一座橋上。好不容易把直升機降了下來,機輪(起落架)離橋墩只有不到半米!稍一晃動就會撞上橋梁護欄。直升機剛降穩(wěn),同志們就把兩名傷員抬上直升機,我們馬上起飛,旋翼卷起了地面的紅土和草屑雜木在地面打旋。

      沒想到我們剛離開地面向前增速十幾米,忽然傳來幾聲劇烈的爆炸聲,我們連忙往下看,只見橋墩四周騰起了煙霧和水柱并夾著碎石,人們向四處跑去。我們以為是越軍的遠射程火炮打過來的炮彈(兩山作戰(zhàn)時期,越軍曾從蘇聯(lián)進口了射程超過30多千米的遠射程火炮,專門對付我軍縱深的重要目標。而我軍當時射程最遠的軍屬59-1式130毫米加農炮射程才27 490米,后來有關方面緊急從127廠調去數門剛研制成功、尚未定型的射程也超過30千米的83式152毫米加榴炮與之抗衡才解了燃眉之急),連忙加快了上升速度,并與地面聯(lián)絡才獲知是虛驚一場。原來,當時越軍為了切斷我軍的運輸線,經常派特工潛入我境內,妄圖炸毀這座極為重要的大橋。我軍為了防備其偷襲,就在大橋橋墩附近埋掛了小地雷。直升機降落時,氣流強度是比較弱的,所以沒事,而直升機起飛時氣流是向下加速運動的,強度加大,所以“吹爆”了這些地雷。所幸大橋和地面人員都沒事!

      前線生活

      按照我軍的供給標準,我們應該吃空勤灶,而且還要有戰(zhàn)時補助,但當時根本達不到。由于頻繁的救護飛行,吃飯時間沒有保證。早飯好一點,雞蛋、饅頭、粥和咸菜。中午差不多都吃盒飯,很簡單。晚飯也沒個準點,啥時候回來啥時候吃,胡亂吃幾口就睡覺去了。我們機組人員唯一比較特殊的是飲用水,一些醫(yī)務人員為了給我們增加點“營養(yǎng)”,專門勾兌了加有葡萄糖粉的蒸餾水,這算是對我們的特殊照顧吧。

      吃的不行,連日常用水也很不方便。老天爺下雨也沒個準時候,指望不上雨水。山里的河水也不敢用,因為怕越軍在里面投毒。平時洗漱只能用機場水窖的水湊合。云南那邊很潮濕,一天飛下來,身上的味兒很難聞,而機場也沒有浴池。沒辦法,我們只好用磚頭壘個高臺,上面架上報廢的殲擊機副油箱(容積大約有200公升左右),在里面灌上水。洗澡時,我們就蹲在高臺下面,湊合沖一下,雖然洗得很不舒服,但我們很知足。我們知道比起那些赤身露體守衛(wèi)在狹小潮濕悶熱的貓耳洞里,連口干凈水都喝不上,而且時刻面臨死亡的陸軍兄弟們,我們這已是超豪華的享受了!

      由于我們機組圓滿地完成了前線搶運傷員和運輸物資人員的任務,所以上級也給我們立功嘉獎。但我認為這四個月在前線血與火、生與死的歷練中自己所獲得的人生感悟和真諦才是我終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

      中越關系正常化以后,我隨我軍陸航代表團出訪過越南,從河內到胡志明市(原西貢市)。我們主要參觀了越軍的陸航部隊,他們的直升機數量不多,機型也比較老舊,也就相當于我軍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同時還參觀了他們的陸航院校,教學設施一般。

      反思

      這些年我也常去云南那邊,中越兩國邊貿很發(fā)達也很熱鬧。每當我看到這些情景時,總會想起那些為了祖國邊境和平安寧流血犧牲的烈士們。我總在想,如果沒有當年戰(zhàn)士們的浴血奮戰(zhàn),能有眼前的和平環(huán)境嗎?

      從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中,我悟出一個道理,國家的和平是要以強盛的國力和強大的軍隊來保障的。否則,即使有和平也只能是屈辱忍讓片面茍安的暫時和平。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已經無數次地證明了這一點。不知記者同志和貴刊的廣大讀者朋友同不同意我的觀點?

      宋副局長講這番話時,臉色是凝重的,語氣是堅定的,那種神情不由得不讓人從內心里對他的觀點表示由衷的心悅誠服!

      后來,由于宋副局長的發(fā)奮努力和個人秉性的聰慧,使他得以成為我國第一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直-10直升機的首席試飛員,為這款國產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研發(fā)、定型裝備部隊,形成作戰(zhàn)能力做出了重大貢獻。這其中應該有一些現(xiàn)在可以公開的故事。但時鐘已經指向1:30分,他很快就要飛回江西景德鎮(zhèn)了,實在不能再耽誤他的寶貴時間了。所以記者只好單方面中斷采訪,但同時約定以后如有機會,會請他談談這個廣大讀者都很期待的話題。

      在宋副局長和夫人及聰明可愛的小女兒的祝福聲中,我離開他家。但腦子里還總在回想著他講的那些有關自己和直升機的故事……

      陸軍航空兵學院飛行理論系黃殿義教授和學院宣傳處倪天寶處長為本次采訪提供了重要幫助,在此致以由衷的感謝!

      猜你喜歡
      傷員前線我軍
      《突破口》,道出我軍制勝密碼
      追蹤潮流前線,一定不能錯過這幾個公眾號
      圖形前線
      軍醫(yī)教你戰(zhàn)場上如何自救互救
      跟蹤導練(四)4
      一段往事
      藍色生命線
      藍色生命線
      泽州县| 铁力市| 偏关县| 会东县| 乐山市| 丰原市| 镇平县| 井陉县| 年辖:市辖区| 宁都县| 罗定市| 深水埗区| 南丹县| 金堂县| 连山| 南宁市| 健康| 合川市| 镇坪县| 施甸县| 阳信县| 海盐县| 岗巴县| 昆明市| 天祝| 焦作市| 黄浦区| 中西区| 濮阳市| 荃湾区| 苏尼特右旗| 嘉义县| 察哈| 连山| 专栏| 邯郸市| 河源市| 遵义县| 定州市| 交城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