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海,蹇尚林2,李聯(lián)明3(.四川省蜂業(yè)管理站,四川 成都 6004;2.四川省阿壩州畜牧工作站,四川 馬爾康 624000;3.四川省馬爾康市畜牧獸醫(yī)中心,四川 馬爾康 624000)
阿壩中蜂高效飼養(yǎng)技術
王順海1,蹇尚林2,李聯(lián)明3
(1.四川省蜂業(yè)管理站,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阿壩州畜牧工作站,四川 馬爾康 624000;3.四川省馬爾康市畜牧獸醫(yī)中心,四川 馬爾康 624000)
阿壩中蜂具有個體大、群勢強、耐寒等優(yōu)良特性,屬于國家和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建有馬爾康阿壩中蜂國家級保種場和馬爾康省級阿壩中蜂保護區(qū)。阿壩州農牧民飼養(yǎng)阿壩中蜂歷史悠久,但長期沿用樹筒等傳統(tǒng)方式飼養(yǎng),種群數量難以發(fā)展壯大,產量低,飼養(yǎng)效益差。本文介紹了阿壩中蜂健康高效的飼養(yǎng)技術,供農牧民參考。
1.1蜂場場址選擇
1.1.1蜜粉源豐富蜂場3 km半徑范圍內,至少有1種流蜜穩(wěn)定的主要蜜源植物和多種流蜜期相互交錯的輔助蜜粉源植物。
1.1.2場地環(huán)境、小氣候優(yōu)良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坡地,蜜蜂飛行線路通暢,有明顯飛行定位標志物,環(huán)境幽靜、小氣候適宜。
1.2蜂場布局蜂場應設置養(yǎng)蜂生產作業(yè)區(qū)、蜂產品加工包裝區(qū)、辦公區(qū)、展示區(qū)和生活區(qū)。根據場地大小和地形合理規(guī)劃各功能區(qū)。養(yǎng)蜂生產作業(yè)區(qū)包括放蜂場地、蜂機具制作室、蜜蜂飼料配制間等。放蜂場地可整理成梯形臺地,每條臺地寬120cm,每條臺地之間的高度相差200cm。清除過密的樹木、灌木和雜草等,種植或保持稀疏林木。蜂箱應用支架承托,離地面30cm。
2.1選好春繁場地選擇背風向陽、坐北朝南、干燥溫暖、蜜粉源較豐富的場地春繁。
2.2緊脾保溫,適時開繁當有工蜂帶花粉回巢時,選擇晴暖中午,快速檢查蜂群,選留1~2張繁育過幾代子、平整且有1/3以上封蓋蜜的“二口脾”,將蜂箱內多余的巢脾抖去蜜蜂后取出,保持蜂多于脾。隔板外放一張帶花粉的大蜜脾,將蜂箱縫隙敷嚴,用薄膜和稻草對蜂箱進行外包裝,防止寒風吹進蜂箱。
2.3獎勵飼喂蜂蜜每天傍晚用蜂蜜或糖漿(優(yōu)質白砂糖:水=1:0.6)100~200 g連續(xù)飼喂蜂群,刺激蜂王產卵和工蜂撫育蜂子,飼喂槽里要放置草、樹枝等防止蜜蜂淹死。
2.4喂鹽水在喂蜂蜜或糖漿時,同時在另外的飼槽內飼喂鹽水,鹽水濃度為0.5%,即1kg水里加5g鹽,飼喂槽里同樣要放置草或樹枝。
2.5喂花粉因蜂王產子、工蜂哺育和幼蟲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春繁時必須供給大量的優(yōu)質花粉以保證蜂群繁殖的蛋白質需要。將花粉用蜂蜜或糖漿做成粉餅放置在框梁上飼喂,用保鮮膜遮蓋以防花粉餅脫水干燥,蜜蜂無法取食,以蜜蜂3d能吃完為度,防止花粉餅霉變。
2.6穩(wěn)步加脾(礎)擴巢春季氣溫波動大,特別是早春氣溫不穩(wěn),起伏大,所以前期加脾寧慢求穩(wěn),以免加脾過快使蜂群維持育子溫度困難。在第一張子脾開始有新蜂出房時,將隔板外的半蜜粉脾加到隔板內供蜂王產卵;在第二張子脾基本封蓋時加第二張脾供蜂王產卵;后期,根據氣溫回升、蜜蜂密集情況,適當加快加脾,但必須始終保持蜂多于脾。
2.7提早育王、及時分群越冬后的蜂王多為前一年秋季甚至是前一年春季培育的,如果不及時換王可能影響蜜蜂群勢的快速增長和維持強群。山區(qū)春季無大流蜜的地方,可在大流蜜開始前45d進行分蜂,45d后不再分蜂,以保證新分蜂群能在大流蜜前養(yǎng)成強群采蜜。
2.8控制分蜂熱春季是中蜂分蜂高峰期,往往也是最大采蜜期,特別要控制蜂群在大采蜜期分蜂,降低蜂群采蜜能力。春季有油菜蜜源的地方,特別應控制蜂群不分蜂。
2.9預防高溫 “傷蜂”春繁時蜂箱內的溫度不宜過高,過高的箱溫會引起蜂群騷動不安,老蜂過早衰老,新蜂健康受影響,出現通常說的“傷蜂”;箱內溫度過高也會使粉、蜜的香味飄出箱外引來盜蜂。所以,要力求做到適度保溫,如何保溫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靈活掌握,在實踐中摸索總結。
3.1全力進行蜂蜜生產。5月~6月大流蜜期進行關王限產,或結合養(yǎng)王換王,將老蜂王帶兩脾蜂用隔板隔離在蜂箱另一側,原來區(qū)域介紹一個成熟王臺,利用新王出房交配產卵期間巢內蟲蛹較少或無蟲時,全力采蜜。
3.2夏季注意遮陰防暑降溫。
3.3防治巢蟲為主的其他危害,如胡蜂、黃蜂、蟾蜍、蜻蜓、蜘蛛等。此期應注意淘汰老脾,多造新脾。
3.4養(yǎng)王、換王和存儲一批后備蜂王,為秋季繁殖作好準備。
3.5夏季災害性氣候較易發(fā)生,在飼養(yǎng)中要注意防止暴雨、山洪、夏旱、颶風、冰雹等危害。
4.1充分利用蜜源,繁殖越冬適齡蜂。中蜂秋繁的季節(jié)可比西蜂推遲一些,在冬初外界有蜜源和比較暖和的地方,往往仍能繁殖。
4.2秋季氣候不很穩(wěn)定,一些主要蜜源植物常因氣候突變而中止流蜜,因此,秋季取蜜應以抽取為主。越冬期較長的地區(qū),秋季的首要任務是儲備好越冬所需要的成熟封蓋蜜,川西北高原尤應如此。
4.3防止盜蜂。部分地區(qū)秋季缺蜜,特別是外界突然斷蜜,箱內越冬蜜又不充足,寒潮后氣溫轉暖,最易發(fā)生盜蜂。此期要縮小巢門,防止盜蜂發(fā)生,若一旦發(fā)生盜蜂,應立即設法制止。
5.1調整蜂巢,保證蜂多于脾。合并小群,組織強群越冬。將新脾取出,放上老脾,因為老脾的保溫性能好一些??蓪⒅虚g1~3張脾下部1/3~1/2的巢脾削去,使蜜蜂易于緊密結團,同時起到控制蜂王產卵的作用。
5.2選好越冬場地,要求背風向陽,地勢干燥。
5.3撤出內外包裝,放寬蜂路,控制蜂王產卵。高寒地區(qū)可先撤包裝,降低巢溫,控制產卵,待進入嚴冬前,再適當地在蜂箱內填一些保溫物,以防過冷。
5.4減少開箱檢查次數。一般采取箱外觀察為主,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常見的問題主要有:冬末蜂群缺蜜,出現餓死、凍死蜂;鼠害;越冬蜂活動太多及生理性衰老等。這些問題,最好以防為主。
6.1蜂場、蜂箱、蜂具的消毒
6.1.1蜂場場地消毒蜂群入場前,把蜂場內雜草鏟除干凈,撒上適量生石灰進行前期消毒。蜂群入場后,要及時清理、掩埋死亡的蜜蜂,用5%漂白粉乳劑或石灰水對蜂場進行消毒。
6.1.2蜂具消毒用點燃的酒精噴燈、煤油噴燈外焰對準蜂具的表面及縫隙仔細燃燒至焦黃為止,也可用稻草等熏燒蜂箱巢框等木制蜂具,殺滅細菌及芽孢、真菌及孢子、病毒、蠟螟蟲卵等。
6.1.3巢脾消毒與保管巢脾是蜜蜂培育幼蟲、貯存蜂蜜、蜂糧的場所,一旦被病原物污染,很容易引起蜜蜂病害。巢脾常用硫磺熏煙消毒。硫磺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硫氣體,可殺死蜂螨、蠟螟成蟲、蟲卵及真菌。硫磺熏煙消毒應每隔7 d一次,連續(xù)2~3次。因為二氧化硫不能殺死蠟螟的卵和蛹,故應待卵孵化成幼蟲、蛹羽化為蛾后再熏治。消毒后的巢脾在使用前放在通風處通風2~3 d,以防蜜蜂中毒。
6.2阿壩中蜂主要病害防控技術
6.2.1中蜂囊狀幼蟲病防治囊狀幼蟲病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發(fā)生較為嚴重。中蜂囊狀幼蟲病采取預防為主的策略,以抗病選種為中心,加強飼養(yǎng)管理,結合藥物使用。這是當前防治囊狀幼蟲病較為有效的方法。
6.2.1.1密集蜂群,加強保溫。早春和晚秋氣溫都很低,應將弱群適當合并,縮小蜂巢,做到蜂多于脾,提高巢溫和增強蜂群的清掃能力。
6.2.1.2囚王或換王斷子,減少傳染源。對患病蜂群用囚王或換王的方法換掉病蜂王,人為地造成蜂群斷子,以便工蜂能徹底清掃巢房,減少病毒重復感染的機會。
6.2.1.3巢脾、蜂箱消毒。對患病蜂群的巢脾、蜂箱,在斷子期進行一次徹底地清掃和消毒,殺滅病毒。
6.2.1.4保持蜂群蜜粉源優(yōu)質充足。
6.2.1.5減少蜂群轉地,特別是不要將蜂群轉地到中蜂囊狀幼蟲病多發(fā)地放蜂,禁止帶病蜂群轉入。
6.2.1.6藥物防治。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對囊狀幼蟲病有較好的療效:①半枝蓮50g;②五加皮50g,金銀花25 g,桂枝15 g,甘草6 g;③貫眾50 g,金銀花50g,甘草10g;④虎杖25g,紫草16 g,甘草10g。在治療時,任選上述一中藥配方,加入適量的水,煎煮后取過濾液,按1:1的比例加入白糖,配成糖漿喂蜂。每付劑量可喂10~15框蜂。
6.2.2歐洲幼蟲腐臭病防治歐洲幼蟲腐臭病由一種蜂房桿菌引起,幼蟲死亡后有腐臭氣味。
6.2.2.1發(fā)病期。一般四季均可見,春秋時節(jié)氣溫低、蜂群不強、蜜源較缺時更易發(fā)生。
6.2.2.2傳染途徑。污染的飼料和污水是此病的最大病源,采集工蜂為傳染的媒介。
6.2.2.3癥狀。死亡的多數是2~3日齡幼蟲,發(fā)病早期無明顯癥狀,病蟲失去貝殼色光澤,無彈性顯松軟。蟲尸由蒼白到淺黃色,繼而腐爛、酸臭,最后逐漸干枯于巢房底,易挑出。巢脾呈花子脾,蜂王停產,蜜蜂停止出勤甚至棄巢逃亡。
6.2.2.4防治。早春注意養(yǎng)強群和保溫,補飼充足飼料。健康群、病群分開管理,絕不能抽病蜂群的脾給健康群。嚴格進行蜂具消毒。限制蜂王產卵,消除病菌繁殖條件。每10框蜂使用土霉素125mg進行治療,將藥物拌入花粉飼喂1~2次,休藥期45d。
6.3阿壩中蜂敵害防控技術
6.3.1防范胡蜂
6.3.1.1人工撲打,用薄板條進行人工撲打,或將蜜蜂尸體和已死胡蜂堆放一起,誘集它們停落嚙食或抱運蜂尸,侍機拍殺。
6.3.1.2使用胡蜂誘殺籠,籠子像鐵絲鳥籠,網眼比蜜蜂大而比胡蜂小,籠底錐形朝上,在中央有一開口,使用時,籠略墊高,其下放一個盤子,盤內盛裝具有強烈氣味的蜂蜜混合物,胡蜂從下面進入,吸食后便沿內圈口進入籠內,進而被誘捕。
6.3.2防治巢蟲巢蟲是蠟螟的幼蟲,以蜜蜂蟲蛹的繭衣為食,有大小兩種,寄生在巢脾上毀壞巢脾和封蓋蛹,形成“白頭蛹”現象。防治:以使用新脾,清掃箱底蠟渣,保持強群和蜂多于脾,用10%鹽水灌洗巢脾等手段進行綜合防治。
6.4蜜蜂農藥中毒預防選擇場地時,要預先調查蜂場周圍是否使用農藥,盡量避免到經常使用農藥的場地放蜂。到達場地后,要主動與周邊農戶聯(lián)系,請農戶在施用農藥前告知養(yǎng)蜂戶,養(yǎng)蜂戶在農戶施用農藥期間,關閉蜜蜂1~2d,減少中毒損失。如周邊農戶要長期或經常施用農藥,養(yǎng)蜂戶應果斷將蜂群搬離。
建議農戶噴灑農藥時選擇在花期的5~10 d前或花期后進行??蛇x用對蜜蜂毒性較小的農藥。在劑型選擇上,油劑、乳劑、乳油、土壤顆粒劑的毒殺作用較強,且殘效期長,對蜜蜂的危害大,盡可能不選用??赡艿脑捲谵r藥內添加適量石炭酸、樟腦油、煤焦油等驅避劑。一旦發(fā)現蜜蜂農藥中毒,首先立即轉場;再根據中毒農藥的主要成分,采取藥物解毒,如有機磷類農藥中毒,可采用2mL 1%硫酸阿托品加250g 50%蜂蜜水飼喂解毒?!?/p>
中圖分類號:S8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_8964(2016)07_0042_03
收稿日期:2016_05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