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全莉,王嘉
?
童書館微信公眾號推動親子閱讀的調查與優(yōu)化*
汪全莉,王嘉
摘要童書館微信公眾號在推動親子閱讀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文章調研童書館微信公眾號開通情況、推動親子閱讀的功能和內容等,提出童書館微信公眾號功能上應堅持操作簡潔性、功能設計完備性與特色性相結合等原則;內容上應注重自媒體親和力、多媒體推送以及將閱讀教育方法類和理念類文章相結合等完善策略。
關鍵詞繪本館童書館微信公眾號親子閱讀全民閱讀
引用本文格式汪全莉,王嘉.童書館微信公眾號推動親子閱讀的調查與優(yōu)化[J].圖書館論壇,2016 (3):70- 74.
*本文系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文化強省戰(zhàn)略背景下湖南數字出版資源協(xié)同整合研究”(項目編號:13YBB212)研究成果之一
Investigating and Optimizing WeChat Platform of Children's Library for Parent-child Reading
WANG Quan- li,WANG Jia
Abstract WeChat platform of children's librar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rent-child reading. In this paper,the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overall situation,functional design and the cont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unction of WeChat public account of children’s library must be of simpleness,comprehensiveness and uniqueness;meanwhile,its content should lay emphasis on the affinity of self-media,the multimedia push and the articles of reading education methodology and theory.
Keywords picture book library;children's library;WeChat platform;parent -child reading;nationwide reading
多重感知方式相結合的親子閱讀,對于兒童建構“意義的世界”[1],促進語言和思維發(fā)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推動全民閱讀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當下,微信等新媒體正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微信公眾號因其點對點傳播、匿名互動、高用戶粘度等特點,為親子閱讀的推廣帶來了新選擇。然而在推動親子閱讀的實踐中,無論是營利性的繪本館、童書館、書屋、書房,還是公益性的少兒圖書館等(下文統(tǒng)稱“童書館”),對微信公眾號推動親子閱讀的功用都不夠重視。調查顯示,在評估定級上等級的57家[2]少兒圖書館中,僅有13家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約占總數的23%。因此,對童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基本情況及其在親子閱讀推動中的功能、內容進行調查分析,對優(yōu)化童書館微信公眾號,推動親子閱讀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童書館微信公眾號對于推動親子閱讀有著重要作用,但其在內容推送和功能設計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對此,筆者以“繪本館”“童書館”“少兒圖書館”“社區(qū)童書館”“書房”“書屋”為關鍵詞,在微信公眾號添加欄里進行多次查找,以減少因系統(tǒng)誤差導致的漏檢。最終篩選保留2015年5月6日22點前開通的70家公眾號,并對其基本情況、功能設計、內容建設及推送形式等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第一,開通微信的童書館數量較少。2015 年5月6日前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的童書館有70家,約占全國400(據好搜地圖不完全統(tǒng)計)多家營利性與公益性童書館的18%。其中營利性童書館(43家)明顯多于公益性童書館(27家),可見童書館尤其是公益性童書館對公眾號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如圖1)。
圖1童書館微信公眾號開通情況圖
第二,對微信自定義菜單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自定義菜單有助于用戶迅速獲悉微信號提供的服務。但在開通的70家童書館公眾號中,仍有11家(約16%)未設計自定義菜單,表明童書館對于微信公眾號服務功能的重視程度較好,但仍有待加強。
第三,內容推送頻率缺乏規(guī)律。統(tǒng)計顯示,約44%的公眾號推送內容比較隨機,前期的策劃與安排不足(如圖2)。其中有5家(約7%)沒有推送或只推送過一次,26家(約37%)推送間隔在一周以上或無規(guī)律,23家(約33%)公眾號每天推送或隔天推送。更新周期長容易讓人忽略,更新太頻繁易造成用戶疲勞[3],這表明現有童書館微信公眾號對用戶的心理需求把握不到位。
圖2童書館微信公眾號推送頻率圖
第四,微信操作體驗有待改進。調查對象中,36家童書館(約51%)設置了自定義菜單;其中,1家童書館的微社區(qū)鏈接不能打開;7家童書館菜單點擊后鏈接到電腦網頁,占自定義菜單公眾號總數的19%,整體上用戶體驗較差。
2.1功能設計完備性與特色性存在沖突
以上一階段調查的結果為基礎,按性質對童書館微信公眾號進行分層抽樣,在有自定義菜單設計的公眾號中,選擇功能相對完備或者較有特色的8家(營利性5家、公益性3家)進行功能設計的進一步調查。表1為8家童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功能調查一覽表。
從表1的橫向分析中可發(fā)現三方面問題:(1)功能追求全面性的公眾號,功能分類不夠明晰且缺乏特色。例如童夢奇緣繪本館的“有聲繪本”欄目本應只包括有聲繪本閱讀材料,卻又將繪本分級閱讀方法納入子菜單,功能設計也趨于同質化。(2)功能追求特色性的公眾號,重推送而不重互動,功能不全面。例如,小時候童書館雖然對某個繪本故事進行了動畫呈現、分班級活動方案設計等深入的內容挖掘,但沒有利用好公眾號的互動功能,以實現問題的點對點解答。(3)從童書館的性質來看,公益性童書館更加重視童書館自身的宣傳、活動的公告,以及借閱查找等實用性功能,卻忽略了公眾號本身對閱讀的推動作用,沒有像許多營利性童書館那樣設計閱讀經驗交流分享欄目,或推送閱讀方法和閱讀觀念等。總的來說,童書館微信公眾號功能設計在如何處理好完備性與特色性的關系,如何提升閱讀推廣的責任意識方面都有待改進。
表1童書館微信公眾號功能設計調查一覽表
對表1進行縱向分析,可以看出童書館對微信公眾號推動閱讀的長期作用重視程度不夠。8家童書館中提供閱讀問題解答的公眾號約占抽樣調查對象的37%。提供線上經驗分享功能的僅占12.5%。而微信公眾號設計有閱讀觀念培養(yǎng)功能的童書館雖占62.5%,但抽樣調查對象中的公益性童書館并未提供這一功能。為避免抽樣調查結果的偶然性,筆者進一步驗證70家公眾號的人工回復情況。以“親子閱讀中遇到問題怎么辦”進行詢問,2015年5月11日15點前給予回復的僅11家。其中,只有“一米陽光”童書館和“俏鼎蟲蟲”親子娛樂繪本館對問題進行了具體了解并給予了詳細解答,包括這2家在內的3家公眾號給出了問題的正面解決方案。因此,在親子閱讀推動功能的設計方面,問題解答、經驗分享以及觀念方法養(yǎng)成功能也有待加強。
2.2內容推送形式單一,質量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童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形式較為單一。除推送視頻與兒童無關的1家,共有19家(約27%)進行多媒體推送,但有語音或動畫的公眾號只有14家(約20%),其中公益性童書館僅3家(約4%)??梢娫谕扑托问缴蠈和埠玫年P注不夠。
從語言角度看,親和力有待加強。嘉峪關市少兒圖書館的自動回復是“親,請容許我思考一會兒,等會兒再問我這個問題好嗎”;酷阿婆繪本館的用戶回復“愛你”,可以獲取歷史消息和最新活動;熊孩子繪本館的自動回復是:“粑粑麻麻們,你們來了,熊孩子們列隊(鼓掌表情)”,但這些具備親和力的公眾號仍是少數。總的來看,當前大部分童書館(尤其是公益性少兒館)在自動回復的設計上都采取了專業(yè)化的語言。能夠緊跟時代,充分運用流行元素、網絡語言或者具有親和力的常用口語的公眾號目前不多[4]。
從信息質量看,深度和連貫性不夠或推送內容有偏差。首先,深度推送較少,育兒方法繁多。根據調查,推送類似于《全球最具獨創(chuàng)性的圖畫師喜多村惠的童年觀》的深度共賞文較少,而《媽媽做對10件事寶寶更聰明》類的實用文較多。其次,連續(xù)推送較少,零散推送較多。在定期推送的公眾號中,對于閱讀教育的連續(xù)推送較少,對于閱讀資料的連載為數不多,僅有“藍魚”全英文繪本館的繪本啟蒙、語感啟蒙連載等。再次,忽視閱讀推動責任,信息與兒童閱讀關聯甚微。例如,某些公益性童書館微信公眾號菜單中的“資源”,推送的卻是與少兒閱讀或閱讀教育無關的《中國茶文化的虛飾和隱秘》等。再比如某些營利性童書館,推送內容更多的是針對少兒圖書營銷,而忽略了童書館在親子閱讀習慣培養(yǎng)中應承擔的責任。
根據以上對童書館微信公眾號基本情況、功能設計、內容建設與推送的調查,童書館微信公眾號推動親子閱讀的優(yōu)化應聚焦在三個方面:童書館的意識層面及其基本工作的落實;功能操作簡潔性、完善性和特色性相協(xié)調;內容形式的多樣性、內容風格的親和力及內容的深刻性相結合。
3.1樹立親子閱讀責任意識,做好基礎工作
對于微信公眾號作用的認識不足,推動親子閱讀的責任感不夠,是童書館不開通公眾號、有效內容推送不夠、推送頻率及內容形式缺乏規(guī)劃、互動功能不健全、重視營銷而輕視觀念養(yǎng)成等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完善親子閱讀推動功能,無論是營利性還是公益性童書館,都要樹立親子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責任意識。在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過程中既不能過分商業(yè)化,又不能無所作為。尤其是公益性的少兒圖書館,更加需要提高利用公眾號推動親子閱讀的責任意識。運用新技術創(chuàng)造更好的閱讀氛圍,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閱讀習慣。
只有責任意識樹立起來,童書館才能做好基礎工作:功能問答設計更加系統(tǒng)全面、菜單設計更加新奇多元,推送頻率更能契合讀者的閱讀需求,為更好地推動親子閱讀作鋪墊。最后通過單向推送、雙向互動以及微社區(qū)等功能,引導家長學習先進的親子閱讀教育理念并完善親子閱讀方法,進而更好地發(fā)揮童書館微信公眾號推動親子閱讀的長期作用。
3.2協(xié)調好功能操作的簡潔性、完善性與特色性
童書館微信公眾號要增強用戶粘度,使自身逐漸發(fā)展成為聚集社區(qū)及周邊用戶,推動親子閱讀的實用性工具。對此需要處理好微信公眾號操作簡潔性、協(xié)調好功能完善性和特色性之間的關系。
第一,操作簡潔性是指鏈接至內容的時間要短、網站頁面要實現內容的轉碼,不能將網站鏈接直接放置在微信公眾號中。否則在網速較慢的環(huán)境中,用戶可能因為較慢的鏈接速度,或者需鏈接到PC端頁面而放棄閱讀。
第二,功能完善性即功能分類的全面性和清晰性。全面性要求微信公眾號不僅要有提供童書館基本信息、活動公告、內容資源等可以通過童書館間接推動親子閱讀的功能,還要有能夠實現互動、個性化信息獲取及閱讀問題解答等線上直接推動閱讀的功能;既要提供在線購買借閱材料等短期推動功能,還要具備培養(yǎng)閱讀觀念,訓練閱讀方法等長期推動功能。清晰性是指分類應減少重合交叉,并且能實現本館特色與用戶需求的結合。在把握用戶需求時,要兼顧兒童和家長兩者的訴求。一方面考慮家長的選書便捷性,如對親子閱讀中的問題解決或者閱讀材料推薦,不僅可以按年齡,還可以按照性別、媒體形態(tài)和知識結構等進行分級分類[5];另一方面也要體現“兒童本位”,把合適的圖書以合適的方式交給兒童[6],例如,可借鑒美國湯普金斯郡公共圖書館的方式,按顏色進行分類[7],或者按主角形象分類等。
第三,功能的特色性是指將某一項功能做專做精。南京小時候童書館微信公眾號的設計特色在于專注繪本閱讀實踐指導。按照一個月一到兩本書的頻率進行推送,且對每一繪本的閱讀指導實踐都力求做精。例如,針對《小藍點兒》設計了動畫素材、活動方案、閱讀存折和操作視頻。相對于其他公眾號的育兒類文章推送,小時候童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內容覆蓋面小而富有特色,但仍然存在缺點:一是缺乏互動性,在“?!钡耐瑫r沒能兼顧“全”;二是活動方案過于簡單,僅僅是館內人員工作流程的整理,并不具有廣泛推廣的可行性。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方便家長的角度進行理論分析,讓家長在提升閱讀教育技能的時候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由此可見,微信公眾號在推動親子閱讀時要根據自身優(yōu)勢專注特色內容,并在這一內容細分點上深入挖掘,做精做深,但同時應有的基本功能也應兼顧。
3.3做到內容具有多樣性、親和力和深刻性
面對眾多公眾號內容的同質化現象,要做到內容形式多樣化、文字回復有親和力、推送內容有深度。
第一,內容形式應實現圖文聲像的結合。雖然公眾號的閱讀材料獲取、閱讀問題解答,以及推送欄目或者微社區(qū)的交流等功能主要針對家長,但親子閱讀的受益對象主要還是兒童。因此不能僅僅從家長視角進行內容推介,更應該提供語音、視頻(動畫)、音頻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內容形式,還可以讓兒童參與視頻的配音、角色扮演等,用多樣化的形式滿足兒童求新求變的心理。
第二,文字回復應有親和力,注重對公眾號自媒體人格特征的塑造[8]。微信公眾號不是一個冰冷的工具,而是一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伙伴。因此在自動回復設計和其他交互設計中,可以發(fā)揮想象讓公眾號變成一個可愛的孩子或是一個親切的伙伴。將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應用到公眾號中,給菜單功能起一個類似于“書會動哦”(繪本動畫菜單功能)的名字,將微店鏈接名字變成“買書點我”,將“愛你”作為交互語言,讓微信公眾號變得鮮活起來。
第三,推送內容深度是指改變著重推送方法技巧類文章的現狀,將通俗的閱讀教育方法類文章和有文化內涵的閱讀教育理念類文章相結合;將靈活性強的零散內容推送與連貫性內容相結合。給家長推送的內容不能僅僅是基本的閱讀方法類文章,還要從文化角度對家長的閱讀教育觀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多策劃關于設計圖書、閱讀教育以及其他方面有深刻文化內涵的文章,讓家長們在培養(yǎng)親子閱讀習慣時,不做被動的普適方法尋求者,而做在閱讀觀念指導下的主動探求者,只有這樣才能從長遠角度推動親子閱讀的發(fā)展。對于閱讀材料的推介、閱讀方法和觀念的傳播,要把握連貫性原則。一方面在單項內容推送上,至少策劃一個大系列,做成有深度又實用的連載文;另一方面對于互動參與的設計,則需要對活動的發(fā)布、進展和反饋有一個連貫的整體把握和持續(xù)推動。
當前童書館的微信公眾號正處于起步階段,童書館微信公眾號在推動親子閱讀中的責任意識、功能設計和推送內容的質量上都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但微信公眾號作為一種快捷、全面、點對點的傳播方式,在推動親子閱讀過程中能夠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因此,童書館應當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根據自身特色和用戶需求進行功能和內容設計,從而更好地推動親子閱讀。
參考文獻
[1]丁芳,熊哲宏.智慧的發(fā)生——皮亞杰學派心理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部關于公布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EB/OL]. [2015- 07- /01]. 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 201311/t20131113_30260.html.
[3]嚴燕梅.公共少年兒童圖書館微信服務發(fā)展現狀及對策[J].圖書館界,2015(1):51- 54.
[4]史梅,翟曉娟.高校圖書館官方微信經營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5):79- 85.
[5]徐建華,梁浩光.少兒圖書館分級閱讀指導的現狀與策略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1(6):247- 252.
[6]華依雯.兒童閱讀推廣,從分級閱讀開始[J].圖書情報工作,2015(S1):99- 103.
[7]沈敏,王姝,魏群義.美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服務研究與實踐——以美國紐約州湯普金斯郡公共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5(7):106- 111.
[8]李陽.微信公眾平臺的角色定位與功能調適[J].社會科學輯刊,2014(2):57- 61.
收稿日期2015- 09- 02
作者簡介汪全莉,女,管理學博士,副教授,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王嘉,女,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數字出版專業(yè)2015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