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宏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禾馱鄉(xiāng)畜牧獸醫(yī)工作站,甘肅定西 748400)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與防治
王福宏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禾馱鄉(xiāng)畜牧獸醫(yī)工作站,甘肅定西 748400)
胎衣不下是奶牛產(chǎn)后的一種常見病,一般母牛產(chǎn)后經(jīng)過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稱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產(chǎn)奶量下降,還可引起子宮內(nèi)膜炎、子宮恢復延遲和子宮脫出,從而導致不孕,致使許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F(xiàn)結(jié)合岷縣禾馱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接診的一例奶牛胎衣不下將該病的發(fā)病原因和防治措施進行簡單介紹。
奶牛;胎衣不下;臨床癥狀;診斷
岷縣禾馱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2014年11月底接診一頭黑白花奶牛胎衣不下病例,戶主訴該牛八歲已產(chǎn)四犢,前天上午十二時產(chǎn)犢(第五胎),昨天不見胎衣排出,用催產(chǎn)素10mL至今未見胎衣排出且食欲減退。
胎衣不下,初期一般沒有全身癥狀,經(jīng)1~2d后,停滯的胎衣開始腐敗分解,從陰道內(nèi)排出污濁并混有胎衣碎片的惡臭液體,腐敗分解產(chǎn)物若被子宮吸收,可出現(xiàn)敗血型子宮炎和毒血癥,患牛表現(xiàn)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泌乳減少等。本次接診的一頭黑白花奶牛臥地不起強迫站立后不久又臥地,背毛粗亂無光、較瘦弱、結(jié)膜淡白、鼻鏡汗成中珠但較稀疏,陰道口有少量的胎衣露出。體溫39.1℃、P64次/min,r28次/min,心音較弱,瘤胃蠕動音較弱1次/2 min,體重約280kg。
對全部胎衣不下,須將牛站立保定,先用0.1%高錳酸鉀液洗手,再用肥皂洗手后,將手伸入直腸觸摸子宮,摸到柔軟、有彈性的囊狀物可做出初步診斷。將消毒后的開膣器放入陰戶,通過觀察胎盤做出診斷。
4.1 西醫(yī)治療
(1)催產(chǎn)素50~100ml,肌肉注射。
(2)0.1%高錳酸鉀液500~1000ml沖洗陰道和子宮。
(3)母牛在產(chǎn)犢后12h左右胎衣不下的,可皮下注射腦垂體后葉素5~10ml。
(4)激素類用垂體后葉素50~100 ml,肌肉或皮下注射,2h后再注射一次,最好是在產(chǎn)后6~8h使用,12h以內(nèi)使用效果佳;也可用催產(chǎn)素100 ml,麥角新堿6~10mg,皮下或肌肉注射。
4.2 中醫(yī)治療
(1)對氣血虧虛證胎衣不下以補氣養(yǎng)血為主,佐以行瘀。
處方:黨參70 g、黃芪100 g、當歸50 g、川芎30 g、桃仁35 g、炮姜30 g、炙甘草18 g,水煎煮沸3次,兌黃酒200 g,童尿50~80ml,候溫灌服。
(2)當歸60 g,川芎30 g,桃仁40 g,枳殼80 g,香附50 g,益母草200 g,貴芪100 g,紅花40 g,為未開水沖調(diào)加紅糖250 g,黃酒500 g,候溫一次灌服。
(3)以補氣益血為主,佐以行滯祛瘀、利水消腫。
“參靈湯”,中藥主要成分如下:黃芪、黨參、生薄荷、五靈脂、川芎、益母草各30 g,當歸60 g,研為末,開水沖服;“加味生化湯”:當歸90 g、川芎69 g、益母草150 g、黨參60 g、黃芪60 g、桃仁30 g、紅花25g、白術60 g、山楂60 g、灸甘草15 g,用水煎服。
4.3 手術剝離法
患畜站立保定,術者剪短、磨平指甲,用5%食鹽水洗凈手臂及母畜陰道和脫出的胎衣,然后涂肥皂水于手部,將手伸入患畜陰道內(nèi),最好先用溫水灌腸,排出直腸中積糞或用手掏盡,防止在陰道檢查時污染。剝離時,左手握住外露胎衣,右手順陰道伸入子宮,尋找子宮葉;先用拇指找出胎兒胎盤的邊緣,然后將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之間,把它們輕輕拱開。剝離子宮角尖立端的胎衣比較困難,這時可輕拉胎衣,再將手伸向前下方,迅速抓住尚未脫離的胎盤,即可較順利地剝離胎衣。剝衣完畢后,可用利凡諾和土霉素等沖洗,以防子宮感染。必要時每天1次,連用3d。
(1)該縣個別農(nóng)戶養(yǎng)牛技術差,管理粗放,特別在牧草枯萎的冬春季,多以干草料為主,料單一.缺乏營養(yǎng),引起孕期母牛體質(zhì)差,造成母牛產(chǎn)后胎衣不下的發(fā)病率高。筆者給予臨床治療后,建議畜主在母牛懷孕后期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合理搭配精粗飼料。臨產(chǎn)前多增加青綠多汁草料,如胡蘿卜等,補喂些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以及微量元素的飼草和飼料,之后隨訪,未曾再發(fā)現(xiàn)該母牛子宮胎衣不下。
(2)采取注射宮縮藥療法是促進子宮收縮,使母子胎盤分離,促使胎衣排出,但如果超過產(chǎn)后12 h治療,效果往往不佳。
(3)用手術剝離法治療母牛胎衣不下,一般在產(chǎn)后2d以內(nèi)手術;若太早進行剝離,子宮易受到損傷和感染;最好是在用中草藥治療無明顯效果后再剝離。實施手術時,必須逐個剝離,不能隨意漏掉。剝離時切勿用力牽拉宮阜,不可隨意亂撕而造成剝離不完整。同時特別要注意不要誤把母體的胎盤揪下來還要注意盡量減少手臂插入陰道的次數(shù),以此減少感染和對母體胎盤刺激的機會。
[1]王振玲,周珍輝,李玉清,等.奶牛胎衣不下病因與防治綜述[J].畜牧獸醫(yī)雜志,2008,27(1):43-44.
[2]唐曉萍.奶牛胎衣不下病因及防治[J].云南畜牧獸醫(yī),2015,(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