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興水增綠正當時
本刊編輯部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tài)之基。對于山西來說,水更是“比油還貴”的資源。
2016年的5月,對于山西水利人來說,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月份。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水利部部長陳雷和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省長李小鵬、省委副書記樓陽生等領導先后調研山西水利工作,為山西水問題把脈會診、共商對策。
山西的水問題有哪些?可以概括為十個字:“水少、水臟、水遠、水漏、水失”。
山西水問題的解決對策有哪些?2006年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針對水少等問題,開展了以35項應急水源工程為主的興水戰(zhàn)略工程建設,努力留住山西境內本來就不多的水資源?!笆濉逼陂g,針對水遠等問題,加緊推進“兩縱十橫、六河聯通、覆蓋全省”的山西大水網建設,將好不容易蓄起來、留下來的水資源從山區(qū)合理分配到生產生活較為集中的各個城市。經過多年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山西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成果逐步見效,重點水利工程的推進、民生水利的建設、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水保生態(tài)的建設、防洪減災能力的提升等都取得明顯成績。
眾所周知,山西水土流失嚴重,特別是沿黃地區(qū)的晉陜大峽谷,面臨生態(tài)脆弱的同時,還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地下水超采嚴重,采煤采礦嚴重破壞、污染地下水系,歷史上的“千泉之省”目前卻是巖溶大泉大部分銳減、部分斷流,亟需涵養(yǎng)保護。針對水臟、水漏、水失這些問題,新一屆山西省委領導班子上任伊始,再次開展集中調研論證,明確提出“興水增綠”工作任務,啟動實施了以汾河流域生態(tài)綜合治理為代表的重點水域生態(tài)修復治理工作,明確要求水利部門要承擔重要職責,對治山治坡、興水增綠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堅持苦干實干,努力使山川綠起來、水源清起來、貧困群眾生活富起來。
2016年5月的聚首共商,為山西今后的水利改革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水利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山西水利人的努力奮斗下,山西有限的水資源定能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眾。
山西,興水增綠,正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