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徐秀珍
初當“老娘舅” 細說“育兒經(jīng)”
浙江省麗水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徐秀珍
教師工作歷來就是繁瑣與辛苦并行的,像我們工作在保教并重的幼兒園一線的教師更是如此,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心。說我們像綠葉、像園丁、像媽媽都對,因為我們的職業(yè)就是如此:關(guān)愛每一位幼兒,呵護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然而,近期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對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內(nèi)容有了新的認識:早上在晨間接待的時候,我看見雯雯的奶奶不斷手舞足蹈地在跟配班老師說著什么,說著還不斷擦拭著眼角的淚水。等雯雯奶奶紅著眼睛走了,配班老師就跑到我面前“訴苦”:“我覺得幼兒園老師真的要有三頭六臂!除了要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教好班里的孩子,還要幫忙解決家庭矛盾!真頭疼!”原來,雯雯小朋友最近一段時間連續(xù)遲到,配班老師和她媽媽交流了這一情況后,媽媽回到家二話不說就質(zhì)問奶奶,埋怨奶奶沒有及時送雯雯來幼兒園。雯雯奶奶聽后非常生氣,覺得自己特別委屈:“我每天辛辛苦苦帶著雯雯,她媽媽從來不說我半句好,最近雯雯感冒了,所以,我每天都是先在家給雯雯吃完藥再送來幼兒園的,她就說我不及時帶來上課耽誤孩子學習,我這不也是為了雯雯能夠盡快恢復健康嗎?老師你說對不對?老師你說我還能怎么辦?她還要我怎么辦?”她的連續(xù)三個“怎么辦”使得配班老師無話可說,奶奶生氣地走了,留下雯雯拿著玩具似懂非懂地望著奶奶離去的背影。
后來我們了解到雯雯的家庭情況:雯雯的日常生活都是在奶奶身邊,媽媽只是偶爾在周末的時候接雯雯回家,所以,平時總是奶奶在辛苦地照顧雯雯??墒牵捎邛┑膵寢屝愿衩?,時不時地就會去質(zhì)問奶奶——幼兒園布置的親子制作“環(huán)保袋”任務奶奶忘記轉(zhuǎn)告給媽媽;班級舉行圖書漂流活動時嫌爺爺買的書不合適;重陽節(jié)互動時奶奶沒能及時將照片傳給老師等等。久而久之,她們之間的矛盾就越積越深,于是就有了上述那一幕。
事后,我的腦海里不停地閃過雯雯那說不清道不明的眼神。而且,經(jīng)過深入了解,我才發(fā)現(xiàn)幼兒園其他班級也有許多這類情況:由于工作性質(zhì)和地點等原因,造成許多年輕的父母將孩子長時間寄養(yǎng)或者半寄養(yǎng)在祖父母家,最多在周末的時候接回來自己帶。因此,孩子們過上了類似于留守兒童的生活。雖然這種工作日祖輩帶、周末父母帶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給年輕父母在學習、工作上的便捷,但是,也會容易出現(xiàn)上述一樣的家庭糾紛,或者出現(xiàn)類似“教育小斷層”現(xiàn)象——幼兒園的教育理念(任務)不能很好地直接傳達到父母那里,無法及時形成良性教育循環(huán)。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通過集思廣益地討論來尋求這件事情的解決方案。我將這件事與帶班的2位老師共同討論,得出以下二個方案:
1.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作為老師最好不要插手她們的家事,有可能由于教師的介入激化她們之間的矛盾。
2.當當“老娘舅”,化解她們之間的矛盾。選個時間與雯雯媽媽和奶奶進行深入溝通,盡量化解這個家庭矛盾,不僅為了雯雯日后能夠開心地生活和學習,也為了她們家能更好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和工作。
我慎重考慮后選擇了后者,決心來當一當這個“老娘舅”。我想雖然這并不一定是我們的工作范圍內(nèi)的事情,但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都要求我們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fā)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我們一直強調(diào)的家園共育不就是體現(xiàn)在這種時候嗎?我們一直想要家庭能夠積極地配合幼兒園的工作,那既然她們出現(xiàn)問題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用“教師”這一特定身份來幫助她們解決呢?況且,既然雯雯媽媽和奶奶有這樣的困惑和矛盾,也說明她們有可能在教育雯雯的問題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意見和分歧,何不利用這次機會,在化解矛盾的同時也能夠為雯雯提供一個更加溫馨和諧地家庭氛圍呢?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一次的家園交流經(jīng)驗,為其他有著類似問題的家庭做好榜樣和示范。
心動不如行動,下定決心后我就著手去收集有關(guān)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書籍和雜志,同時查閱了很多關(guān)于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和方法的資料。經(jīng)過充分地準備,我聯(lián)系了雯雯的一家人到幼兒園開了一個一對一式的家長座談會。我將本次座談會的重點定位于“以情動人”——畢竟媽媽和奶奶矛盾的出發(fā)點和關(guān)注點都在雯雯身上,不管怎么說,他們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雯雯好,只是各自的方法和措施略有出入。在座談會上,我首先肯定了雯雯媽媽堅持按時送雯雯來幼兒園的做法,然后,我也表揚了奶奶對雯雯用心良苦,更是將奶奶平時無微不至照顧雯雯的一點一滴都詳細說給她媽媽聽,雯雯媽媽由剛開始的半信半疑,到后來聽到動情處還哭紅了眼眶,而雯雯奶奶也是一邊說:“應該的,應該的!”一邊擦拭自己的淚水。眼看著她們有了冰釋前嫌的跡象,我提出了我的要求:有事情一定要積極溝通和交流,做到無話不說,有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考慮。最后,我將提前準備好的有關(guān)家庭教育的書籍贈送給她們,作為一種禮物更代表我們老師的一種希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雯雯媽媽來幼兒園接送孩子和主動與我們溝通的次數(shù)多了;雯雯的笑聲多了;雯雯奶奶雖然還是會經(jīng)常拉著我們說說話,但說的都是“雯雯最近變得越來越聽話了”、“雯雯媽媽最近經(jīng)常帶我們出去玩”等開心的家長里短。
當然,最開心的是我這個首次擔任“老娘舅”的老師。首戰(zhàn)告捷!讓我有了更多的信心來處理其他的“家庭糾紛”。如有需要,愿我這個“新職業(yè)”能夠繼續(xù)做下去,為更多的家庭消除隔閡、帶來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