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國蘭,楊金亮,辜云杰,陳 宇,杜 林(四川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1)
?
美國山核桃在四川的適應性及其開發(fā)前景
殷國蘭,楊金亮,辜云杰,陳 宇,杜 林
(四川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將四川地區(qū)主要氣候因子與美國山核桃現(xiàn)實生態(tài)位寬進行了比較,表明美國山核桃在四川的適生區(qū)域較廣,前景廣闊。建議四川省引種美國山核桃首先考慮四川的東部及南部地區(qū)。
關鍵詞:美國山核桃;引種;適宜性;前景
美國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Koch)又名薄殼山核桃,胡桃科山核桃屬,原產美國和墨西哥北部[1],結實期長達80年以上,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類樹種,與胡桃科的核桃及山核桃相比較,具有殼薄、適合于機械加工和低緯度地區(qū)種植等特點[2]。
作為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其種子油脂含量高(平均達可達70%),遠遠高于核桃(60%),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可達97%),而核桃僅為89%[3]。美國山核桃還是優(yōu)良的材用和生態(tài)綠化樹種,其木材紋理細膩,質地堅韌,是建筑、高檔家具及軍工的良好用材;高大挺拔,是生態(tài)建設及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4]。
我國引種美國山核桃已有110余年。我國在引種、育種、栽培和良種繁育等方面已進行大量研究,這些工作對推動美國山核桃產業(yè)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從相關省區(qū)看,云南省于1974年~1999年陸續(xù)引種美國山核桃40余個品種,同時開展了品種選育工作,選出了云光、云星、肖尼等優(yōu)良品種[5]。浙江林學院的王白坡1978年~1979年引入15個品種,中國林科院奚聲珂199l~1992年引入16個品種,中南林學院經濟林研究室1996年~1999年引入30余個品種,均開展了品種選育工作,選出了50余個優(yōu)良單株[6]。通過近百年來的引種和成功的栽培實踐,證明我國廣大亞熱帶地區(qū)是美國山核桃的適生區(qū),美國山核桃適宜于丘陵區(qū)及邊遠山區(qū)發(fā)展。
1974年~1976年,四川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從江蘇、浙江等地采集種源,在樂山縣平興國營林場建立美國山核桃種源基地。此后,陸續(xù)引種栽培到成都、瀘縣、雅安、樂山等地。2011年,四川又相繼從云南、浙江等地引進美國山核桃,栽植于瀘縣、隆昌,通過多年的引種試驗和栽培技術研究,目前各地生長、結實正常[7]。
2.1美國山核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要求
2.1.1氣候
美國山核桃是中性偏陰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原產地位于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中心產區(qū)位于北緯30°~33°,年均溫度13.2°~20.3°[8]。這與我省緯度在26°~34°之間大部分地區(qū),年均溫14.3℃~15.8℃相似[9]。
美國山核桃以年降雨量1 300 mm~1 50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在79%以上的地區(qū)生長最好[9]。四川大部分地區(qū)的年均降雨量為965 mm~1 195 mm,接近上述理想值,在較干旱地區(qū),可以加強灌溉來滿足其對水分和濕度的要求。
2.1.2土壤
土壤是引種成功的關鍵限制因子[10],因此在引種中應著重考慮土壤因素的限制作用。美國山核桃適宜在微酸或微堿性(pH5.5~8.0)的土壤,但在pH6.5~7.0土壤生長良好,尤以土層深厚、質地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良好、地下水位低的沖擊土或砂壤土最好。四川廣大亞熱帶地區(qū)以酸性紅壤為主,但也夾雜有呈弱堿性的石灰?guī)r土壤[11],整體上與原生境的土壤條件一致。
2.2確定美國山核桃的生態(tài)位寬度
從云南和浙江等成功引種和栽植山核桃的省區(qū)及張日清等人的研究結果[12~14]來看,年平均溫度、1月平均溫度、極端最低溫度、≥10℃積溫、無霜期和年均降雨量可作為美國山核桃引種栽培區(qū)劃的依據(jù)。四川省各地主要氣候因子(1971年~2000年)與美國山核桃現(xiàn)實生態(tài)位寬度比較見表1。
表1 四川地區(qū)主要氣候因子與美國山核桃現(xiàn)實生態(tài)位寬度比較
從表1可知,除阿壩、甘孜和涼山部分地區(qū),其余地區(qū)的7個氣候因子均在美國山核桃生態(tài)位寬范圍內。美國山核桃引種到這些地區(qū)的主要限制因子是1月均溫,阿壩和甘孜1月均溫低于- 1.7℃,在這兩個地區(qū)引種美國山核桃可能會造成花期延遲,導致無法坐果等問題,因此在這些1月均溫較低的地區(qū)不太適宜引種美國山核桃。涼山部分地區(qū)1月均溫可達-3.1℃,坐果后可能會由于氣溫上升而造成落花落果現(xiàn)象,也不適宜引種美國山核桃。
2.3美國山核桃在我省適宜栽培區(qū)
通過上述對美國山核桃生態(tài)位寬的比較,可以看到我省大部分地區(qū)都適宜美國山核桃的生長。四川省介于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 19′之間,大部分地區(qū)與美國山核桃原產地氣候、土壤條件相似,立地條件相當。最適宜引種美國山核桃的地區(qū)是北緯25°~35°、東經100°~122°之間的亞熱帶東部和長江流域,即四川的東部、南部、北部以及川西平原低海拔區(qū)域。而川西北高原以及上述栽培適生區(qū)內的高海拔地區(qū)等廣闊區(qū)域由于年均氣溫偏低,導致試花試果晚,產量低,不適宜引種美國山核桃,為美國山核桃不適宜栽培區(qū)。
3.1四川引種美國山核桃的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四川省大部分地區(qū)適宜美國山核桃生長,而最適宜引種美國山核桃的地區(qū)是四川東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qū)。建議四川省加大美國山核桃引種力度,引進美國山核桃時充分考慮品種的特性,選擇適合四川省不同地區(qū)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進行區(qū)域化試驗,然后逐步推廣,從而選擇出適合我省不同地區(qū)栽培的最優(yōu)品種。同時,引種過程中需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塊建園,并充分考慮微氣候因素等。引種后進行合理搭配,精心管理,達到優(yōu)質、豐產、穩(wěn)產的目的。
3.2發(fā)展前景
美國山核桃是一種用途廣泛,受益時間長,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明顯的優(yōu)良經濟樹種。引進美國山核桃良種,在四川省適宜栽植地區(qū)發(fā)展種植及其加工產業(yè),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回報周期雖長但非常穩(wěn)定、可觀。首先,美國山核桃果品的消費潛力巨大。全美現(xiàn)有美國山核桃商業(yè)果園面積約20萬hm2,每年的堅果產量在15萬t~18萬t。國
內僅零星栽培,年產不足50 t,按人均年消費0.3 kg(美國為0.5 kg)的低水平計算,僅國內每年就至少消費40萬t。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山核桃在國內外市場將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廣闊。其次,美國山核桃作為山區(qū)綜合開發(fā)和農家脫貧致富的優(yōu)良樹種,其經濟效益明顯。據(jù)云南省林業(yè)科學院研究調查表明,嫁接的良種美國山核桃樹5 a~6 a后開始掛果,10 a生樹產量可達15 kg~20 kg,15 a~25 a生樹產量可達20 kg~50 kg,按我國市場價60元· kg-1~80元·kg-1計算,其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目前已作為經濟林的首選發(fā)展樹種。
參考文獻:
[1]徐永杰,徐春永,杜洋文.美國山核桃在湖北省引種可行性探討[J].湖北林業(yè)科技,2012(1):51~53.
[2]臧旭,王秀云,周蓓蓓,等.薄殼山核桃優(yōu)良品種及其特性研究[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1,23(4):45~48.
[3]吳國良,張凌云,潘秋紅,等.美國山核桃及其品種性狀研究進展[J].果樹學報,2003,20(5):404~409.
[4]張日清,呂芳德.優(yōu)良經濟樹種—美國山核桃[J].廣西林業(yè)科學,l998,27(4):205~206.
[5]周建國.云縣博殼山核桃引種試驗介紹[J].廣東科技,2013,22(3):114~117.
[6]張日清,李江,呂芳德,等.我國引種美國山核桃歷程及資源現(xiàn)狀研究[J].經濟林研究,2003,21(4):107~109.
[7]張日清,陳建華,夏傳格,等.我國引種美國山核桃科學研究進展[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1,28(2):6~9.
[8]張日清,呂芳德,何方.美國山核桃引種栽培區(qū)劃研究工原生境與新生境自然條件比較[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1,21(2):1~5.
[9]楊佐忠,張順謙,崔曉亮,等.氣候變暖下四川氣候相應及對紫莖澤蘭入侵之影響[J].高原山地氣象研究,2012,32(2):51~56.
[10]McEachern G R.Pecans Demand Well- Drained Soil[J].Pecan South,1997(2):4~8.
[11]夏建國,鄧良基,張麗萍,等.四川土壤系統(tǒng)分類初步研究[J].四川農業(yè)大學學報,2002,20(2):75~80.
[12]王曼,寧德魯,李賢忠.薄殼山核桃研究概況[J].中國林副特產,2010(2):84~86.
[13]張榮貴.紅河州薄殼山核桃引種及產業(yè)發(fā)展分析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J].2013,38(3):88~91.
[14]張紅健,朱志文.常州市高新區(qū)薄殼山核桃發(fā)展可行性與現(xiàn)狀調查[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5):136~138.
Sui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f Carya il linoensis in Sichuan
YIN Guo-lan YANG Jin-liang GU Yun-jie CHEN Yu DU Lin
(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Chengdu 61008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Carya illinoensis niche breadth was compared with climate factors of major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ya illinoensis was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in Sichuan province,and had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Therefore it was proposed that its introduction should be firstly conducted in the east and south of Sichuan Province.
Key words:Carya illinoensis,Introduction,Suitability,Prospect
作者簡介:殷國蘭(1979-),女,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經濟林育種與栽培研究。
基金項目:美國山核桃采穗圃建立及嫁接技術研究(JB201508)。
收稿日期:2015-12-01
doi:10.16779/ j.cnki.1003-5508.2016.01.026
中圖分類號:S7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508(2016)01-0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