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婷 譯
一個男人在公司值夜班時,附近發(fā)生了火災。原本在打盹的他立刻從床上爬起來,趕到二三十米以外的火災現(xiàn)場圍觀。火災現(xiàn)場混亂不堪,除了消防車、警車、救護車以外,還有大批的圍觀者。
過了一段時間,男人開始擔心空無一人的公司,他火速往回趕,卻在小跑著橫穿馬路時被一輛出租車撞飛,不幸身亡。
通過驗尸,法醫(yī)判斷他是死于交通事故導致的頭部外傷,屬于災害死亡,但在填寫尸體鑒定書(死亡診斷書)時,卻不知道該寫“工作中”還是“非工作中”。
公司的看法有些苛刻,他們認為是“非工作中”,因為值夜班的目的在于確保公司的安全,男人去火災現(xiàn)場是為了湊熱鬧,這只能看成是他玩忽職守。
幾天以后,男人的妻子來了。她提出申請,認為自己的丈夫雖然是在工作時跑出公司的,但絕不是去湊熱鬧,她不贊同公司的“非工作中”這一判斷。
我也贊成男人的妻子所言,但僅憑我個人的看法是無法修改相關(guān)文件的,所以我勸她去勞動標準監(jiān)督部門進行協(xié)商。
幾個月之后,我接到了這家人的感謝電話,在此期間他們一直和公司爭論不休。在電話中他們告訴我,勞動標準監(jiān)督部門認為雖然值夜班的目的在于確保公司的安全,但如果附近發(fā)生了火災等事故,就有必要去現(xiàn)場觀察火情、風向等情況,判斷火勢是否會蔓延到公司而造成危險,這種行為并不屬于玩忽職守。
四年后的今天,類似的例子越來越多,即使是工作勞累導致的心臟、大腦疾病突發(fā),看上去是病死的案例,也被判定為工傷,判斷標準也沒有那么苛刻了。這正是整個社會不同團體不斷呼吁的結(jié)果。而我也能感受到,那些被救助者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