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化平
?
分類話勾股
□于化平
在用勾股定理解題時,有時會遇到多種情況,稍不留神就會造成錯解,這就需要我們利用分類討論思想求解.為幫助同學(xué)們解決這類問題,現(xiàn)將勾股定理中需用到分類的問題加以淺析.
例1(2015·江西)如圖1,在△ABC中,AB=BC=4,AO=BO,P是射線CO上的一個動點,∠AOC=60°,則當(dāng)△PAB為直角三角形時,AP的長為______.
分析:利用分類討論,當(dāng)∠APB=90°時,易知∠PAB為60°或30°,利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得AP的長;當(dāng)∠ABP=90°時,易得BP,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P的長.
圖1
圖2
解:分三種情況討論:
(1)如圖2,當(dāng)P在△ABC內(nèi)部,∠APB=90°時,
∵AO=BO,
∴PO=AO=BO=2.
又∠AOC=60°,
∴△APO是等邊三角形,
∴AP=2.
(2)如圖3,當(dāng)P在△ABC外部,∠APB=90°時,
∵AO=BO,
∴PO=AO=BO=2.
又∠AOC=60°,
∴∠BAP=30°.
∵AB=4,∴BP=2.
在Rt△ABP中,
圖3
圖4
(3)如圖4,當(dāng)∠ABP=90°時,
∵BO=AO=2,
點評:本題涉及到的知識有勾股定理、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而分類討論、數(shù)形結(jié)合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
例2(2015·通遼)如圖5,在一張長為7cm、寬為5cm的矩形紙片上,剪下一個腰長為4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個頂點與矩形的一個頂點重合,其余的兩個頂點在矩形的邊上),則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積為______.
圖5
分析:因為等腰三角形腰的位置不明確,所以分三種情況進(jìn)行討論:
(1)如圖5,△AEF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利用面積公式求解即可;
(2)如圖6,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邊上的高BF,再代入面積公式求解;
(3)如圖7,先求出AE邊上的高DF,再代入面積公式求解.
解:分三種情況計算:
(1)當(dāng)AE=AF=4時,如圖5,
圖6
圖7
(3)當(dāng)AE=EF=4時,如圖7,
則DE=7-4=3,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矩形的角是直角的性質(zhì)和勾股定理的運用,要根據(jù)三角形腰位置的不確定分情況討論,有一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