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兵/編譯
?
IBM宣告量子計算時代到來
曹兵/編譯
● 一份IBM公司的新聞稿宣布,他們首次將量子計算共享放在云端供任何人使用,每個人都可以親自體驗IBM公司的量子處理器,從而使研究者和科學團體更便捷地加速創(chuàng)新,從而為這項新技術找到新的應用領域。
從《新聞周刊》到《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綜覽》,今年4月,一些知名媒體開始關注量子計算。
《新聞周刊》4月份的文章回顧了量子計算的發(fā)展。量子計算作為一種理論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在1982年提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物理學家大衛(wèi)·多伊奇 (David Deutsch)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量子計算機的潛力無限巨大,它能解決的問題是使用傳統(tǒng)經(jīng)典計算機用上整個宇宙時間都無法解決的。這篇文章還引用了馬提亞斯·特洛耶(Matthias Troyer)的觀點,他是蘇黎士理論物理研究所的計算物理學教授。特洛耶認為:“量子技術已經(jīng)日益成熟,已經(jīng)逐漸從學術項目轉移到商業(yè)產(chǎn)品開發(fā)的階段,在未來十年,將可以在量子計算機上進行傳統(tǒng)設備上無法勝任的計算任務?!?/p>
而由于5月初出現(xiàn)的這份IBM的新聞稿很快使媒體對量子計算產(chǎn)生日益高漲的興趣和熱情。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簡單明了地將量子計算解釋為應用量子物理理論以便繞過限制傳統(tǒng)計算機計算能力的日常普遍現(xiàn)實規(guī)則的技術。此文章引用了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史考特·艾倫森(Scott Aaronson)的觀點。他對“量子霸權”的降臨充滿了期待。“量子計算可以解決非常難以處理的計算學問題,事實上這些問題使用傳統(tǒng)設備是無法解決的,”他說,“對量子霸權的首次清晰展示在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的歷史上將是一個里程碑。盡管還存在著不確定性,量子計算仍然是可行的,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現(xiàn)實?!?/p>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將IBM公司的聲明總結為:量子計算可以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質的基本屬性,從而大幅加快計算速度,超越了目前數(shù)碼系統(tǒng)可以達到的速度,這種可能性長久以來一直充滿了希望和爭議。這套系統(tǒng)基于量子位亦或稱為量子比特的概念,它作為基礎信息儲存單元可以儲存更多的信息,而傳統(tǒng)的數(shù)碼計算只能使用1和0作為基礎儲存信息。
IBM公司目前建造的計算系統(tǒng)由五個量子位組成,還無法取代當前使用的個人計算機。但是,IBM公司的量子計算體驗網(wǎng)站可以允許學生、愛好者甚至是嚴肅的研究者來體驗這種新型的算法,它和傳統(tǒng)的應用于從文字處理到語音識別的算法有著很大的不同。它的目的主要是教育性的,但同時也是更大框架下應用的第一步。
IBM公司的研究者最近展示了量子計算機,他們相信未來這臺設備可以繼續(xù)擴展,最終擁有幾百個量子位,比起當今的計算機,運行大量不同的算法時速度會快得多。
《新聞周刊》上的另一篇文章報道了一份來自歐洲的名為《量子宣言》的文件,宣言倡議:歐洲各國在量子技術領域建立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從而確保歐洲能夠在目前正在發(fā)生的技術革命中處于領先地位。這番話出自于托馬索·卡拉爾科(Tommaso Calarco),他是德國的量子科學技術集成組織總監(jiān)和此宣言的作者之一。他預言:量子技術將帶給人們從安全和通訊行業(yè)到健康和測量技術方面的影響,他也承認量子計算機在未來十年還無法成熟進入商品市場。
福布斯網(wǎng)站上發(fā)布的文章認為IBM公司的聲明不僅是重大新聞,也宣示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云端計算的新時代。《連線》雜志報道,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的大衛(wèi)·科瑞(David Cory)已經(jīng)測試了IBM公司的新服務,對它贊賞有加。
[資料來源:Physics Today][責任編輯:遙 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