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醫(yī)學實驗中心博士 代金剛
?
鼓漱吞津解陰虛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醫(yī)學實驗中心博士代金剛
糖尿病基本病機是陰虛燥熱,中醫(yī)治療思路之一是養(yǎng)陰清熱,其方法多樣,通過藥物,飲食都可以起到作用,本文給糖尿病患者介紹一個鼓漱吞津的方法來干預糖友陰虛。
糖尿病古人稱之消渴,包括上消、中消和下消三方面,其中上消,就是口渴,喝水特別多,這也是陰虛的一種特點,鼓漱吞津可以增加口腔內(nèi)唾液分泌,緩解口渴癥狀,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陰虛。
具體方法是:
第一步:赤龍攪海 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較少,通過舌頭在口腔里邊攪動來增加分泌。
攪動有一定的順序,先把舌尖放在外側(cè)的牙齦,右上的部位,然后順著牙齦,舌尖從右上滑向外側(cè)牙齦,然后向左上外側(cè)的牙齦,緩緩地移動,然后再回來。
這個動作來回做三次,按照相同的順序和步驟接下來可以做上牙齦內(nèi)側(cè)、下牙齦外側(cè)、下牙齦內(nèi)側(cè)。
如果做了這一套動作,口腔唾液還是分泌不夠充分,可用舌頭在口腔里多次重復這種攪動,這個方法也叫赤龍攪海。如果通過赤龍攪海這樣的攪動,唾液還沒有分泌的很充分,可以想象一些酸甜的食物,如說草莓、柚子等,刺激口腔唾液更多分泌。
第二步:鼓漱吞津 分泌唾液后,把唾液在嘴里面像漱口一樣鼓漱,在鼓漱的過程中,唾液也會大量分泌,然后將口腔里分泌的唾液,分成三口緩緩地咽下,想象其進入腹部,這是鼓漱吞津。
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抽出來十分鐘時間做這一動作,幫助緩解陰虛帶來的系列癥狀。